“行!”
楊豐很爽快地說道。
五天後。
朱棣率領的三千騎兵到達。
這三千乃是真正精銳,都是跟隨他出擊草原的。
至於那些弗朗機,就像楊豐給張輔提議的,小型的都已經裝在了駱駝背上,大號的暫時還在後麵,畢竟他們短時間內還不至於需要大號的弗朗機。
“讓駱駝都趴下,首尾相連!”
楊豐說道。
張輔趕緊給士兵下令。
而朱棣,朱植,郭英,謝貴,張玉,阿魯帖木兒,這些將領全都在那裡看著,周圍五千騎兵各自列陣,所有騎兵都是長矛,弓箭,各自習慣的短兵器,而且都是鐵甲。隻不過是冬天,所以鐵甲裡麵都有皮毛內襯,另外都披著皮袍,甚至臉都被皮毛包裹著,還都塗抹防凍的油脂,他們嚴寒地區作戰經驗豐富。
實際上明軍出擊很多時候都是故意選擇冬春銜接的時候。
原因很簡單。
冬天牧民相對聚集。
畢竟到處積雪覆蓋,除了幾個越冬地點,也沒法像夏秋季節一樣趕走牛羊到處跑。
這樣隻要知道這些越冬地,就可以直接對其突襲。
但寒冬進軍有些受不了嚴寒,而真正到春天卻又散開了,就是三四月這種已經解凍,但牧草剛剛發芽的時間段最完美,捕魚兒海之戰,金山之戰,都是三月出擊。
但這次是臘月。
首尾相連的駱駝,立刻在雪後的荒原上列成駝牆。
這東西比馬高,哪怕臥倒也足以形成一道明顯的障礙,再加背上的木頭架子和旋轉炮架的小弗朗機,基本上就是一道簡易城牆,那些士兵緊接著從駝背上抬下彈藥箱,同時堵住駱駝的耳朵擋住它向外一側的眼睛。然後他們將弗朗機的後部向下壓,取出裝填好的藥筒迅速裝入後麵彈艙,緊接著炮手握著尾部的把手,開始瞄準前方作為靶子的羊群,以最快速度完成發射。
這種小型弗朗機後坐力很小,本來就漏氣的東西。
在駱駝背上也就是推著猛然一晃而已,駱駝堵著耳朵聲音也小,向外一側眼睛堵著也看不到,所以最多叫了幾聲而已,絲毫沒有受影響。
炮手以最快速度下壓炮尾。
裝填手以最快速度裝填。
二十秒後,第二輪炮彈射出。
然後再次下壓炮尾,再次完成裝填,再次開火……
每炮十個藥筒。
在僅僅一分鐘多點,就已經完成四輪射擊。
“此物果然犀利,草原之上倉促遭遇,敵騎縱然來去如風,終究不敵我速射炮轟擊。”
朱棣滿意地看著被數十門弗朗機集火的羊群。
可憐的羊們屍橫遍野。
“這還不夠,等你們工部造出火繩槍,就可以訓練真正的火器營,或者可以叫神機營,幾千士兵一人一支火繩槍,從百步開始輪番開火,步兵從此不再懼怕騎兵。”
楊豐說道。
當然,這個需要紀律性。
而這個時代的明軍,恰好又是紀律性最高的軍隊。
至於給他們什麼戰術……
西班牙方陣其實就足夠橫掃世界了。
“就算工部真造出,也得先儘著親軍各衛,小王這裡輪到還不知得何年何月。”
朱棣微笑著說道。
“或者大王可以向陛下申請,我在這裡教工匠製造?”
楊豐說道。
“這個,就不必了。”
朱棣說道。
那就不關楊豐的事了。
這時候那些弗朗機的十個藥筒全都已經打完。
沒有進行第二輪。
這就是個演示,而且實戰中小規模遭遇戰,有十個預裝的藥筒就已經足夠,大規模戰役是另一回事,真要是大規模戰役,也不可能上這種小弗朗機,步兵的大弗朗機才是真正用於大戰的。
“楊大使,其實這東西也不難破,讓士兵穿上重鎧,推著盾車,就足以擋住您所說的霰彈,隻要能將盾車推到跟前,剩下就看士兵悍勇了,速射炮雖快,但終究遠不及弓箭。”
張輔說道。
他很有先見之明。
“可大明如今有這樣的敵人嗎?”
楊豐說道。
“這倒也是。”
張輔說道。
大明的確沒有這樣的敵人啊!
連不使用弗朗機的明軍,都已經是無敵的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