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東北大開發_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一二四章 東北大開發

第一二四章 東北大開發(2 / 2)

至少目前的宵禁是不合理的,北宋宵禁就可以借鑒,不是廢除這個製度,而是把宵禁時間延後到三更,三更以後還在外麵的,的確很難保證不是什麼盜賊。但目前這樣一更三點就禁止出門,這個的確不合理,畢竟白天老百姓都有工作,也就是晚上能有時間出來。”

楊豐說道。

他得係統化的改造明朝的統治階級思想。

“但一更三點後一片漆黑,百姓出門能乾什麼?”

郭英說道。

他依然還在鎮守遼東。

他和其他勳貴不同,朱元璋對他是絕對信任,其實朱元璋殺那些功臣從來不包括郭英這種級彆的,因為這是真親信,自己人,其他那些頂多算合作夥伴而,生意做大踢開合作夥伴是必然。

但親信不一樣。

“隻要你們放開,老百姓自己就會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其實也並不難解決,專門設立官營夜市,官府提供交易場所,然後裡麵提供照明,但對攤位收稅。

另外城門也不應該關閉,允許外麵的人入城貿易。

然後城門再收一遍稅。

最後你們就會發現官府的收入大幅增加了。

這就是北宋的模式。

開放夜晚商業,然後收稅。

最終開封城一年商業稅高達四十萬貫。”

楊豐說道。

“盜匪混入作亂該如何?”

郭英說道。

“你們因為害怕盜匪混入作亂所以放棄大幅增加稅收的機會?這個思想就讓人費解了,再說盜匪因何而生?還不是窮?如果做個小商販的收益,就能超過做盜匪,那誰還會去做盜匪?如今那些所謂的盜匪,有多少其實都是因為你們的各種限製不能正常做生意,所以亦商亦盜的所謂盜匪?

民間有需求自然有流動。

你們各種限製不準,那自然就有人被逼的鋌而走險。

人人都有錢賺誰會冒殺頭危險?

商業應該是開放而不是封閉,貿易應該是流通而不是禁錮。”

楊豐說道。

他其實是想鼓動遼東這些家夥仗著天高皇帝遠,偷偷先搞起來。

這裡有這個條件。

畢竟離著京城遠。

而且作為邊疆區條件艱苦,對他們一些能夠增加收入的努力,哪怕就是擦邊的,朱元璋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他也知道把這些軍戶扔到這裡的確有點對不起他們,現在他們能自己找到賺錢渠道,那他再乾涉就容易引起不滿了。

現在這些家夥已經在擦邊,比如遼王的罐頭鹽分越來越高。

都能直接當鹽用了。

但他這不算私鹽。

也不算鹹魚。

畢竟法律上完全屬於空白,雖然這個問題對老百姓沒用,官字兩張口,可他是藩王,官字幾張口也沒用。

至少在朝廷修改鹽法,給罐頭設定含鹽量前,他就是把罐頭搞得可以齁死人,那也不違反鹽法。

朱元璋不懂嗎?

他當然懂。

可他也知道把自己兒子扔到遼東的冰天雪地,至今連王府都沒有,全家住帳篷,開荒還產量隻有江南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這樣的環境你總得給他個賺錢的門路啊!

同樣開原的將領們也已經在開采銀礦。

這也是擦邊的。

因為朱元璋並沒批準開采。

他是懂的,在那裡開采銀礦,意味著遼東需要養活更多脫產人員,或者說需要從南方運更多糧食,而這明顯是違背他原則的。但他對開原那些將領的開采依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采取默許態度,至於原因差不多,畢竟那裡比廣寧還苦。而且開原的這些將領,很大一部分都帶兵跟著朱棣朱植在會寧作戰的,那種連蒙古人都想走的鬼地方讓人家長期作戰,你不給點好處行嗎?

那麼現在鼓動遼東集團,為了增加收入,偷偷摸摸開放商業,估計朱元璋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說到底這裡太苦了。

總得讓這些戍邊將士們能有在這裡待下去的動力。

當然,主要是這對楊豐有利。

他的遼東墾荒要想撐下去,當然不可能光靠種田,事實上種田隻是撐下去的基本條件,但想要讓人能接受零下三十度,就必須讓他們能看到零下三十度的光明未來。

種田。

工商業。

甚至跑出去搶。

其中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工商業了。

所以他需要一個開放的遼東商業環境。

忽悠完了郭英等人,楊豐和朱植同行北上,他們直接在遼河坐船,然後乘著已經完全轉過的南風,沿著遼河逆流而上到達老米灣,在這裡下船到達開原。然後楊豐在開原看到了他設計中的木軌運輸,這條打著給吉林運輸糧食名義修建的木軌,基本上按照他的要求,隻不過比他想象中的更簡陋。一根根隻是粗加工的木軌鋪在同樣粗加工的枕木上,底下是夯實的路基,也沒有石子什麼的,這在這個時代很難。

單純夯實的路基就行。

反正維修簡單。

為了避免錯車,乾脆修複線,一條北上一條南下。

因為木料充足,而且工藝簡單,建造速度很快,現在已經快要鋪到昌圖了,包括配套的馬車也已經在上麵使用。這個同樣簡單,就是包鐵車輪而已,隻不過車輪內側有阻擋,唯一的問題就是對木軌磨損,解決辦法是木軌同樣包鐵。

不過這個需要鐵場的產量提升上來以後,目前的辦法很簡單。

給木軌大量刷油。

然後磨損到一定程度就換。

守著茫茫原始森林,那木料是最不值錢的。

然後楊豐和遼王,就可以乘坐木軌馬車體驗速度的感覺了。

“這還是太慢了!”

楊豐坐在四輪木軌馬車上無動於衷地說道。

“這還慢?”

旁邊明顯很興奮的遼王,看著身旁不斷後退的小樹。

遼東的工匠們,已經學會植樹來防止水土流失了,所以這條木軌道路兩旁全是新栽的小樹,畢竟對於這種夯土的路基來說,最大的威脅其實就是水流衝刷,除了地勢要略微高出兩旁,剩下就是植樹減緩。

“這能有多少,時速三十?比個電動三輪快點有限啊。”

楊豐感慨著。

當然,在這個時代,一輛裝了兩千多斤貨物的馬車,以電動三輪的速度向前,這已經可以說是奇跡了。

放到過去走夯土道路,從開原把一千斤糧食運到昌圖,哪怕馬車也得走半天,現在一個小時,如果按照計劃一直修到吉林,可以把這趟對目前明軍來說負擔最沉重的運輸距離,縮短到十天以內。而且一輛馬車的載重能力也可以翻倍,不過這樣的話需要更多士兵維護這條道路,所以護路軍也該出現了。

不得不說這已經算是大明版的東北大開發了。

鐵路延伸到哪裡,繁榮就到哪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