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立刻有些尷尬。
當然,楊文是好心,因為內藩外藩不能私下往來,這一點是禁忌,私相授受更不允許,雖然的確就是幾個女人,但內藩和外藩的這種私人間聯係仍然是犯忌的,哪怕朱棣是皇帝的兒子也不行,至少在奏明朱元璋並得到準許前不行。不過朱棣的臉色明顯不好看了,楊文好心辦壞事,朱棣哪是要幾個女人,這是對李成桂的一種承諾,就是他會和李成桂友好,所以朱棣是真在考慮自己的後路。
“大王,請大王三思。”
楊文說道。
“哪個,沒有我的份嗎?”
突然間一個聲音響起。
李成桂愕然看著楊豐。
“大王,沒有我的份嗎?”
楊豐很純潔地說道。
“有,有!”
李成桂明顯很無語地說道。
“那我就從裡麵挑一個了,來,小美人,你歸我了!”
楊豐說著直接把那個最漂亮的拎出來了,因為後者太輕,他又習慣於拎腰帶,所以就像抓住隻貓的後頸皮般拎在手中。
“如此,也是朝鮮王美意,就一人挑一個吧,這個給十五弟留下。”
朱棣指著剩下那個姿色稍遜色些的說道。
然後他也沒參與瓜分,明顯很不爽地走了。
李成桂尷尬地站在那裡。
他應該已經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
而那些將領們則快樂的瓜分剩下那些,他們又不是藩王,根本不用在乎什麼,楊豐拎著那小美女,走到楊文身旁使了個眼色,後者默默和他走到一邊……
“大王到底是何意,以他為人當不至於貪戀美色,更何況內外藩不得私相授受,此乃常識,李成桂不懂就不懂了,難道他也不懂?”
楊文說道。
“你難道真不知道?”
楊豐說道。
楊文沉默了。
“某不管彆的,隻儘本分!”
他緩緩說道。
“那我就無話可說了,不過倒是謝謝啊!”
楊豐滿意地看了看手中小美女。
後者正眨著眼睛看他,雖然被他攔腰拎著,但明顯很滿意,畢竟比起剩下那些將領,楊豐的形象還是很符合她期待。不過這個的確算美女,畢竟那也是李成桂巴結朱棣的,這樣算楊豐已經搶了朱棣兩個女人了,雖然這次他是好心,純粹是為了給這種尷尬場麵解圍而已。
“小美人,你多大了?”
楊豐說道。
“奴家十四!”
小美人居然懂漢語,緊接著嬌滴滴的回答。
楊豐憂鬱地往地上一扔。
沙灘。
小美人趕緊爬起,明顯有些懵懂地看著他。
“哪艘是我的?”
楊豐問道。
楊文笑著指了指不遠處,那船上戴貴正在看著這邊。
“你就不能給我換個人,總是看他那張臉,我也很厭倦。”
楊豐說道。
“他可是陛下欽點。”
楊文說道。
楊豐抓著小美女頭頂,然後把她的目光從自己身上擰向戴貴。
“看見那個舉著東西的家夥嗎?自己過去找他,讓他給你安排地方,就說是我讓你去的。”
他說道。
小美女趕緊走了,她走過那些被老男人瓜分的小姐妹時候,明顯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緊接著楊豐和楊文一起走進清津堡,這裡已經升級成守禦千戶所,雖然是千戶所,但不隸屬衛,而是直接隸屬都指揮使司,所以這裡也是隸屬會寧都指揮使司的。駐軍還是最初楊文留下那些,也就是每人被楊豐發了個義女的,不過以後會擴充到真正的千戶。
現在就無所謂了,畢竟這裡十幾萬大軍。
守備府。
“大王,這就是登陸點。
陛下與我商議的計劃,就是大舉登陸這一帶,而足利氏起家之地就是這裡,鐮倉,目前是足利義滿的堂弟在鐮倉坐鎮,所以我們登陸後,足利義滿必然要全力北上迎戰,我們需要的就是一戰打垮他。
然後逼迫他們臣服。
當然,臣服不是他們去京城進貢然後跪拜一下陛下。
那樣不用打。
現在他們就可以。
臣服後他們必須每年向大明進貢足夠數量的金銀,同時廢止原本的貨幣,使用大明的貨幣,廢除他們那個僭號的天皇,接受大明倭國國王的冊封。同樣也必須接受陛下給他們的劃界,也就是這條線,這條線以北不屬於他們,而是由朝廷設立一個扶桑都指揮使司。然後由朝廷在那裡仿效會寧例,派駐少量軍戶,並封原本地方豪強為世襲指揮,以後倭國一旦背叛大明,這裡的駐軍就可以直接南下討伐。
當然,如果真駐軍的話,他們也就不會背叛大明了。”
楊豐對著地圖說道。
這當然也是畫師照著他腕表的地圖繪製。
現在朱元璋全靠這個。
至於朱元璋給足利義滿劃的線,其實就是利根川。
以北歸大明,以南歸倭國。
然後給當地那些大名封官,讓他們由倭國的大名,變成大明的世襲指揮,同樣他們的原本領地,也變成羈縻衛,改成土司也行,什麼宣撫司長官司之類,總之這個都無所謂的,哪怕就是乾脆給上杉氏一個扶桑宣慰使也行,反正那一塊他們最強。
但大明得駐軍。
也就是在佐渡島和新潟一帶建立個實土衛。
不用多了,一個衛就行。
然後設立扶桑都指揮使司以這個衛為橋頭堡,控製其他羈縻官,有事時候讓他們上。
不聽?
那接下來就該明軍源源不斷從這個橋頭堡登陸了。
以這種方式足以控製倭國。
反正朱元璋對他們那點破地方也實在沒興趣,他們對朱元璋的價值就是提供金銀穩定寶鈔,控製扶桑都指揮使司隻是為了讓他們聽話。畢竟以後源源不斷金銀開采,很容易讓他們失去理智,要知道皇帝陛下不準備為此付出太多,以後就是提供點技術人員而已。以後開礦冶煉這個都是倭國自己的事,他們的職責就是維持金銀開采每年交夠定額,這是他們身為臣子的義務。
簡單點說就是白嫖。
皇帝陛下的最愛。
所以足利義滿需要自己養活幾萬脫產的工人,然後把辛辛苦苦收獲的金銀交給大明,交不夠數量那就要麵對皇帝陛下的震怒了。
但是……
如果他老老實實做金銀奴,那皇帝陛下可以保他世襲罔替。
有誰敢造他反,皇帝給他出頭。
至於朱棣移藩,這個至少朱元璋活著時候,是真不會考慮的,他自己說過,自己一把年紀,還不想讓以後見個兒子都很麻煩,他隻是給朱允熥把路都鋪好,移藩也罷削藩也罷,那都是朱允熥的事了。
他是不會做的。
朱棣默默看著地圖。
所以……
他還是工具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