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足利家族就有鐮倉公方管著那裡。
沒什麼區彆。
甚至大明會給他們更多。
畢竟和大明比,足利義滿那點財力就是個笑話,大明皇帝隨便拔根腿毛給他們,就夠他們錦衣玉食,而且他們可以跟著大明喝口湯,未來他們作為大明的土司,還能通過貿易從倭國撈錢。
而他們三家投降大明,事實上就代表著大明已經獲得了想要的地盤。
而朱棣和楊文會師,就意味著準備從上越進軍鐮倉了。
剩下就是決戰了。
至於決戰……
那個能輸就見鬼了!
朱棣親征,楊文,張輔,朱能,譚淵……
何其華麗的配置。
足利義滿能被這群人打敗,也算是他三生有幸了。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
楊副使一臉激動地高喊著。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
正使趕緊喊道。
“哈哈,我大明天下無敵啊!”
知府也笑著喊道。
“使君,還有一事,某於琉球聽聞大明有一異人楊豐,自稱六百年後人,不知可有此事,某倒是很想到京城一見。”
楊豐說道。
“使者是見不上了,此人原本隨燕王大軍征討倭國,但渡海時候出了意外,所乘戰船不慎失火,引發火藥爆炸,一船人都沉海。不過原本也不過是個狂人,雖然自稱來自六百年後所謂大夏國,但真假難辨,陛下就是以他有些奇技淫巧,故此優容,如今死了就死了。”
知府捋著胡子說道。
旁邊正使戰戰兢兢地看著楊豐,很顯然已經猜出了。
但是……
那更不敢了。
一船火藥都沒炸死的妖怪啊!
楊豐轉頭陰森森的衝著他一笑,正使驀然間覺得四周鬼氣森森,差點就嚇得暈過去。
就這樣在大明天下無敵的喊聲中琉球使團陸路北上,這也是楊豐第一次深入大明南方內陸,不過福建內陸都是山區,一樣人口少,張顯宗的家就是這一帶。然後他們出杉關進入江西,在江西登船開始了沿著長江的順流直下,在南昌就得到了朱棣在河越城打贏決戰的消息。這個版本的河越合戰是足利義滿親征率領八萬倭軍主力北上,對朱棣的五萬明軍,不過足利義滿需要分出兩萬,由上杉朝宗率領阻擊從北方南下的朱壽。
後者的確迅速招降伊達政宗和蘆名滿盛,並由朱棣代替朱元璋,封他們三人為宣撫使,另外當然還有些小的豪強,他們同樣得到封官。
都成了大明的土司。
世襲。
明確告訴他們世襲罔替。
就這樣奧陸,出羽,越後三地全部歸了大明。
然後他們糾集一萬多精銳,快快樂樂跟隨朱壽的左軍南下。
所以最終河越戰場上是六萬倭軍對五萬明軍。
勝利者當然是朱棣。
明軍首先以大量的速射炮狂轟倭軍陣型,哪怕不是千斤速射炮,僅僅些一兩百斤甚至幾十斤的,對上倭軍也是絕對的碾壓。
後者甚至沒有火器。
和弓屬於重箭,破甲效果好但射程短,基本上就是個和三眼銃對射的貨色,甚至射程未必趕上三眼銃,對上一堆速射炮完全是被屠殺。更何況明軍還有曲射的洪武大炮之類,這個甚至可以轟擊陣型後方的,最終倭軍很快就無法維持陣型。
轟開陣型後騎兵衝擊。
譚淵這些猛將繼續仗其四蹄踐踏。
那可都是真正猛將,隨便哪個放碧蹄館都是李如鬆強的,而這時候倭軍還不如碧蹄館,雖然譚淵被楊豐見一次欺負一回,但人家其實是絕對的猛將。
這樣一群猛獸真就是踐踏啊!
而在騎兵衝擊的同時步兵跟進,還是三眼銃手們齊射然後衝。
倭軍屍橫遍野。
朱棣的告捷奏折上說的是斬首一萬,俘敵八千,而朱壽部在北線同樣大捷,斬首五千,而且俘虜上杉朝宗的兒子上杉禪秀。
所以足利義滿損失三分之一,已經沒有能力再戰。
河越城緊接著被攻破。
當然,他並沒輸。
畢竟他可以退入山區防禦,明軍想繼續向西進軍也很難,因為後勤供應不上,河越城不存在後勤問題,距離上越也就兩百公裡。
但向西就得在群山中糾纏了。
朱元璋本來也沒準備這樣。
河越城之所以成為戰略要地,就因為它是武藏國的中心,也就是關東平原的中心,打開河越城也就意味著可以直接進軍鐮倉了,隻要哄著鐮倉的足利氏滿投降,然後封足利氏滿為倭國國王就行,所以足利義滿這種聰明人應該已經開始選擇求和了,接下來該是雙方談判了,不過這場戰爭打得的確順利。
朱棣親征!
能不順利才怪呢!
然後楊副使在南昌繼續高喊我大明天下無敵啊。
我大明天下無敵的喊聲中他繼續向著南京的漂流,到達南京時候已經是洪武二十八年的正月了,就在他們到達時候,足利義滿求和的使者也到達太倉。所以皇帝陛下對琉球貢使這麼趕時候非常開心,畢竟一邊是被他剛剛打敗求和的,一邊是一直對他恭順的。
還是那句話……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
不過楊豐到達南京後,就宣稱他染了重病……
熟人太多,隻能先躲起來。
要不然出去很容易被認出,實際上現在他就已經需要化妝,也就是把臉塗抹一下,讓自己看起來和正使一樣黑,再加上胡子已經很久沒修剪,隻要不是熟人湊近了,很難認出他來。
他染重病當然也就不需要去覲見朱元璋了,再說這個有正使,他一個副使去不去沒什麼大不了,他老老實實躲起來等著就行,因為朱元璋要禦承天門,接受包括琉球貢使,倭國貢使,還有大明新的出羽,會津,奧陸三宣撫使的進貢。
而且當天開禦街。
承天門外千步廊商業街對百姓開放。
讓這些藩屬們看看大明的繁華盛世。
這明顯就是給他個驚喜的好機會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