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的原始森林中,無處不是誦經聲。
大家都越來越平和。
而護寺軍負責把轄區土司們的稅收一下,交易的物資抽分一下,甚至寺廟大師們收的布施也分一下……
就跟分贓一樣。
三七還是四六就沒人管了。篟span
那地方孤懸長白山區,彆說是朝廷官員,就是會寧都司都懶得管。
而且駐軍也是和鯨海衛一樣,屬於輪班性質的,說到底讓人家在那種地方駐防就得給足好處。
第三條路線是海運到龍泉府。
不過和楊豐設想的不一樣,木帆船沿著圖們江逆流雖然能到龍泉府,但受限製太多,尤其是滿載的運輸船很難,實際上目前到那裡的船都停靠毛口崴,然後走陸路運到龍泉府,再從龍泉府到敦化。這段看情況,情況好能有部分水運,剩下就是牡丹江漂流了,這條線主要是補給五國衛,這個衛就在牡丹江口北岸,也是朱元璋最想放棄的。
但補給他們不是最重要,目前就能維持,就是賠點錢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楊豐的會寧開發。
大宗的物資想要外運必須開辟穩定的貨運,而糧食的收獲又是秋末,完成收獲就是冬天,但冬天肯定沒法運輸,零下三十度不是鬨著玩的,所以隻能等到第二年開春,但海上的貨運又必須冬天南下,因為夏天是南風。所以運輸模式隻能是第二年開春向港口運輸,同時運輸船隊北上裝船,然後冬天趁著北風起離港南下,正好南方的工廠在冬天開工,大量製造的糞丹囤積,在麥收之前完成向農民的銷售。篟span
現在這種古代版複合肥正在熱銷。
豆餅為基礎,然後添加更珍貴的鳥糞增加肥力,再混進少量殺蟲的……
這東西沒有什麼標準配方,其基礎就是各種增加氮磷鉀的材料,至於那些流傳的配方,隻不過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此類材料,所以因材而為,但這類東西裡麵第一鳥糞,第二豆餅。
甚至不用這麼麻煩,直接用發酵的鳥糞或豆餅都行。
楊豐就是既然要發酵,那順便添點亂七八糟物質,增加神秘感吸引,尤其是殺蟲的材料。
而這裡麵鳥糞有限,但豆餅隻要開發起黑土地是幾乎無限量供應的。
這本來就是清末民國江南稻田主要肥料,尤其是豆餅更是遼西開發的主要支撐。篟span
每年數百萬石大豆從遼河上運往江南。
那麼問題來了。
怎麼才能大規模向外運輸?
隻有水運。
木軌也不行。
而且必須是成本最低的順流水運。
好吧,隻有一個選擇,從鬆花江放流,開春之後以船隊從鬆花江順流直下奔鯨海衛。篟span
去廟街。
而海運的船隊在同時乘著洋流和南風北上,到達廟街裝船等待,等北風起後立刻南下,雖然這樣的運輸距離遙遠的有些誇張,光會寧到鯨海衛,那就是兩千多公裡,海運得三千多公裡。但對於大宗商品運輸來說,這就是唯一選擇,木軌馬車終究不是鐵路,那點運力也就能給駐軍運點軍需,指望它承擔大宗貨物運輸是不可能的。
這樣的運輸隻能用船。
而且就算用船,在這個隻能依賴風帆的時代也不能是逆流,除非在沿線有足夠人口。
但會寧最缺的就是人口,所以隻能是順流而下。
距離遠些就遠些吧,其實反而更節省時間,從哈爾濱漂流到廟街一個月足矣。
流速平均怎麼還不得每秒一米多,哪怕晚上不敢走,兩個月也夠了,而海運冬天順風順流甚至比這更快。篟span
“大使,您為何如此執著於會寧?以您的這些投入,放到大明其他地方都是輕鬆賺錢的,唯獨投入會寧這種地方,除了給自己增添負擔外,沒有任何收益。哪怕您能完成這種運輸,其實也不會賺錢,最多也就是賠的少些,哪怕產量的確比內地多三四成,也不會給您賺錢,因為您必須給那些墾荒隊更多工錢。
比在內地多幾倍。
哪怕您還有彆的收益,諸如淘金之類也沒用。
淘金一樣也要用大量人手,他們要吃飯,穿衣,住的地方,這些統統比在內地成本要高。
在江南一碗米飯,一碟菜就能吃飽,在那地方不吃肉根本扛不住,就是得大魚大肉才行,我在那裡的飯量得在京城的兩倍,在京城冬天隨便一件薄棉衣,整個冬天也就撐過去了,在那裡得穿皮毛,把自己裹得跟熊一樣,在京城一間茅草屋就足以遮風擋雨,在那裡牆壁都得一尺多厚,沒有火炕冬天得凍死。
而且冬天幾乎什麼都不能乾。
在京城冬天你可以讓手下修水渠,修路,修堤壩,在那裡你隻能讓他們躲在屋子裡烤火。篟span
等於你得白養他們整個冬天。
這全是錢。
您在那裡是不會賺到錢的。
無論怎麼做都不會賺到錢。”
馬和很費解的看著楊豐。
此時他們正在迎嘉禾的旗艦上,這艘五千料巨艦被大明皇帝親自賜名丹雀號。
丹雀銜嘉禾嘛!篟span
皇帝陛下還是很期待的。
而楊豐看著在群臣簇擁中,正親自祭拜的朱元璋,看得出皇帝陛下真的已經老了,原本曆史上他也就還能活一年了,就算這次能久些,估計也就是是兩三年而已。
“你說的很有道理。”
楊豐說道。
他倒是說出了問題的本質……
除非不考慮成本的戰略考量,否則那裡都不會受歡迎的,因為一切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衣食住行……篟span
哪怕修個廁所都得不一樣。
“但問題是有些事情,是不能用利益考慮。”
他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