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豐感慨道。
蘇州。
洞庭山。
“簡直胡鬨,如此豈不是荒唐!”
蘇州知府姚善,看著麵前的假朱允炆。
“克一,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更何況我已派人去開封送信,請大王速來,燕王等人必然樂見其成,這些壯士都是燕世子派來相助,如今所欠的就是有一地響應。蘇州衛精銳都已抽調北上,留下的無非老弱,蘇州多忠義,一旦蜂起響應,蘇州衛必然不敢乾涉。
大行皇帝遺詔在此,克一乃大行皇帝舊臣,隻需遵從遺詔即可。”
齊泰說道。
然後他把偽造的所謂遺詔向前一推。
當然是偽造的啦!
包括姚善也很清楚這是偽造的。
但是……
“克一兄,若克一兄以蘇州知府下令遵大行皇帝遺詔,迎吳王歸藩,蘇州父老無不遵從,至於蘇州衛不足為慮,無非收買而已。”
他身旁好友,常熟人,丁憂的前給事中黃鉞說道。
“但兵馬何來?”
姚善猶豫著說道。
眾人一陣尷尬,這個問題很關鍵。
首先他們想忽悠老百姓跟著起兵是不可能的。
蘇州可是最富庶的。
老百姓閒的蛋疼了,跟著他們摻和這種皇室內鬥?最多也就是在一旁看熱鬨,事實上包括士紳,也會在旁邊看熱鬨,畢竟齊泰之所以這麼乾隻是因為走投無路了。
他們又沒走投無路。
蘇州士紳當然也有跟他們的,但看熱鬨的絕對占大多數。
這是必然。
“蘇州其實並不缺可用之兵,隻要各家願意,就是上萬兵也容易,若蘇鬆常三府士紳都願意,就是三萬兵也有。”
黃鉞帶著一絲神秘的笑容說道。
眾人疑惑地看著他。
“諸位,地方百姓的確很難為我等所用,但諸位似乎忘了,如今蘇鬆常三府有多少倭奴,不僅僅是倭奴,那朝鮮奴,甚至安南奴也不少,此輩都是可以賣命的。隻要我們給錢,他們個個都能拚命,至於軍械之類不值一提,民間搜集一下就足夠,唯一的問題是得有錢。”
黃鉞說道。
這一帶的確倭奴眾多。
當然,官方身份肯定不是奴,朱元璋的製度,士紳根本無權蓄奴。
但可以雇工。
蘇鬆常包括浙江,這些年工業發展其實也很快,尤其是紡織業,這個屬於天然優勢,各種水力機械都離不開水網,而且最好是常年不結冰的水網。而這一帶可是最大的水網區,而且也是最大的產糧區,有足夠的餘糧可以養活非農業人口,但缺陷就是工錢比較高。
畢竟老百姓不缺吃穿,這種情況下想讓他們願意進工廠,就隻能給他們開足夠高的工錢。
但對於紡織業主來說,當然是工錢越低越好。
什麼人最低?
倭奴。
吃的比狗少,乾的比驢多,而且乾不好拿鞭子抽死都沒人管。
不過也不能說是倭奴。
因為他們其實都是扶桑都指揮使司那些將領弄來,後者在扶桑天高皇帝遠,基本上無法無天,跟倭國官員還有那些土司勾結,從倭國誘拐那些吃不上飯的窮鬼,然後送到大明。他們身份上是土司們的奴隸,後者當然沒有奴隸限製,彆說扶桑,就是雲貴土司也是奴隸製,而這裡的紡織業主們一個倭奴一份低的可憐的工錢,而且還不是給倭奴,而是給負責管理他們的工頭。
後者當然拿回去給他們後麵的真正主人。
然後士紳給倭奴管飯就行。
而倭奴那點飯量,對士紳們來說頂多當養隻狗了。
剩下就是把他們關在一個個紡織作坊裡無休止的工作……
好吧,其實就是販豬仔。
倭國版。
不得不說資本家和奸商們的心都是一樣黑的。
朱元璋當然不知道。
他這幾年又不管事,這種小事誰會去打擾他。
朱允熥當然知道,但這是扶桑各衛所將領的重要生意,他也沒必要惹怨言,而且這些倭奴給大明織布,最後還是高價賣給倭國等屬國,換來金銀還是大明的,怎麼算其實也不是壞事。
所以他也就不管了。
實際上這種情況很普遍,包括楊豐在會寧本質也是如此,用倭國那些成本極低的勞動力,彌補因為大明百姓生活好需要更高成本才能雇傭,導致的工商業成本過高問題。隻不過楊豐以倭女為主,而江南這些則以倭男為主,但無論男女,都是用倭國人的血淚,打造大明的工業基礎。法律上本身也不能說非法,因為他們身份上仍然是大明直屬民,並不是倭國這種藩屬民,他們的奴籍在扶桑那些土司甚至衛所將領那裡。
後者作為他們的主人,命令他們到江浙給自己的朋友幫工,這在法律上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也不能說真就完全合法。
畢竟還有個戶籍管理,但這個問題也能解決,就是扶桑的地方官給他們開路引而已。
但現在這些倭奴的確能用來當炮灰。
畢竟他們就是賣命的。
“那麼,吳王的這些承諾,是否能讓蘇州士紳擁戴?”
方孝孺將一卷血書遞給黃鉞。
後者立刻展開然後看著上麵內容。
開放海禁,允許商人出海貿易,開放銀行業,允許商人辦銀行,開放所有礦產,允許商人自由采礦,廢除田不出都製度……
黃鉞微笑著合上血書。
“大王,請大王在此暫時歇息幾日,臣這就回蘇州,不日當有佳音。”
他對著假朱允炆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