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五王進宮。
這時候還沒就封的是沈安唐郢伊五王。
這裡沈安兩王已經成年。
實際上沈王和韓王同一年出生。
韓王已經就藩開原,他本人跟著秦王等人,至於他在開原的護衛,其實就是原本三萬衛和遼海衛,另外還有個在組建,所以根本就沒跟著起兵……
他們沒空管這些破事。
開原那些軍戶現在都在銀礦,經過這些年建設,山門銀礦年產量已經超過二十萬兩。
這座銀礦不是朝廷的。
因為遼東地方條件差,而且朱元璋一開始也不是很懂,被楊豐忽悠著賜給三萬衛和遼海衛補充軍需。
是三萬衛和遼海衛的衛產。
但不是兩個衛自己開采,而是在楊豐和朱棣等人操作下,變成了商業承包模式,然後一個由朱棣朱植還有小公主,再加兩衛將領共同組成的商號承包,這個商號雇傭當地軍戶充當工人,他們由農業軍戶變成了工礦業軍戶。這種模式當然不合法,但的確好用,畢竟開原一帶農業本身就很難養活軍戶們,以這種模式把農田丟給家裡老婆孩子負責,反正糧食產量也不能自給,而這時候海運的發達和罐頭產業的興旺,讓整個遼東其實都不缺吃的。
光罐頭每年就能補充很大一部分軍需。
也就是開原還得受運輸限製。
像遼陽這些地方,糧價甚至比朝廷額定收購價還低。
原本曆史上也是如此。
根據明朝曆史記載,洪武年間遼東米價一度比朝廷在南方采購儲備糧價格還低,因為軍需糧是配給的,又不需要購買,而當地自產的糧食又太多,最終導致遼東糧食過剩,那麼流入市場的糧食就隻能超低價銷售。
和明末遼東糧食嚴重不足比起來簡直兩個極端。
而其中根本原因一是軍戶逃亡導致產量減少,蒙古女真等人口增加又使糧食外流,二是鹽業改革廢除開中製後鹽商不需要在遼東建商屯,大片土地荒蕪。
但現在不同。
不但這些全都有,而且增加了罐頭這個本地就能自產的供應源。
最終導致遼東食品開始過剩。
這樣也就可以養活一定數量的工業人口,所以開原的青壯可以脫產然後在銀礦打工賺錢。
原本他們應該交給衛的糧食按著官方價格折算成寶鈔唄。
而朝廷運過去的軍需,直接就送到銀礦。
采出的銀子進銀行。
天高皇帝遠嘛!
反正朱元璋也不可能跑去看看他們是怎麼操作的。
韓王去了也沒人搭理。
再說他去的時候,朱元璋已經不管事了,朱允熥本來就不準備讓他留在那裡,隻是朱元璋讓他就藩,所以隻好先糊弄著,讓他自己在開原領俸祿做寓公,至於沈王因為還排在他後麵,朱允熥找個借口拖著,朱元璋後來也就不管了,其他四個就更輪不到了,就是頂著藩王頭銜,在京城做寓公。
朱允熥本來的計劃就是讓他們一直做下去,在他計劃中除了塞王,其他一概不留,要麼去邊塞領塊封地受苦,要麼進京領俸祿享福,總之長城以內不留藩王,所以像唐郢伊這種根本不可能就藩。
這三個封地分彆南陽,安陸,洛陽。
這種藩王怎麼可能留。
而且朱元璋其實也沒準備讓他們就藩。
他們封王時候楊豐還沒來。
楊豐來以後,知道未來發展的朱元璋早就不考慮讓他們就藩,隻不過他們還小,就是頂著個爵位,排隊等著另做安排。
乾清宮。
“這裡有份遺詔。”
楊豐戳著麵前桌子上,剛剛誕生不到一小時的遺詔。
沈王等人看著遺詔的內容無言以對。
還遺詔?
我們爹死的時候,我們都在床前啊,外麵的朱允炆假傳遺詔,裡麵你們也假傳遺詔,大行皇帝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你們這些亂臣賊子就不怕冰窖裡的他爬出來?
“諸位叔父,這遺詔乃是大行皇帝駕崩前留下,隻是陛下宅心仁厚,不想那些老臣就這樣死了,故此將遺詔隱瞞下來,陛下乃天下之主,他如此做也是出於好心。但如今陛下已經不在了,我一個女人,自然不敢再繼續隱瞞,故此這才拿出來,不過如今外麵亂的很,多有那些居心險惡者,必然散播謠言說是假的。故此就請十四姑與諸位叔父做個證,就說這遺詔是大行皇帝當著你們下的,如此就堵了那些人的嘴,十四姑是早就知道此事的,就等諸位叔父了。”
皇後很雍容地說道。
“爾等假傳遺詔,就不怕大行皇帝天罰?”
還隻是初中生年紀的伊王忍無可忍,憤然指著他侄媳婦喝道。
然後他姐姐冷著臉走到他麵前,用那快一米七五的身高,帶著強大的威壓,居高臨下看著她弟弟……
“你是說我假傳遺詔嗎?”
她說道。
伊王瞬間泄了氣。
“跪下!”
他姐姐喝道。
他本能地兩腿一軟,直接跪在他姐姐麵前。
然後小公主看了看其他的。
和伊王一樣年齡的郢王,略微大些的唐王,都嚇得趕緊跪下,稍微大些的安王還想倔強一下,他姐姐走過去很乾脆地一腳,然後他也屈辱地跪下了,然後小公主走到其實和她同齡的沈王麵前……
“十四姐欲亂我朱家?”
後者憤然說道。
“怎麼跟你姐姐說話呢,一點規矩都不懂。”
然後楊豐的麵孔出現在他麵前。
“此乃我朱家之事,與閣下何乾?”
沈王怒道。
下一刻楊豐的雙手出現在他肩膀上。
緊接著一股無法抗拒的巨大力量壓迫下,他雙腿一軟,徑直跪在了地上,他憤怒地咆哮著試圖站起,但最終一切都是徒勞,那雙手壓在他雙肩就像兩座山一樣,彆說站起來,就連呼吸都開始困難……
“我是你姐夫,你對你姐姐不敬,我就得管。”
楊豐很真誠地說道。
然後他雙手一抬台,已經快要窒息的沈王,立刻癱倒在地上。
頭上冷汗不斷滴落。
“我告訴你們,這份遺詔就是爹爹臨終前留下的,這是為了咱們朱家的江山,你們也不看看外麵這些老將都在做什麼,難道你們以為他們是咱們朱家忠臣?咱們家起家寒微,咱們爹爹年輕時候討飯為生,憑著本事打下的江山,這些人跟著他一起,如周德興這般,從他貧寒時候就相識。咱們家過去是個什麼模樣,他們都清清楚楚,連咱們家這樣的都能坐江山,那他們為什麼不能?
原本這些人在多年前就已經被咱們爹爹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