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國將不國_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三一五章 國將不國(1 / 2)

“南明。”

楊大使頗有些唏噓地念著這個很有曆史感的名字。

當然,人家是自稱大明正朔。

是他這樣稱呼人家的。

而且目前大明絕大多數地方官員士紳也都認為人家才是大明正朔,隻不過懾於他的淫威,不得不委曲求全,才拒絕承認廣州朝廷。畢竟這邊都把女皇搞出來了,無論是儒生還是傳統思想嚴重的士紳,都被這個結果氣的半死,這擺明了就是在往禍國殃民的道路上走。

國將不國啊!

這樣算起來,朱允炆真就是代表著光明。

儘管官員士紳們都不敢投奔光明。

而支撐包括王弼,何家在內,兩廣安南的官紳武將,跟著朱允炆混的原因很簡單。

就是兩個。

一是海外貿易。

何家早就派人來試探過,如果朝廷放開海外貿易,允許民間商人出海的話,他們可以送回朱允炆,他們把朱允炆接過去,真就是準備當談判籌碼的,但被楊豐拒絕了。他們想參與海外貿易,那就必須加入官營的南洋公司,準確說是官督商辦,皇室,戶部,小公主合夥的壟斷性海外貿易公司。這家公司已經獲得特許令,專營與南洋所有藩屬國的貿易,無論出口還是進口,以後都必須走這家公司。

同時這家公司有武裝權。

在海上遇上這條線貿易的非南洋公司船隻可以直接擊沉。

無論什麼身份。

同樣海上的朝貢貿易也停止。

朝貢就是朝貢,以後不得私自帶著貨物貿易。

陸上的不禁止。

走陸路的朝貢,依然可以攜帶貨物貿易。

另外對擅自和南洋公司以外商人貿易的藩屬國,有討伐權。

所以也有陸戰隊。

而且實力強悍,雖然總共五千,但卻已經裝備燧發槍,甚至線膛燧發槍都裝備了,畢竟在南洋環境,火繩槍限製太大,燧發槍雖然依舊不能全天候,但至少下個小雨也不用擔心了。

另外火帽已經在研製,等有這東西就徹底解決問題。

而且南洋公司的此類行動不用經過朝廷同意,隻要他們發現此類情況,證據確鑿,就可以直接采取行動,當然不能栽贓陷害,做人的底線還是要堅守……

好吧,這意思是其實也可以。

都懂!

二是強製結彙問題。

為了方便貿易,銀行也會到這些屬國開設。

總之無論買賣,都必須用寶鈔,哪怕是在藩屬國的港口交易,雙方也必須使用寶鈔,敢不用的還是太祖高皇帝的規矩,允許舉報,舉報人獲得交易的一切,買賣雙方同罪,都得砍頭。如果藩屬國不同意,那就是不臣,大明可以出兵討伐,包括直接滅國。

就這兩個問題。

隻要朝廷答應開放民間海外貿易,取消強製結彙製度,廣東官紳就放棄抵抗並把朱允炆送回京城。

至於王弼那裡不重要,他手下的軍隊沒反抗他,而是跟著臣服朱允炆,隻是因為從廣東向安南運輸的軍需並沒有斷,所以他們是廣東士紳養著,後者也需要他們。以何家為首的廣東海商,包括走私的福建海商,走安南大量同南洋貿易,然後通過福建海商,江西,湖廣陸路走私商,再把南洋的香料等賣到朝廷控製區,再以賺到的錢拿出一部分養王弼手下軍隊……

他們還要什麼?

不就是錢?

南明朝廷又不缺錢。

現在他們是壟斷了南洋貿易。

本來過去也沒有,老朱又沒放開海外貿易,他隻是特許部分屬國的商人來大明的幾個海關貿易,然後隻準他們使用寶鈔交易而已。

他並沒真正放開。

現在何榮的水師,王弼控製的安南沿海港口直接阻斷了這種貿易。

不用這些商人來大明了。

廣東的海商,安南的海商,自己就駕著船去這些藩屬,然後直接到他們的港口貿易,反正從廣州啟航,一直到安南的會安都是廣州朝廷控製區。其實這些屬國同樣也是轉口貿易,大明的瓷器,絲綢,鋼鐵等等到他們那裡後,再運往印度甚至阿拉伯半島,而他們用於交易的,則是香料藥材和各種奢侈品如寶石之類。所以最終實際上就是廣東和安南海商,成了這個貿易鏈上的可以說壟斷性質的中間商,就這樣想不賺錢都不可能。

朝廷暫時還管不了他們。

除非楊豐有能力封鎖整個交界線的陸上關卡。

但這也不可能。

實際上朝廷因為這段時間各種事情牽扯,對地方控製力大不如前,根本管不了這些關卡。

就連福建沿海走私都管不了。

可以說大明這持續近一年的混亂讓老朱三十年努力付之東流,他以凶殘手段建立起來的,他認為最完美的統治體係瀕臨崩潰,他威壓下原本活的戰戰兢兢的各路牛鬼蛇神紛紛解鎖……

連倭寇都又冒出了。

當然,真倭還是假倭就不好說了。

反正他們都在福建沿海活動,尤其是閩南沿海。

反正福建地方官員,經常報告倭寇登陸,倭寇盤踞海島,然後那些從廣東運過來的商品就可以解釋了,都是倭寇和沿海刁民貿易的。

到處都這樣。

陸地上像梅嶺一帶,走私已經可以說正大光明。

關卡形同虛設。

整個國家在迅速掙脫老朱的枷鎖。

這也是南方這些士紳們底氣所在。

老朱一死,他們覺得自己頭頂的天空豁然開朗,原本讓他們幾乎不能呼吸的空氣無比香甜,他們覺得自己又一下子全身充滿了力量。這一點上北方士紳就清醒的多,畢竟他們都是真正見識過楊豐手段的,包括蘇州士紳,也比廣東士紳更清醒。所以當楊豐毫不猶豫地兩條都拒絕後,廣東士紳也毫不猶豫地擁戴新君,朱允炆在廣州登基的年號也是建文,這個年號寄托了儒生們的殷切希望。甚至就連恩科都開了,估計今年就會考出第一批進士,不僅僅是兩廣和安南的士子,就連湖廣江西福建的士子都有偷偷跑去。

棄暗投明。

萬一楊豐被老天爺一個雷劈死,建文皇帝不就可以回到京城了?

而他們作為從龍之臣,自然也就飛黃騰達。

當然,主要是這邊已經改革科舉,他們也不屑於同流合汙。

“還不是因為你吃獨食的嘴臉實在太難看了。”

劉姐說道。

小公主很讚同的點頭。

其實她對於開放沿海貿易並不是很反對,她隻是不能忍銀行問題。

畢竟銀行屬於躺著賺錢,但海外貿易需要巨大的投入,尤其是按照楊豐的計劃,還得加上鎮壓成本,照這種模式以後光是清剿海盜,就得付出巨額的資金。

倒不如放開沿海貿易,但堅持強製結彙。


最新小说: 高武:閃婚校花,躺平就變強 這替身當的,正主都比不過你 開局退婚,空間小人不停搬搬搬! 老太太重生八零,白眼狼弟弟們悔哭了 她搬空家產相隨,冷麵長官紅溫了 又笙 庚辰月 大明:我姐是馬秀英 東京病戀女友 大和四年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