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城內。
“看看,看看他們!”
鼓樓上,劉知州指著被捆著的李義和幾個被俘的馬匪。
他們都被按著跪倒在那裡,身上插著仿佛死刑犯人一樣的牌子,至於哈丁和那些被刨下的馬匪人頭,則被掛在鼓樓周圍,仿佛一圈醒目的點綴。
“你們以為把田分給你們,你們就能真過上好日子了?
這還不夠。
你們還得有本事保住你們的田。
看看他們,他們會回來搶的,他們甚至會勾結土匪,勾結土豪劣紳,勾結貪官汙吏,再合夥把你們手中的田搶回去,你們得齊心協力才能保住你們的田。看看這些土匪的人頭,這都是那些百姓用鋤頭刨下的,他們刨下了敢搶他們田的人的腦袋,他們就保住了自己的田。
你們也一樣。
好日子從來不是彆人施舍,彆人給你們的不是你們的,你們用雙手抓住的才是你們的。
你們用鋤頭護住的才是你們的。
哪天有人再想搶你們的田,你們也得拿起鋤頭,去刨下他的腦袋。”
劉知州緊接著喊道。
然後那些百姓一片亢奮地吼聲。
所以李義這些土匪很有用處,正好可以拿來鼓舞起百姓鬥誌。
畢竟對於這些剛剛分了士紳田的百姓來說,最怕的就是後者逃出去的子孫回來搶,原本他們還隻是擔心,而李義正好告訴他們,這的確是會發生的。
而且這些士紳的子孫還會用最殘酷的方式,直接帶著土匪殺回來,那些戰死的青壯瞬間可以說讓百姓們同仇敵愾了,此刻哪怕平日有矛盾,有仇怨的,也立刻拋開了仇怨,以同樣的憤慨來麵對這些士紳子弟。
而劉文需要的就是利用這種情緒,開始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他當然不是僅僅為了分士紳的田地,實際上他們這些人,早就在楊豐的長期教育中建立起一致的世界觀,一致的理想,對未來一致的謀劃,可以說是一個帶著共同世界觀和理想的政治集團。
六年。
從十二三歲開始,他們就在新式教育下,學習楊豐,劉姐合夥給他們編寫的教材,在這倆共同打造的世界裡成長。
六年時間足夠成長成楊豐想要的模樣。
現在就是付諸行動了。
分田隻是第一步,建立起以均田製為基礎,全麵預備役化的軍事體製才是最重要的,耕讀傳家的士紳踢開了,耕戰立國的農業征召兵軍團就得建立了。楊大使設計中的大明就是要以均田製為基礎,快速打造數以千萬計的預備役軍團,讓所有青壯年全部軍事化。然後就是向外逐步擴散了,畢竟均田製總是在初期最好用,但隨著人口繁衍很快就會出現問題,也就是沒有足夠的良田給新成長起來的青壯年。
早期還可以開荒,但很快周圍的荒地也會不夠的。
大明有六千萬人口,這個人口基數,在目前的多子多福生育觀下,一旦開始轉入和平盛世,那增長速度會很快的。
一年一個大國不成問題。
那時候除非在原有基礎上降低每人的農田數量,進行新一輪分配,否則必然出現缺少良田的剩餘勞動力。
工商業能容納一部分。
但在這個時代,工商業容納的人口有限。
工業化的確是必須的。
但是……
工業化是個漫長的過程啊!
就算楊豐能通過技術革新,迅速開始工業化,那還得麵對市場問題。
有那麼大市場消化嗎?
英國工業化初期,僅僅不過幾十萬紡織業工人,生產出的布因為沒有足夠的市場消化,就已經必須由艦隊出去用火炮轟開一個個國門,然後摧毀這些國家原有的手工業,以容納英國機器生產出來的布。
現在呢?
有消化工業化的市場嗎?
如果跨越到蒸汽時代,就目前這個世界的人口,消費能力最多也就維持百萬級彆的工人。哪怕不進入工業化,僅僅把水利機械化普及,這個世界的人口,也就能維持五百萬以內工業人口。明末江南僅僅靠手工業和少量水力機械,就已經把呂宋土著搞得忘了怎麼織布,大量的布匹完全摧毀了呂宋土著的手工業,甚至都把布賣到印第安人那裡。
一個盛澤就敢說日出萬匹,衣被天下。
因為江南的紡織業規模太龐大,甚至已經讓傳統的紡織區魯西一帶基本上沒有了紡織業,純粹變成為江南輸送棉花的,直到咱大清把江南殺的屍山血海之後魯西紡織業才開始複蘇。
所以這個時代工商業能吸納的人口數量,在均田製後人口爆發式的增長麵前真不值一提。
還得靠土地。
不停地開拓。
因為均田製讓新成長起來的人口無處容身,這時候以各種方式鼓動,讓他們走向遠方。
所以具備軍事能力的農民,會一代代離開家鄉,踏上開拓的道路,在所有能開荒的土地上紮根,成為這些土地的主人,然後他們也會成為新的消費者,支撐後方更大規模的工業化,而內地因為均田製,始終不存在土地兼並,也避免了曆代因為土地兼並導致的崩潰。
這是一個體係化的理論,所有五台山出來的新學畢業生們一致的理論支撐。
“今日本官就做主了,所有那些分了田的,都以村編成義勇。
一個村就是一個隊。
能拿起刀槍的青壯都算在內。
百姓的確不能用火器,但弓弩都是太祖高皇帝準許的,各地弓箭社也是太祖高皇帝恩準的,故此本官做主給你們每三個青壯一張弩,有能用弓箭的給你們弓箭。不過這些弓弩都是官府的,也不能白給你們,你們可以用射到的獵物償還價錢,如何定價由本官另定,每年償還一部分,分五年十年都行,若獵物不夠就得用糧食了,何時湊夠,何時就歸你們了。
包括箭也一樣,也允許你們也這種分期償還領取。
此處靠著群山,山林野獸又不缺,隻要用熟練了,就是老虎也一弩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