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派出的是原本曆史上朱棣派出的使者陳誠,不過陳誠現在的身份比原本曆史上高的多……
“陳侍郎所說都無法驗證,我隻知道大明都城的才是皇帝,不管是男皇帝還是女皇帝,在京城的才是皇帝。
至於兄弟爭奪皇位這些也屬平常。
但贏的才是皇帝。”
帖木兒看著坐在軟墊上的陳誠。
後者以建文朝禮部右侍郎身份,在水師的三艘戰艦護送下,從廣州起航到達巴士拉,然後被帖木兒留守巴格達的人送來。
當然,也不光是護送他出使,其實主要是廣東商人想開拓更遠的貿易線。
因為縱帆船技術日趨成熟,現在從大明到中東的航程大幅縮短,雖然這些縱帆船不適合大量貨物運輸,但目前海上貿易的暴利程度也不是十九世紀能比,所以就算輕載的縱帆船跑這條線利潤依舊可觀……
在賺錢方麵要相信廣東商人的節操,他們是不在乎距離的。
所以正好打著護送陳誠出使的旗號走這一趟,至於陳誠和帖木兒之間的交流,這個不是問題,建文把陳誠派來當然是因為他懂蒙古話,他在朱元璋時候就已經經常出使西域,而且更重要的是建文對他的立場完全可以放心,因為他家就是吉水的,而且和方孝孺交往密切,原本曆史上他因為這一點被朱棣流放三年才重新啟用。
“大王,蒙古何以衰落,不就是兄弟爭位唯強是恃?贏得才是皇帝,看起來的確有道理,但誰都想做皇帝,所以誰都想贏,兄弟自相殘殺,甚至父子自相殘殺,最後國家殘破被外人趁機奪了。大王坐擁西域,難道不想傳給您想傳給的繼承人,而要他們贏得繼承王位?那您就不怕您之後,您的子孫也自相殘殺,最後把國家殺的殘破,被外人趁虛而入?
大明立綱常,定長幼之序,嫡庶之分,使國家繼承有序,為萬世之法,則國家長治久安。”
陳誠說道。
他很狡猾,直接針對帖木兒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繼承人。
帖木兒選的繼承人是皮爾.馬黑麻,但想想就知道他們這種體係下,就不存在選定了能管用的問題。
這還幸虧米蘭沙赫被楊豐劈了,要不然這家夥在他死後,肯定要造反奪位。
但米蘭沙赫雖死,他的兒子可都各個兵強馬壯。
還有以陰險著稱的沙哈魯。
都不是好鳥。
他很清楚大明發生的皇位之爭,在他死後自己的帝國也肯定會發生。
但這種事情他真沒辦法,他們的體製決定了這是必然,所有城市都是埃米爾統治的,城市內部則是一個個長老統治的,而臣民無國家意識,他們隻服從於他們的長老。長老們則臣服各城的埃米爾,埃米爾臣服蘇丹,所以如果蘇丹沒了需要換新的,那麼所有埃米爾隻要有足夠實力都可以試一試。
他改變不了這種本質,他們的體製就是這樣的。
“那廣州皇帝有何繼承之序?”
帖木兒說道。
“陛下乃嫡長子,至於先帝乃次子,隻是並非同一生母,先帝之母早就去世,但其母乃開平忠武王之女,後者乃太祖定鼎之主要功臣,軍中都是其舊部,涼國公藍玉乃其妻弟,故先帝有軍中大將支持。太祖為楊豐所惑,後者自稱六百年後之人,知曉大明未來之事,他哄騙太祖說陛下繼位,將使天下大亂,故此太祖一則受其所惑,二則安撫軍中大將,立先帝為繼承人。
但先帝一直對陛下猜疑,繼位不久就欲殺之,先帝無奈隻能求之諸叔父,卻不想所托非人,燕王早就與楊豐勾結,最後甚至出賣陛下,誣陷陛下弑君,陛下不得不南逃。
如今燕王得西域之地,而楊豐以一女嬰為帝,自己借含山公主之手把持朝政禍亂天下欲篡奪大明江山。
大王雖為藩臣,但也有為國鋤奸之責,若大王肯以大軍東進,陛下以大軍北上,光複京城之日,當以嘉峪關以西儘歸大王。”
陳誠說道。
“但侍郎之話,我又如何知道真假?我這裡距大明路途遙遠,能知道的無非是些道聽途說之事,陳侍郎為廣州派來,自然說些對廣州皇帝有利的,就是哄騙我也無法分辨。不過若真是如此,那的確是荒唐,世間豈有一女嬰為帝,我既然是大明之臣,當然不能看著大明江山被外人奪了。”
帖木兒儼然忠肝義膽般說道。
“大王可派人往京城查證。
另外我有一事需稟明大王,楊豐其人對貴教敵意極深,這些年一直在排擠大明境內色目遺民。”
陳誠說道。
“未必吧,我倒是聽說一個色目人正在受其重用,甚至連西域都已經有傳聞。”
帖木兒說道。
“呃,大王所說難道鐵鉉?
以大王之明難道還看不出,楊豐明著重用鐵鉉,實則已經害得他不但全家甚至宗族乃至姻親全都慘遭橫禍?”
陳誠說道。
鐵鉉那點事他們當然明白,畢竟參與計劃的就有解縉,隻不過這對建文朝有利,所以他們故意不說而已,正是楊豐的公田法計劃,把江西湖廣大片土地的士紳逼得投入建文朝,其中包括他的家鄉吉安。不過在這裡沒必要隱瞞,直接向帖木兒挑明了就行,他緊接著把整個計劃的實情告訴了帖木兒,因為涉及的東西太多,後者想了一陣才理清。
“但就算如此,也不能因此說楊豐敵視色目,此事我還得查實再說。”
帖木兒說道。
他一個自己屠殺數百萬甚至可能到千萬級彆同教兄弟的還會真在乎這點小事?
再說這點小事還用彆人跟他說?
楊豐上次掃蕩西域,最終禍害最深的是誰?
但是……
楊豐坑死的和他殺的比起來簡直就是屁!
楊豐最多害得東察合台境內人口銳減,但他可是讓整個中亞西亞中東甚至南亞全都人口銳減,要不是他在彆兒哥薩萊屠城,金帳汗國還不至於被朱棣幾萬人鑿穿大半個國家然後盤踞都城呢?當然,這並不重要,關鍵是大家真正需要談的東西還沒談到呢。
陳誠靜靜地看著他……
“大王,若大王肯接陛下的旨,下官年底就海運三十尊攻城炮到巴士拉,另外加上三千支神機銃。”
他說道。
“為何不是鑄炮造神機銃之工匠?”
帖木兒笑著說道。
這才是真正的乾貨,這才是他最想要的,他可是一個最重視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