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攏劄剌亦兒是朱棣目前可以說唯一選擇……
他們哪怕已經突厥化,但終究還是蒙古一係,而且作為異族征服者,他們早就已經衰弱,現在就更加衰弱了。
原本曆史上他們最終在二十多年後被黑羊土庫曼徹底吞並。
但現在大明來了,靠著手中的伊爾汗招牌,雖然這個招牌已經沒人認,但這並不難解決,隻要大明皇帝給他們撐腰,那他們就是伊爾汗,然後背靠大明,他們可以繼續以伊爾汗國在巴格達作為一方勢力存在。
而不是被彆人吞並。
巴格達啊。
兩河平原的豐饒土地,還有東方貿易的便利,足夠讓他們這些曾經的征服者後代們,繼續踩著穆斯台綏木的亡魂享受征服者的快樂。
而他們需要付出的,僅僅是向大明皇帝稱臣納貢。
很完美的選擇。
至於庫爾德人……
當然是喜迎王師了!
朱棣到達凡城時候,庫爾德人的凡城埃米爾已經迎接在城外,並且懷著真正的感激,向這位為他們報仇雪恨的東方親王獻上禮物。
帖木兒當年攻陷凡城時候,把城裡投降的七千多青壯從城牆上直接扔下去摔死。
因為他的殺戮甚至造成持續的饑荒。
畢竟青壯年都被他殺光了,年輕女人也被他搶走了,剩下的老弱婦孺們也沒什麼能力在戰亂中耕種,以至於都出現人吃人了,可以說這座城市所有活下來的對他無不可以說切齒仇恨。現在朱棣以戰勝帖木兒的軍威,再加上大明對藩屬的寬仁,本來早就已經是帖木兒附庸的凡城埃米爾當然不會犯錯,而他的喜迎王師也讓從這裡向南和向西的其他庫爾德城市埃米爾和謝赫們,全都選擇了喜迎王師,向著為他們報仇雪恨的東方親王獻上各種禮物。
這樣西亞的明朝藩屬體係建立。
格魯吉亞國……
他們的封爵是郡王,他們的語言翻譯是大公,但他們的國君依然可以稱國王。
就是類似朝鮮,倭國這種藩屬國。
奧賽梯人單獨獲得了一個藩屬國。
他們其實在高加索南北都有,而北邊部分屬於金帳汗國,但燕王做主,金帳汗脫脫迷失慷慨的把這部分拿出。
最終奧賽梯的豪強,也是上次阻擊戰出力最多的卡茲彆克家族得到了這個奧賽梯國王的位置。
希爾凡國。
希爾凡沙赫成功晉級大明希爾凡國王。
當然,像他們這些肯定會賜新的國號,但這個就不是朱棣能關心的了。
黑羊土庫曼的酋長優素福從馬穆魯克人那裡返回,並覲見燕王向大明皇帝稱臣納貢。
最終他也得到了桃裡寺作為封國。
但在這之前他和好基友兼老丈人艾哈邁德簽了協議,原本他是以後者臣屬搶了桃裡寺,現在簽協議,艾哈邁德正式承認他對桃裡寺的統治,但他給艾哈邁德一些金幣作為補償,因為他肯定一下子拿不出,所以在朱棣主持下分期支付,同時劃定了桃裡寺的統治範圍。
而亞美尼亞人總共推出五個所謂王子。
其實就是五個躲在納卡和附近山區的酋長,他們算是目前亞美尼亞人僅剩下的五個領主。
所以他們共同組成亞美尼亞國。
至於國王由大明皇帝從裡麵挑一個就行,反正他們都是領主製,國王也就是自己領地的領主。
而劄剌亦兒人得到的最多,他們以伊爾汗的身份,統治兩河平原,凡湖以南的庫爾德城市。
當然,這些庫爾德城市的埃米爾和謝赫,也會得到大明皇帝的封號,無非就是一堆長官司的七品長官而已。
在大明的官方解釋中,大汗是遊牧部落首領的封號,大明皇帝賜某片區域作為這個大汗的牧場,但這片牧場不是大汗的,而是大明皇帝的,所以大明皇帝可以在這個區域給農業和商業的城市單獨設立行政區,這片行政區的長官的確歸大汗節製,但大汗沒有任免的權力,甚至大明皇帝也可以設立衛所,當然這些衛所也歸這個大汗節製……
目前大明皇帝封的這些大汗都是這樣。
坤帖木兒是大汗,牧區燕然都指揮使司,燕然都指揮使司各衛歸他節製,但他無權任免這些衛的將領。
烏格齊哈什哈是大汗,牧區大宛都指揮使司,大宛各衛也歸他節製,包括歸化長官司,但他肯定無權任免楊豐的小妾。
所以艾哈邁德的大汗也是如此,同樣他的領地也會劃分都指揮使司。
包括脫脫迷失的大汗也是如此,他的領地甚至已經劃分了都指揮使司。
總之經過朱棣的一番操作,大明正式拓地西亞,至少地圖上的疆域已經推進到第聶伯河和幼發拉底河了。
但還剩下一個勢力。
“白羊土庫曼,這又是什麼人,和你們黑羊土庫曼是什麼關係,聽著像是兄弟?”
朱棣看著地圖說道。
“殿下,我們是敵人!”
優素福毫不猶豫的說道。
“呃?”
朱棣疑惑的看著艾哈邁德。
“殿下,他們教派不同。”
艾哈邁德笑著說道。
“那你和誰一派?”
朱棣說道。
“我和白羊土庫曼一派。”
艾哈邁德說道。
“你和他教派不同,而且一個蒙古一個土庫曼,但依然可以聯姻,同為土庫曼人的白羊因為不是一個教派和他就是敵人?算了,我還是尊重你們的現實吧。”
朱棣多少有些淩亂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