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 君死國滅_北朝帝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1261 君死國滅(2 / 2)

不過李泰在考慮一番後,還是決定將目標定為晉陽宮,對此他也自有看法:“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今齊國疆土多半淪陷,晉陽已是獨木難支。齊主高演本非能孚眾望之人,亦絕無固守卻眾之才,今若窮攻之,諸城若救,則可跨城擊援,諸城不救,則群徒坐望其君主赴難,義絕國滅!”

他是想通過攻打晉陽宮來試一試眼下北齊的凝聚力,當然攻打彆的地方倒也不是不能試出來,但是對於齊主高演則就沒有那麼強的指向性。

齊主高演這個人,既不像其兄長高洋那麼殘暴,也不像其弟高湛那麼荒唐,算是北齊諸帝當中整體上還算有人樣的一個。

不過高演本身性格似乎也有著極大的缺陷,拋開品德方麵不說,這個人做事太瑣細。這當然不是李泰的感受,他作為敵人對於高演自然沒有這麼細節的感知,而是高演的表兄弟厙狄顯安評價的,高演不像皇帝而更像一個小吏。

李泰自己的感受,倒是覺得高演在北齊軍事上所發揮出的作用大概類似於宇文護之於北周,總得來說就是比較負麵。

就拿這一次進攻北齊來說,像段韶、斛律光等大將都是在內線徒勞遊走,對戰中完全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這顯然是受到了不小的製約。

一如曆史上的薩保兄,雖然完成了從西魏到北周的政權過渡,並且維護了北周政權的穩定,但是在軍事上的表現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真不如沒有這個貨!

所以李泰覺得,接下來如果不想一座城一座城的去硬啃、與齊軍在這晉陽幾城之間反複拉鋸,還是要針對齊主高演進行反複施壓。

這抵達晉陽之後的第一天就這麼結束了,原本李泰還親自安排布置了值夜警戒事宜,結果卻平平安安的一覺到天亮,也不知是北齊將領們沒有發動夜襲的膽量和計劃,還是城中軍事力量不足以再發動這種軍事行動,總之魏軍算是在晉陽城下徹底站穩了腳跟。

第二天,李泰也並沒有急於下令發動進攻,他一邊讓人進入晉陽縣城並打製各種攻城器具,一邊按照自己的作戰習慣搞一點攻心之計。

不過由於這一次的目標乃是北齊的皇帝,勸降顯然就不怎麼合適了,畢竟能夠對高演造成引誘效果的位置,李泰自己都還沒混上呢。

等到上午時分,後方賀若敦所率領的步兵大軍就陸續抵達晉陽。與他們一同抵達的,還有段韶的棺槨。

李泰讓人將段韶的棺槨運送到了晉陽宮前,安排人員向內喊話:“告爾齊主,此中所殮便是爾國平原王段韶。段韶前與吾主唐王交戰井陘而不勝,吾主憐其才乾,招而不至遂自刎而亡,齊主有幸得此忠良。今引此遺褪具此,齊主若欲求乞忠良遺體,需引官奴百人前來兌換!”

晉陽宮中將士們當得知宮外那棺槨所盛殮的竟然就是平原王段韶,一時間心情也是充滿了悲傷驚懼,而在聽到魏軍所開出的條件之後,便又忍不住議論紛紛。

一方麵他們覺得魏軍這麼做簡直就是對段韶的羞辱,竟然將低賤官奴與段韶劃上等號。另一方麵他們又擔心魏軍或會借此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或是針對段韶遺體進行毀壞羞辱。

無論心中是何感想,他們都在第一時間將這一情況向皇帝奏報。齊主高演得知此事後,心情也與諸禁軍將士們大體相仿,但除此之外還有一份羞惱,那就是魏軍喊話用上了“求乞”之類的字眼。

他想要將段韶的遺體交換回來,似乎就要向魏軍低頭。這是高演所萬萬不肯的,如今的他大半江山已失,越發不肯放棄自己的尊嚴。

在經過一番沉吟之後,他便著令禁軍將領趙道德前往宮外代替自己進行交涉,並提出可以用更多官奴來交換其他被俘獲的將領。一方麵既體現出了對臣子的恤愛,另一方麵也是在向魏軍宣告這是談判交易而非乞求。

不過高演的這番內心戲並沒有獲得魏軍的正視,他們隻是遵從唐王的命令,將段韶的遺體換來百名晉陽宮男女宮奴,至於其他的交易則就免談。

“孝先兄,何竟棄我!”

當段韶的遺體被運到了晉陽宮中後,高演當即便撲上前來,著員打開棺槨,看到內中橫陳的段韶遺體後,頓時便忍不住熱淚滂沱、大聲悲哭起來。

好一會兒之後,高演才勉強收住悲聲,見到魏軍收殮段韶的棺槨頗為簡陋,於是便著令宮人速製東園秘器,同時召集晉陽文武大臣前來憑吊段韶。他要用自己僅剩不多的權力,來為段韶增添些許哀榮。

可是當禁軍將士們幾番催問,卻隻有寥寥十幾人來到宮殿前,高演心中的悲傷頓時便又被憤怒所取代。昨日進宮參見,還有上百臣員,而隨著形勢逆轉,仍肯入宮參見的臣員卻是銳減。

高演一時間隻覺得五內俱焚,視線在眾人身上一一劃過,當見到王曦、陸杳等心腹仍然在場,他心內才略感安慰。之前諸晉陽勳貴爭相進事,高演對這些潛邸舊人也有些疏遠冷落,如今這些人對他卻仍不離不棄,起碼也是證明了自己做人並沒有失敗到眾叛親離。

“王學士,請你、請你來為平原王擬寫悼詞!”(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電子哪吒 穿越後我成了頂級勢力掌權人 都重生了,做個財閥很合理吧 女明星美又嬌,刑警隊長寵折腰 快穿,嬌嬌宿主總被戀愛腦跟上 重生一睜眼,看見前女友 鬥羅V霍雨浩,鬥破模板,乾翻氫氣神王 穿越:開局必死,那我就風流到底 甲子異種 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