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的劍術勝連晉多矣。本以為自己籌備多年,加上寶刀之利,在這時代應該所向無敵,王翦雖是曆史名將,自己也能戰而勝之。但沒想到這王翦也是天賦異稟,驍勇非常,不知這天下還有多少這樣的人物。
打到此時,王翦心中也暗暗佩服項少龍的武藝,自己從軍以來,還從沒遇到過與自己相當的人物,這一戰,打的過癮。
現場的觀眾看得如癡如醉,心潮澎湃。
二人體力消耗都極大,身形一分,很有默契的恢複著體力,等待下一次的進攻。
項少龍這時使出了自己的雙手刀法絕技。擺出日本劍道中專門攻擊的上段姿勢。
王翦一看他雙手持刀,大吃一驚,有心學他雙手持劍,可自己的劍柄太短,不適合雙手把持,隻能全神貫注項少龍的刀。
此時,力量就是項少龍的優勢,最簡單的劈擊就是他致勝的法寶。上下劈擊、斜向劈擊、跪姿劈擊,一刀比一刀快,刀刀劈中王翦的劍。
王翦連續格擋二十餘擊,終於虎口震裂,長劍被磕飛。項少龍並不追擊,站在了原處。
二人罷手。
內侍宣布,第二場:項少龍勝。
王翦心裡微微有些沮喪,他的想法是三戰全勝。太傅之位他誌在必得,隻有如此自己才能施展抱負,沒想到遇上了一個如此強大的對手。
項少龍道:“王將軍手上有傷,不如下一場改日再比。”
秦王愛惜王翦的武藝,溫聲問道:“王將軍,不如將下一場延後吧。”
王翦悍勇異常,這點兒小傷根本不放在眼裡,況且這是與項少龍比武時受的傷,是自己技不如人,回去養傷再比,自己丟不起那人。道:“大王,王翦還能繼續,不必推遲了。”
秦王心中對王翦更是讚賞,道:“好,就依王將軍之意。”
第三場開始。
王翦騎上自己的戰馬繞場一周,靜靜地等著項少龍。
場邊為項少龍送來一匹火紅的戰馬,高八尺,長丈二,全身上下沒有半根雜毛,碗大的馬蹄彎曲如鉤,真如同崗上猛虎、海中蛟龍,他給這匹馬起名“赤兔”。
可是這不是最吸引王翦的,最吸引王翦的是馬背上高橋馬鞍和兩肋間的黃金馬鐙。
隻見項少龍扳鞍認鐙騎了上去,一摞韁繩,雙腳一磕刺馬針,這匹馬四蹄登開,也繞場跑了一圈。可這一圈與王翦不同,項少龍隻用雙腳控製戰馬,雙手依然持刀。
王翦知道,自己這局也輸了。自己必須要用一個手控製戰馬,隻能單手應戰。不是自己騎術不行,而是項少龍的工具太先進。
王翦心灰意冷,翻身下馬,叩拜秦王,道:“大王,王翦認輸。”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隻有軍方大將若有所思。
秦王好奇問道:“王將軍何出此言?還沒比怎麼就認輸?不如王將軍傷好後再比輸贏。”他以為是因為王翦手上的傷勢他才認輸。
王翦道:“單憑項先生設計出馬背上的工具,其意義之深遠就已經遠勝對太傅之位的爭奪了。”
項少龍道:“此戰非是王將軍騎術不行,而是我取巧而已。”
秦王沉吟間,老將王齕道:“大王,我想仔細看一看項少龍馬背上的東西。”
秦王道:“老將軍但去無妨。”
王齕來到項少龍馬前,仔細觀察了起來,項少龍道:“老將軍不妨上馬一試。”
王齕身形矯健,騎上大馬,操作了起來,當他鬆開雙手後自然能操控戰馬時,欣喜若狂,下馬來到秦王身邊,道:“大王,從今以後,我大秦的騎兵天下無敵了!”
秦王大喜,問道:“老將軍何出此言?”
王齕道:“此地不宜談論此事,容後向大王單獨稟告,項少龍的發明意義重大。”
秦王暗道:“什麼發明,還需如此保密。”
心中也著急知道此事,對王翦道:“王將軍才華過人,少龍也言道非是將軍武藝不行,今日寡人宣布:項少龍、王翦同時擔任太子太傅之職。”
王翦喜從天降,本已放棄,沒想到峰回路轉。軍方重臣也很高興,畢竟沒有讓項少龍專美於前,王翦是軍方的重要代表,他能擔任太子太傅也是軍方的勝利。
隻有呂不韋感覺越來越超出自己控製了。不知道項少龍弄出個什麼東西,讓軍方這麼重視,這麼重要的事,項少龍居然不通過自己,隻怕以後烏家不那麼容易掌控了。
秦王召軍方重臣王齕、麃pao,同麅)公、徐先,以及項少龍和王翦入宮覲見,他想詳細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一個偏殿,王齕首先介紹了馬鞍和馬鐙對以後騎兵作戰的深遠影響,指出這是戰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再配合項少龍手中的戰刀,以後騎兵的威力已經無法估量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