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道有四大弟子,除了韓竭沒在,邊東山、仲孫玄華和善柔都在場,師父落下風實在是平生僅見。長久以來,師父對敵一向是遊刃有餘,深不可測,沒想到有一天看到有人能勝過師父。
項少龍愈戰愈勇,身摧刀往,刀隨人轉,不隻雙臂,還利用腰腹力量,配合物理學的螺旋加速原理,氣勢更猛。
項少龍覺得現在的狀態前所未有的好,已經遠勝於當年戰王翦時的實力了。
曹秋道不愧為天下第一劍客,雖然有點兒手忙腳亂,但守得異常穩健,不露絲毫破綻。
轉眼間,五十招已過,曹秋道穩住了形勢,開始有了淩厲的反擊。
項少龍也暗暗佩服曹秋道的劍術,同時感受到陣陣的殺氣。他難道真的會為了韓竭,不惜得罪強秦,敢殺自己嗎?
項少龍拋開一切雜念,全神貫注地應對與曹秋道的決戰。
項少龍招式上處於絕對劣勢,力求硬碰硬的兵刃相接,以最直接的碰撞,拉近二人實力上的差距。
百餘招過後。一聲脆響,二人兵刃同時折斷。
曹秋道頓時一愣,這種情況實在是沒經曆過。他二十歲後,縱橫天下,再無敵手,無論力量還是劍術均能碾壓對手,今日落下風就已經出乎意料,這斷劍之事更是想都沒想過。
曹秋道身為劍聖,號稱第一,所用寶劍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好劍。自己精選的材料,又親自打造,斷彆人的劍發生過,斷自己的劍,卻從來沒有過。
項少龍則不然,未慮勝,先慮敗,一路走來,從弱小走向強大,斷刃之事,他不隻考慮過,更是經曆過。
雪飲狂刀一斷,他不假思索,將手中的半截刀刃脫手飛向曹秋道,揉身而上,同時拔出綁腿上的三棱軍刺。
曹秋道以劍術聞名,他本身又身高臂長,以長劍迎敵,克敵製勝,少有近身肉搏的經驗。
所為“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項少龍的刺刀之術與刀法大相徑庭,一改大開大合,變得陰狠、詭異。
而拳腳功夫本就是項少龍的強項。形意、八級、詠春等內家拳,譚腿、戳腳,空手道、跆拳道,被特種部隊磨礪的更加簡潔、高效,本能般的使出,追求一擊必殺。
失了寶劍,曹秋道與項少龍的形勢立轉,曹秋道再不複以往從容。
一時間,戾氣大作,圍觀之人都感覺寒氣逼人,知道勝負就在方寸之間。
項少龍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殺死曹秋道,即定勝負,又決生死。
近身格鬥,以快打快,轉眼間三十餘招已過,曹秋道左支右絀。
突然曹秋道一聲大吼,肋下中刀,他立刻雙手緊握項少龍握刀的手,怕他旋轉刀身。
可是他沒想到的是,他的血液順著刺刀上的血槽洶湧而出,即使他繃緊肌肉也無法貼緊刀身。他實在沒有想到世間還有這等歹毒的兵器。
曹秋道感受到自己的血液在迅速流失,他立刻推開了項少龍,項少龍也順勢拔出了刺刀。
可是三棱軍刺刺入身體後,空氣順著凹槽進入身體,形成氣栓,隻要刺入身體任何部位8厘米,都能立即斃命。
如果在現代,救治及時,尚有一線生機,但在這個時代,缺乏外科手段,他是必死無疑了。
項少龍看著這一代劍聖,在自己麵前慢慢地流逝著生命力,一聲歎息,轉身下了觀星台。
曹秋道的弟子快速上了觀星台,圍住了曹秋道,曹秋道已經氣若遊絲。
項少龍對齊王道:“大王,生死一線,留手不得,請大王恕罪。”
齊王麵色蒼白,渾身顫抖,曹秋道是齊國的定海神針,他的死實在是齊國的塌天大禍。可是挑戰的是曹秋道,而且曹秋道多年來出手從不留情,自己也無法怪罪項少龍。
曹秋道有眾多的弟子位列於齊國朝堂之上,可是看著如神袛一般師父轟然倒塌,居然都沒激起他們的複仇之心,有的隻是畏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