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向遠處的皇宮看了一眼,這個時候衝進去也許能殺了蒙古皇帝。不過想想,殺了這個傀儡皇帝又有什麼用,不過是再選出一個皇帝罷了。
謝遜緩緩地衝屬下們擺擺手,道:“咱們走。”
更遠處的元兵以及想要過來圍剿謝遜他們的武林高手都望而卻步,不敢再靠前了,就這麼看著謝遜他們緩緩地出了大都。
回去的一路之上,沒有人敢來和謝遜搭話,謝遜也沉默了許多。
謝遜來到這個世界,一直想的就是把漢人從蒙古人的暴政中解救出來,恨不得殺光蒙古人,這也是《倚天》世界的主旋律。
可是當這麼多元兵真的被他瞬間殺死時,他心裡並沒有高興,也許讓他一刀一刀地殺人,他也不會有這種感受。他知道,在那一波的攻勢下,一定有無辜的人死去。他有些明白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看到原子彈爆炸成功時的惶恐,他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隨後陷入了深深地自責。
謝遜反思自己,蒙古人在這個世界是入侵中原的異族,但在現代社會,他們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都在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貢獻自己的力量,外蒙古的獨立,也成為中華民族心中永遠的痛。
謝遜捫心自問:“自己難道真的那麼恨蒙古人嗎?”
恐怕也不至於吧,可能是為了融入這裡,把自己強行帶入元末的世界,而忘了自己曾經是個現代人,有很多蒙古族朋友。就算自己融入了這個世界,對蒙古人的恨還能比得上日本帝國主義和八國聯軍嗎?
蒙古人殺了很多漢人,可是漢人自己殺的就少嗎?三國時期的軍閥混戰,黃巢起義掠食人肉,太平天國更是造成上億人口的損失。漢民族的每一次衰敗,都是先從內部自相殘殺開始,禍起蕭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強大自身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我們去怨這個、恨那個,還不如恨自己不爭氣。當我們團結起來、自強不息時,我們就能戰無不勝。
歸途中,謝遜提審鹿杖客和鶴筆翁。
謝遜也沒興趣慢慢審問,直接上移魂大法,有問必答。
這兄弟二人並不知道成昆的真實身份,隻知道他是少林空見神僧的弟子,經常蒙著麵,法名圓真。
他們說圓真大師早在陽頂天在世時就投靠了朝廷,企圖以朝廷的力量來消滅明教。他利用金剛門精通少林武功一事多次挑撥少林與明教的關係,可惜未能奏效。
不過他一直監視著光明頂的動靜。
韓千葉從光明頂下來,身中寒毒。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為了給明教多樹一個敵人,哪怕他現在還微不足道,圓真也傳他少林九陽功用以解除寒毒,並把他也帶到朝廷裡效力。
他們哥倆與圓真的接觸其實並不多,僅有的一次合作就是綁架謝遜的妻兒。
圓真大師認識察罕帖木兒要比他們兄弟二人還早,他們兄弟二人本來是跟著師父百損道人,屬於皇室的客卿。可是那段時間皇帝頻繁更迭,百損道人又突然失蹤,他二人就流落出來,投靠了權相燕鐵木兒。燕鐵木兒死後,察罕崛起,他倆這才投奔汝陽王。那個時候圓真早就跟在了察罕身邊,也最得察罕信任。
他們哥倆根本就不知道察罕會武功,後來因為臨陣脫逃遭到察罕的追捕,中了十香軟筋散被俘。
圓真這才和他們提及自己和察罕的淵源。在察罕很小的時候就和成昆認識了,察罕的祖先是成吉思汗時期四傑之一木華黎。他自幼攻讀儒學,有匡扶時局的誌向。成昆看中了他蒙古人的身份,刻意與他結交,傳他武功。這個人也真是個奇才,允文允武,都是出類拔萃,更是精通兵法,小小年紀就成為了軍中支柱。後來又把韓千葉推薦給了察罕做侍衛。上次算計謝遜就是這三個人精心策劃的結果,沒想到真的一舉奏效,重傷了謝遜,可惜謝遜命硬,又挺了過來。
少林和汝陽王的合作就是圓真大師從中牽線。佛教在明教的打壓下,急劇萎縮,少林目前還不在明教的勢力範圍。但居安思危,以明教現在的勢頭,奪取天下不是一句空話,到那個時候,少林就算是佛教領袖,又有什麼能力與之抗衡?
看看藏傳佛教在元廷的地位,就明白明教奪取天下絕對是對佛教巨大的打擊。少林就算不想投靠朝廷,但也絕不希望明教造反成功。
空聞方丈政治素養絕對不差,圓真略一透露口風,空聞就聞弦歌而知雅意,看到了機會。明目張膽地投靠朝廷他不敢,但暗中支持也是勢在必行。這才有了真正的少林僧兵出現在了汝陽王府。
聽完鹿杖客和鶴筆翁的話,所有人都愕然,周顛更是破口大罵。
楊逍早就覺得少林有問題,在這裡得到了證實,問道:“教主,你打算怎麼辦?”
所有人都看著謝遜。
謝遜道:“我們這就去一趟少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