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聽得一愣一愣的,不能完全聽懂謝遜的話,但也明白他的意思,感歎道:“退思仁義,是百姓之福。”
謝遜道:“真人過獎了。現在是能省則省,等以後我有錢了,買豆漿就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
張三豐聽得大笑。
有張三豐這個大宗師在身旁,謝遜可不能錯過這麼個機會,他把自己所有的武功都拿出來和張三豐請教。
張三豐學究天人,謝遜每種武功拿出來,張三豐略加思索,就能拿出獨特的見解。
張三豐當然不屑於偷學謝遜的武功,但看到謝遜能拿出這麼多武功,而且很多都是各個門派的不傳之秘,像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少林的“般若金剛掌”、“大力金剛指”、崆峒的“七傷拳”等等,心中也很驚訝,但以謝遜今時今日的地位,也不是不能理解,也就沒有問這些武功的來曆。
謝遜手中的《九陽真經》和《九陰真經》都乾係重大,其中涉及少林和倚天劍的秘密,當然不能和盤托出。但張三豐一身武功源自《九陽》,而《九陰》又是集萬壽道藏之大成,都有極大求教於張三豐的價值。謝遜隻是把自己的一些疑問拿出來,向張三豐請教。至於其他的那些拳腳功夫,謝遜也隻是隨口提一提,張三豐隨口答一答。謝遜求的是道,而不是術。
謝遜放棄皇位,專心武道,給人的衝擊是很大的,尤其是他還把張三豐請到了bj。
朝廷的很多官員都出身江湖,沒有不好武的。有一些和謝遜關係比較近的,像楊逍、範遙、殷天正等人也是沒事就過來溜溜,更不用說張三豐的嫡傳弟子俞蓮舟、俞岱岩和張鬆溪了,隻要一有時間,就過來給張三豐請安。
謝遜沒有皇位,又不再是教主,為人也隨和,沒有了上下級關係,相處的更顯融洽。
謝遜把和張三豐的的茶話會辦成了武學沙龍。
張三豐也在謝遜這裡流連忘返,徹底將武當的事大撒手,全都交給宋遠橋。
宋遠橋想給張三豐請安,都要跑到bj來。
宋遠橋苦笑著問候師父,道:“師父,你這離開武當已經一年多了,六弟和七弟現在也都是了不起的俠客了,就不想著回去看看?”
張三豐笑道:“本來他們也都是你代我授徒,他們能有所成就都是你教導有方。武當在你手中,我也放心。在這裡和退思切磋可是遠勝過自己在武當山閉門造車了。等為師在這裡有所收獲,回去都傳授給你,你就不會覺得師父偷懶而覺得自己吃虧了。”
宋遠橋聽師父言語詼諧,看得出來在這裡確實心情舒暢,也就不再惦記師父回武當山了。
謝遜問道:“遠橋,你這次過來還有彆的事嗎?”
宋遠橋答道:“大哥,這次還真的有事。”
謝遜問道:“什麼事?”
宋遠橋答道:“我這次是帶人來求醫的。”
張三豐也問:“怎麼回事?”
宋遠橋道:“我與丐幫前任幫主耶律淵如是忘年之交,當初他病危,把幫主之位傳給了史火龍,曾囑托過我對丐幫要加以關照。史火龍練武練得走火入魔,全身癱瘓。我這是想請蝶穀醫仙胡青牛出手,看看能不能救治。”
胡青牛執掌太醫院,並且廣授門徒,是醫療口的頂級大咖。他和謝遜的過從甚密,經常過來和謝遜還有張三豐切磋各種內傷、外傷的治療。謝遜也毫不吝嗇地把《九陰真經》的“療傷篇”傳授給胡青牛。
宋遠橋想請動胡青牛,跑謝遜這兒來“走後門兒”無疑是條捷徑。
謝遜雖然對丐幫不感冒,但也不至於在這種小事兒上為難他,道:“行啊,那你就把他帶來吧。”
張三豐感歎:“丐幫真的是一輩不如一輩了。”
謝遜道:“正常。就算是少林也有三起三落,哪有常盛不衰的門派,也不會有永不衰落的王朝。”
張三豐啞然道:“退思這麼看的開?”
謝遜道:“縱觀曆史,周而複始都是同一件事,同樣的悲劇也在不停地上演。我隻是很幸運,但我並不特殊。”
張三豐沉思。
宋遠橋也陷入了思索,心中對謝遜更加敬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