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翠山評價宋遠橋時也認為開始宋遠橋雖然不是謝遜的對手,但隨著武當派功夫的精深,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小。到《倚天》結尾時,宋遠橋和俞蓮舟已經是天下絕頂高手。
在這一方武俠世界,內功的高低是衡量武功水平的硬性指標。而內功要靠時間打熬,王重陽年長的這些歲就是資本。
歐陽鋒有著特殊的經曆,內功深厚,但也隻是少走彎路,進境神速而已,同樣是靠日積月累得來的,而非一遭頓悟就天下無敵。
王重陽年齡雖長,但正值巔峰,而洪七還在爬坡的路上。
全真派功夫全在“空”、“柔”二字,最擅長以柔克剛,溫水煮青蛙,直到把洪七的勁力都耗儘了,才一舉戰而勝之。
洪七對王重陽是心悅誠服。
黃藥師見過歐陽鋒的兩場對決,知道自己不是對手,但就此認輸又心有不甘,對歐陽鋒道:“鋒兄的武功小弟自愧不如,不比也罷。我就為鋒兄吹奏一曲,當作咱倆的比試吧。”
除了歐陽鋒,其他人都是一愣,不明所以。
黃藥師這個人不與人交往,彆人對他也不了解。但通過兩場比武,知道這個人不是浪得虛名,對得起王重陽的邀請。隻是他不敵對手,還要為對手吹簫慶賀,實在有失高人風範。
隻有歐陽鋒明白,黃藥師知道比武沒有獲勝的希望,就玩兒邪的。
他有一首《碧海潮生曲》,以玉簫模擬大海潮浪之聲,內含極高明的內功,可以讓人心煩意亂,狂舞至死。
今天是他最後一場比試了,連戰連敗,最後又是對決有希望爭奪天下第一的歐陽鋒,為了不讓人看扁,隻靠武功已經不行了,惟有另辟蹊徑。
這手功夫不隻要武學修為精深,還要通曉音律,就算王重陽是天下第一,也沒有這種手段。
這首曲子當然不能損傷在座各位分毫,但這種音波功極為詭異,稍有不慎,就可能著了他的道。
黃藥師也是在最後,讓彆人看看,自己的功夫不止於此。
歐陽鋒笑道:“早聽說藥師兄是音律高手,恰好歐陽鋒也喜好此道,今日有幸,能聆聽藥師兄的簫藝,榮幸之至。”
黃藥師把玉簫放在嘴邊,一股悠長、細膩、恬靜、嫻雅的曲調傳了出來。婉轉多情、柔糜萬端,隻是幾個音符,王處一就忍不住要跟著舞動起來。
王重陽一聲歎氣,扣住王處一的脈門,撕下布條,塞住了他的耳朵,直到他鎮靜下來,王重陽才鬆手。
其實王處一不至於如此不濟,隻是他一開始就沒有把這簫聲當作武功,真的把他當作一支普通的樂曲,這才在沒有防備之下,迅速中招。
其他人功力深厚,不會輕易被簫聲迷惑,而且這簫聲針對的主要是歐陽鋒,其他人隻要抱元守一,凝神靜氣,安心地做一個旁觀者,不想著攻擊這簫聲,倒也是安穩無虞。
麵對這簫聲,歐陽鋒首當其衝,他始終麵帶微笑,沒有顯露絲毫運功抵擋之意。
簫聲忽轉,愈發的細不可聞,於柔弱處,彰顯靡靡之音。
就在這時,火工頭陀遞給歐陽鋒一把西域鐵箏。
歐陽鋒接過鐵箏,盤膝而坐,將鐵箏置於身前。
歐陽鋒當然不可能就這麼坐在這裡聽黃藥師把《碧海潮生曲》奏完,就算自己不會出醜,又怎麼能顯示自己獲勝。
黃藥師嘴上說的客氣,但這就是比武,比武就必須分勝負。
歐陽鋒來華山之前,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鐵箏這麼有標記性的東西,自然隨身帶著,隻是開始沒有拿到山頂。
簫聲響起時,火工頭陀轉身離去,其他人隻當他抵禦不了簫聲,沒想到他轉眼之間就拿上來一把鐵箏。
看來歐陽鋒沒有隻守不攻的意思。
歐陽鋒拂動琴弦,錚錚錚地彈了起來。
箏誕生於戰國時代,在秦國很流行,所以又叫秦箏。
秦國以野蠻著稱,愛好的樂器也是充滿殺伐之音。秦箏的聲音高亢激越,最適合演奏征戰的音樂。
歐陽鋒的鐵箏更是淒厲難聽,有如鬼哭狼嚎,絲毫聽不出音樂的優美。
歐陽鋒的金剛指力把雙手練成銅皮鐵骨,他也不用義甲,直接就用手指撥動鐵弦。
黃藥師麵色凝重,腳踩八卦方位,邊走邊吹。簫聲忽高忽低,如煙波浩渺,極儘變幻,在金戈鐵馬的箏聲中,仍能清晰可聞。
歐陽鋒試了幾手,感覺出黃藥師這門功夫確實了不起,能將音樂和武功結合的天衣無縫,當今天下,也隻此一人。
歐陽鋒箏音一變,淒厲的殺氣,宛如實質,或刀、或劍、或矛、或戟,直衝黃藥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