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的貴族官員更是對這金字招牌趨之若鶩,畢竟對於這些沒落貴族來說這幾乎是他們唯一值得炫耀的資本了。
弗蘭茨也很懂底層邏輯,那些殖民地的官員也能得到好處。除此之外澳洲公司還組建了一支護礦隊,既可以維持當地的治安,也可以震懾一些宵小。
這些護礦隊有些是奧地利帝國的雇傭兵,有些則是南明的正規軍。雖說當地也有不少甚至讓英國殖民政府都頭疼的犯罪世家,但與真正的軍隊相比還是遜色很多。
弗蘭茨的目的是將整個南明遷移到澳大利亞,所以隻有礦業是遠遠不夠的。
農業和畜牧業也必須搞上,當地的殖民政府對此倒是十分歡迎,尤其是看到更多稅金和人口之後,他們就更沒意見了,畢竟這些指標可是政績。
澳洲的南明勞工已經從最初的兩萬人變成了近十萬人,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黃金流入奧地利帝國皇室的金庫,還有數不清的糧食、羊毛打著英國皇室的旗號銷往世界各地。
弗蘭茨得到了黃金和南明的土地,南明則得到了一個新世界,英國王室也因此越加富裕,並且恢複了其影響力。
真是一筆三方共贏的好買賣.
隻不過英國政府可就老遭罪了。
倫敦,金融城。
在公告發布的一個星期裡,英國政府和各大銀行都在悄悄地將白銀兌換成黃金。
但擊鼓傳花的遊戲終究有結束的時候,突然各大銀行不約而同地開始拋售白銀,虛假的價格很快便再也支撐不住。
隻一夜之間英國的貴金屬價格就成功與歐洲接軌,無數人因此而破產,泰晤士河裡的屍體又增加了。
財政大臣查爾斯·伍德和首相約翰·羅素卻一點都沒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因為隨著黃金價格的上漲,英國的經濟危機也會進一步加重。
歐羅巴貨幣同盟進行金本位改革之後,英國也必須跟進收購黃金,否則它就難以維持此時的貿易規模。
一旦貿易規模縮小,那麼英國的經濟會再進入寒冬。
不斷的惡性循環將會徹底毀了英國經濟,到時英國將不得不讓出自己的經濟霸權,甚至反過來被歐羅巴貨幣同盟收取鑄幣稅。
除開經濟問題,政治問題和軍事問題也讓約翰·羅素感到焦頭爛額。
從身旁的愛爾蘭島到世界另一端的澳大利亞,從美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在每一寸土地上英國人都寸步難行,很多問題甚至遲遲得不到解決已經成了國家的爛瘡。
美國、法國、俄國、奧地利、荷蘭、西班牙,每一個列強都對英國虎視眈眈,甚至就連那些本該任人宰割的土著也起來反抗英國。
同時國內的工人問題也在變得越來越複雜,那些泥腿子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明顯提高了不少。
英國王室也在恢複影響力,這對於英國政府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他們不得不和王室爭奪影響力,限製王室一直是英國政府的傳統。
像奧地利帝國那樣皇室向政府注資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在英國發生,在這個艱難的時刻約翰·羅素還不得不提防王室,甚至考慮該如何削弱王室。
約翰·羅素此時已經開始慎重地考慮起帕麥斯頓對自己的評價。
“難道自己真的不適合作為首相?”
溫莎城堡。
阿爾伯特親王難得地卸下渾身的重擔,享受起悠閒的午後時光,甚至還喝起了小酒。
細心的維多利亞女王自然不可能注意不到。
“親愛的,有什麼事情讓你這樣開心?又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發明嗎?”
維多利亞依稀記得上次阿爾伯特親王如此開心就是因為皇家海軍成功仿製了奧地利人的空艇,這也讓英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擁有空艇部隊的國家。
維多利亞夫婦決定等世界工業博覽會召開的時候再拿出來震驚世界,維多利亞甚至想過自己乘坐空艇登場,隻不過被相關人員以安全為由攔了下來。
開什麼玩笑!以此時空艇的安全係數,萬一女王直接墜機了,那笑話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