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十重,便可以在世俗王朝呼風喚雨,讓一國之君平等對待。
至於神通秘境的存在,更是正是踏上了修道之路,連皇帝都要恭敬有加,在仙魔妖各大宗門之中,都屬於真傳弟子,可開山立府,為一方小諸侯。
方家這一代中,便出了這樣一位人物,便是原著的女主角,方清雪。
踏入神通秘境的方清雪,根本不拿大離王朝皇帝的聖旨當回事,這件事讓方寒大為震驚。
再加上白海禪死前的諸般描述,讓他心裡對神通秘境充滿了敬畏與向往。
此刻,看到柴信居然淩空踏虛而至,本能地便認為這是一位神通秘境的大高手。
畢竟哪怕修煉到了肉身十重,輕功再如何卓絕,也最多就是蹬萍渡水,踏江而行。
唯有神通秘境以上的存在,才能誕生法力真元,施展出種種奇異神通,飛行隻是最基礎的體現。
以方寒如今的眼界,自然想象不到,柴信的實力遠非神通秘境可以比擬。
柴信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眉宇間似有好奇之色,緩緩道:“你近來得了天大奇遇,無論實力還是潛力,都遠非往日可比。”
他並不打算坑害方寒,畢竟對方是這方世界的氣運主角,甚至可以說是這裡的真正創造者,與之對抗並不明智。
再者說,方寒固然為人狠辣狡詐,人稱“方老魔”,但卻恩怨分明,重情重義,絕對是一個值得結交的人物。
實際上,他的性格與為人,倒是與柴信有些相似。
凡是在乎的人或事,都會拚命守護;不在乎的東西,無論存亡都毫不在意。
“前……前輩何出此言?我不過是方家一個奴仆,哪裡能有什麼奇遇?”
不愧是七竅玲瓏的方老魔,儘管仍處於“幼生期”,心機卻已然十分深沉。
哪怕他心中對神通秘境十分敬畏,卻仍未亂了方寸,觀其神色無比真實,換了旁人還真要被蒙騙過去。
“放心,不過是一枚九竅金丹,一幅殘破的蛟伏黃泉圖,還不值得我費儘心機去謀劃。”
柴信目光淡然,說的也是實話。
就算方寒不是永生之門器靈,以他的個性,也不至於無緣無故,去強搶一位剛開始修煉的萌新。
再者說,九竅金丹和蛟伏黃泉圖固然珍貴,在玄黃大世界都能掀起驚天波瀾,但對他而言,確實並無多少用處。
相比之下,他身上的麒麟神丹、白虎不死藥,還有離火神爐、弑神戟,哪個不比九竅金丹和蛟伏黃泉圖強上十倍,甚至是百倍?
但就這麼輕飄飄的一句話,落在方寒耳中,卻猶如驚雷炸響,汗毛都豎了起來。
“我得到九竅金丹和黃泉圖的事情,此人怎會知曉!不能慌,否則死得更可口……以這位前輩的實力,如欲對我不利,我也根本沒有反抗的可能,不如開誠布公,或能換取一線生機。”
不過,到底是方寒,迅速又冷靜了下去。
“前輩慧眼如炬,晚輩實力弱小,乍然得了奇遇,難免提心吊膽,怕人惦記,這才欺瞞……我願交出寶物,隻求前輩饒我性命!”
他是個懂得取舍,而且能當機立斷的人,說話間便解開衣袍,將纏在身上的蛟伏黃泉圖取下。
不是他不愛寶貝,而是知道隻要能活著,就還有機會,沒了性命,一切皆空!
見他這般舉動,柴信微微點頭,眼底不由閃過一抹欣賞之色。
一個馬仆,能有這般心性,確實很難得。
“不必如此,我既然說了不覬覦你的奇遇,又豈會食言而肥?好好收起來,這是屬於你的機緣。”
柴信擺擺手,甚至未曾多看一眼。
“今日來此,是算到你我之間有一段緣法。”
方寒慣善察言觀色,看出來柴信麵色坦蕩,頓時心中大定,而且這樣的人物,也沒必要與他耍心機,便將黃泉圖重新纏好,穿上衣衫。
做完這些之後,他恭敬地抱拳彎腰,說道:“請前輩賜教!”
“很好。”
柴信點點頭,一指點在其眉心,傳了一段信息過去。
這卻並不是任何功法秘術的秘籍,而是一段得自太玄門拙峰的“自然之道”之感悟。
道之感悟淩駕於一切神通秘術之上,諸天外界皆可觸類旁通,不會因世界的不同而有排斥。
按照後續的劇情發展,方寒將會修煉“五帝大魔神通”,也就是三千大道中的“大五行術”。
五帝大魔神通,包括青帝木皇功、赤帝火皇氣、白帝金皇斬、黑帝水皇拳、黃帝土皇道,全都與自然之道息息相關。
這些自然之道的感悟,對他往後修煉大五行術,會有不小的助益。
即便在當下,方寒也隻覺得許多以往在修煉的困惑之處豁然貫通,一條康莊大道顯於麵前,頭腦前所未有的清明與智慧。
甚至連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和諧樸拙,仿佛與周遭空間都契合了許多。
方寒是個聰明人,立刻明白這是奇遇之後又得奇遇,大喜之後趕忙下拜:“多謝前輩傳妙法,方寒願拜入門下,全心全意侍奉左右!”
短短幾個呼吸之間,這家夥就能從原先的心驚膽顫,轉變成打蛇隨棍上,要求拜師,著實是個人才。
現在的他,說到底隻是方家的一介奴仆,偷學武功不說,還得了方清雪都在尋覓的蛟伏黃泉圖。
縱然如今看似前程一片大好,實際上卻危機四伏,無論哪一樁事情泄露出去,都會立刻遭逢大難!
眼前突然出現這樣一位強者,實力至少在神通秘境,很可能背景更是雄厚,若能拜入門牆,自然也就不必擔心方家的威脅。
“哈哈哈!你這小子,還真是心思剔透!”
柴信一愣,隨即不由大笑。
他本是借此接觸方寒,讓造化神玉可以模擬其生命本源,方便自身轉化功力,並未想過過多在對方身上謀算。
畢竟,這永生世界機緣多的是,憑他對劇情的熟悉,自可以慢慢攫取。
此番傳遞方寒一些感悟,也算與之結下了善緣,將來不至於遭受其敵視,也就夠了。
不承想,這家夥居然機靈到了如此地步,當場就要拜師。
略微思忖之後,覺得倒也不錯,結下師徒名分,彼此之間倒是可以相互信任了。
以方寒在原著中表現的人品,倒不是那等欺師滅祖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