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心在柴信頭頂散發著柔和的光輝,隨著時間流逝在不斷縮小。
九天九夜之後,這顆精粹終於完全消失,儘數化作規則之力,融入了柴信的神魂之中!
其實這股力量非常龐大,一般的天位境巔峰強者,哪怕是已經領悟了部分世界之力,想要以一己之力將之完全吸納,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換而言之,這顆世界之心內部蘊藏的世界之力,足以讓六七位天位境巔峰的人物,踏入界王境。
若非如此,當日聖魔宗三傑和萬妖山二老,也不會那般果斷地就選擇聯手,想要將此物搶奪到手。
柴信能有這樣大的承受力,還要歸功於他凝聚了足足九十九種本命神通,而且每種皆是三千大道的堅韌元神!
本命符籙化為金丹,金丹又化作法相,最終凝練入元神,返璞歸真,圓融如意。
當那浩瀚如海的規則之力儘數融合以後,柴信猛地起身,動念之間離開離火神爐世界,到達外界的真實宇宙。
想要突破到界王境,便要將自身洞天開辟成小世界,這一點在神州世界都無法完成,更何況是在法寶世界裡。
“所有人為我護法,我將開辟體內世界!”
柴信傳出一道意念,離火神爐中的億萬生靈立刻領命,將法力連接成片,時刻準備催動這件絕品道器,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風險。
烏靈神皇則手提弑神戟,隱藏在虛空深處,全神貫注地警戒,已然蓄勢待發。
弑神戟經過近百年時間加速的祭煉,雖然仍未到達完滿的地步,但卻已然可以動用部分威能。
如今的它雖然仍無法媲美真正的仙器,但若能催發全部威能,足以碾壓一切絕品道器。
或許,可以稱之為“準仙器”。
界王境的烏靈神皇手持此器,足以抗衡長生八重混洞境的強者——當然還有個前提,便是對方並無準仙器以上的法寶。
“主君當真是深不可測,分明修為不高,實力卻足以鎮壓我,甚至連這樣的無上至寶都能擁有,若非親眼所見,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烏靈神皇輕撫手中漆黑的大戟,遙望遠處正在運轉規則之力,開辟自身世界的柴信,滿臉欽佩之色。
“這件至寶若是能祭煉完成,隻怕尋常仙器,都不是對手……就算是太一門的永恒神爐、群星門的混元無極圖,也都遠遠不及。”
他畢竟出身神族,眼界非尋常人物可以相比,以他的修為和地位,在族中倒也見識過仙器。
甚至當初神族浩劫之時,還曾親眼見過太一門的永恒神爐。
但與手中大戟隱藏的滔天威能相比,那永恒神爐似乎都頗有不及。
普通修士突破到界王境,開辟自身世界的過程,大約要持續十來天。
強一些的家夥,如烏靈神皇,則個把月。
這是實力差距導致的開辟出的世界大小、強度不同,越是強大的修士,開辟出的世界也就越大、越強,耗費的時間自然便越久。
像柴信這等元神比同階修士強悍千百倍,而且又吞噬了世界之心的存在,開辟的世界將超越大部分中千世界,達到隱約能與大千世界相比的程度。
“三個月?還是五個月?”
即便烏靈神皇見多識廣,卻也無法想象,這個過程要耗費多久。
直到整整七個月過去,柴信仍然在開辟世界的過程中,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猜測錯得有多離譜。
“好在到目前為止,主君開辟世界的動靜都不大,幾乎被完全掩蓋下去,否則恐怕已經有不少強者有所察覺了。”
烏靈神皇警惕地監視方圓數萬裡,精神始終高度緊繃。
突破境界的過程中,一般不怕偷襲,因為有天地規則之力籠罩,但柴信卻得罪了不一般的人——太一門。
太一門不僅有好幾位長生十重的強者,甚至還有一件神仙境界方能煉製的仙器。
若是他們察覺到異種,不惜代價前來襲殺,以長生十重真仙境強者的能力,足以擾亂天地法則的運轉,從而對柴信出手。
實際上,柴信對此已然有所防備,之所以始終並無波動傳出,是他以造化神玉和世界樹共同封鎖天機和空間。
否則以他突破的動靜,怎麼可能無人察覺?
哪怕是相隔好幾個大世界,都會有所感應!
終於,又是一個月過去,柴信終於開辟除了屬於自己的世界,邁入了長生七重界王境!
“這……這方世界何其廣大,何其堅固!”
烏靈神皇感受到方案傳遞而來的一角世界虛影,當即就震驚了。
他身為神族,可謂是天賦異稟,在同階之中堪稱鳳毛麟角。
但是他突破到界王境,所開辟出的世界,也不過方圓十二萬九千裡而已——須知,尋常界王境修士,初開辟的世界,往往隻有七八萬裡方圓!
烏靈神皇這樣的成績,已然足以成為萬中無一的天驕。
像是太一門的掌教混天道人,開辟出的世界,也不過堪堪達到十萬八千裡方圓。
但是,他們的體內世界和柴信的一比,簡直就是廣袤平原上的一片池塘!
柴信開辟出的體內世界,足有方圓九百九十九萬裡!
須知,尋常的中千世界,也不過就百萬餘裡方圓罷了,隻有他這體內世界的十分之一!
而且這還隻是剛開辟而已,隨著以後修為的提升,必定會超過千萬裡方圓。
一千萬裡方圓,便是大千世界的最低標準。
換言之,中千世界的極致,便是九百九十九萬裡方圓,這是天道定數,無可改變。
柴信剛開辟的體內世界能夠達到如此龐大的程度,其自身實力又該何等恐怖?
想到這裡,烏靈神皇忍不住流露出狂熱的神情,渾身都在顫抖,無比虔誠地拜倒在太空之中,高呼道:“我主天縱之姿,天上地下,無人能及!”
離火神爐之中,億萬生靈為之沸騰,如山呼海嘯般的稱頌,席卷整個小世界。
“苦等數十載,總算是不負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