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已不是久留之地。
離浙江太近。
謝晚道:“此計可行,吳安在福寧牽扯住於謙,將建寧和延平那邊的兵力抽調大部,隻餘少量兵力牽扯住朱永和建寧的敵軍,我們就能彙聚約莫六萬之數的大軍,對上朱見濟的兵力,有著絕對優勢,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們這邊,有機會朱見濟甕中捉鱉。”
朱遵惜看向朱祁鎮,“陛下以為何?”
朱祁鎮是誰?
大明戰神!
軍事能力那是沒得說,一聽謝晚如此分析,立即覺得有戲,畢竟己方兵力不少,而且還是沿海衛所的老卒,沒少和海賊倭寇打仗,戰力彪悍。
想了想,“如果能拿下朱見濟,那是最好!”
未親身經曆太廟之辱。
但不代表朱祁鎮感受不到朱見濟帶給他的恥辱,廟號堡,諡號武,僅僅是這兩個字,就讓朱祁鎮對朱見濟恨之入骨。
更彆提菜廟的事了。
朱遵惜見朱祁鎮也沒意見,立即對謝晚道:“去召七卿,大家一起商討一下,是選擇全線抵禦,還是集中兵力圍剿朱見濟,聽聽大家的意見。”
這是個選擇題。
前者,大家都沒有絕對的把握能打敗朝廷軍的這一次全線進攻。
後者,是一場豪賭。
如果要抽調大部分兵力去泉州,意味著放棄福寧、建寧和延平的防線,而朝廷所有官員都要隨軍去往泉州。
因為福州很可能失守。
儘管如此,若是抵達泉州到後不能迅速拿下朱見濟,依然是萬劫不複。
但要是迅速拿下朱見濟,一方麵有籌碼,另一方麵,延平、建寧和福寧的少量兵力死守,有機會保持城防不潰,則己方主力大軍還能迅速回師,在福州、建寧、福寧和延平重新建立防線。
沒過多久,除兵部尚書吳安外,七卿到齊。
一聽朱遵惜的策略,七卿又開始吵鬨起來,意見不一,有人堅持死守,也有人認為死守隻會被朝廷大軍鈍刀割肉,不如孤注一擲去泉州拿下太子朱見濟。
誰也不服誰。
最後還是傀儡皇帝朱祁鎮說了句:“咱們奉天靖難,結果響應者寥寥,遼東都司和四川那邊倒是有人響應,可瞬間被滅,現在就憑咱們的十萬大軍,要守福建,也行,那也應該把兵力彙聚起來,而不是將兵力分散到福寧、建寧、延平和泉州,打持久戰,我們毫無優勢。此時吳安在福寧牽製於謙,咱們聚集兵力,主動出擊任何一路的敵軍都有勝算,隻不過泉州那邊有個朱見濟而已。”
老天爺運氣不錯,在絕境之中,送了朱遵惜和自己一個翻盤的機會。
朱祁鎮覺得當下的禦敵策略有極大的不妥。
可惜。
製定打造防線戰略的是兵部尚書吳安,朱遵惜和七卿一致同意,自己這個傀儡皇帝說話沒人信,隻要一提軍事,這群烏合之眾就會隱晦的提及土木堡。
朱祁鎮被嗆得開不起腔。
所以才認為朱遵惜是眼高手低,根本沒把這群人擰成一股繩。
而且對局勢預判嚴重失誤。
以為拉著自己建立小朝廷,大明的地方都司、承宣布政司使就會有人起兵響應,結果一廂情願,連最喜歡造反的湖廣和四川,都沒有大動靜。
而且朱遵惜高看了建文餘孽自身。
雖然有錢……幾十年海外走私下來,建文餘孽隻怕比唐王朱瓊炟還有錢!
但是用錢籠聚起來的軍隊有什麼凝聚力?
奔著錢來的官員,又有什麼能力,談什麼忠心?
但是……
一旦擊潰泉州方向的敵軍,拿下太子朱見濟,局勢將不一樣。
勝利能催人心向齊!
甚至說不準湖廣、江西等地一看福建大捷,殲滅數萬團營,又俘虜了當朝太子,就會知道大明已經是強弩之末。
搞不好會有人起兵響應,那就真有機會逐鹿天下了!
泉州之戰,將是第二個土木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