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小朝會上,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後,內閣那邊才揣摩聖意,把陳獻章的折子遞到乾清殿——否則很可能永遠留中了。
朱見濟看完章折後,越發有重用陳獻章的心思。
陳獻章確實有才。
但大明有才的人多了去了。
內閣首輔商輅還是狀元,朝堂中樞任職的一甲進士也不少,自己把寧王朱奠培和唐王朱瓊炟留在京畿大半年,這些讀書人應該猜出了自己的意圖。
但沒一個人上章折說事。
因為都怕。
都不敢得罪整個朱家宗室。
另一個……
他們也不敢胡亂揣摩文華殿這邊的想法。
但陳獻章敢!
有膽量,有氣魄,有擔當,有才華,這樣的人,隻要有人品,朱見濟就願意重用。
所以看完章折後,立即讓戴義去著人宣召陳獻章東宮覲見。
在等待陳獻章前來的空閒中,朱見濟又看了看陳獻章那篇文采卓然的章折,然後忽然發現個問題——文章寫得好,可讀起來也很費力。
原因是什麼?
一方麵,是繁體字。
還有一個原因:標點符號!
明朝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標點符號體係,倒是有句讀符號,不過還是比較複雜,所以在封建時代,讀書有個說法叫“識文斷句”。
斷句,也是一個讀書人的文化功底。
朱見濟當即有了想法。
既然陳獻章站出來了,那就讓他給大明的讀書人放一道炸雷!
進行教育改革罷。
兩個操作,第一個操作是繁體字簡化。
所以需要搞一本新華字典來取代當下所用的韻書。
第二個操作就是標點符號的完善和係統化。
這些操作,讓陳獻章一個人肯定搞不了,需要自己給他個方向,或者說,需要自己拿出方案,讓陳獻章去落實。
繁體簡化,是個大工程。
但標點符號的係統化,則要簡單一些。
陳獻章到文華殿時,朱見濟已經絞儘腦汁的把所有標點符號都給寫了下來,等陳獻章一到,朱見濟直奔主題,“你上奏說的削剝藩王俸祿,賦稅改歸朝廷的舉措,孤打算把章折壓下來,留中不發。”
陳獻章一臉失望。
朱見濟繼續道:“此事不用愛卿操心,會有人來當這柄劍的,愛卿的才華,不應該浪費在這些瑣碎事務上麵。”
陳獻章大感意外。
殿下這是……
在保護他?!
但作為臣子,陳獻章認為為了國家的未來,就應該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現在不解決藩王的負擔,以後遲早拖垮大明。
剛想說什麼,被朱見濟打斷:“孤知道你的一片忠誠,但此事孤已經安排好了,你就不要再擔憂此事,孤這邊還有一個重任要交給你。”
陳獻章立即行禮,“微臣唯有鞠躬儘瘁!”
朱見濟笑道:“沒那麼嚴重,這個重任其實也是你最擅長的,一旦做好了,將來你陳獻章的名字,很可能和孤、陛下、於少保、朱永、趙輔等人的名字一起,留名青史。”
陳獻章一臉疑惑。
什麼事情?
能讓一個在朝堂不顯山露水的國子監司業名垂青史?
朱見濟拿出一張宣紙,遞給陳獻章,“兩件事,一個是將現在的字體簡化,重新編寫一本韻書,並全國推廣,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讚新的標點符號體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