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一晃而過,時間來到了8月3號下午。
從一號下午開始,實驗室眾人完全投入到三模型驗證實驗數據的整理、分析中。
這兩天,眾人除了睡覺和吃飯,就待在實驗室。
當然,收獲還是非常大的。
短短的兩天時間,完成了三模型的數據分析,不僅寫出了證實重光子存在的論文初稿,還證實、完善了qg雙原子振動技術。
研究中心辦公室。
蘇哲、範曉明、包正義圍坐在圓桌旁,三人在給證實重光子的論文做最後的定稿。
“老板!蘇哲!論文的正文我已經檢查了,中、英文版的都沒啥問題,現在我們要給這篇論文取一個高大上的標題。”範曉明一邊操作著麵前的筆記本電腦,一邊微笑的說。
“高大上的標題……蘇哲!你來取吧!”包正義想了想說。
“對!蘇哲你來取。”範曉明一臉期待的看著蘇哲。
“好!我想想。”蘇哲想了一會兒,說,“標題為《重光子的實驗尋找及證實》。”
“這一點都不……好吧!這名字樸實直接。”範曉明笑著,“論文通訊作者是蘇哲,我們三並列第一作者,實驗室的三十名科研人員並列第二作者,單位是上嶺大學光學鏡頭研究中心,個人介紹……”
範曉明一邊確定著這些信息,一邊將這些信息寫進論文中。
半個小時後,蘇哲三人完成了論文《重光子的實驗尋找及證實》的定稿。
“蘇哲!論文《重光子的實驗尋找及證實》完成,你寫的論文《論電磁波對原子的操縱》到了該發表的時間了。”範曉明提醒。
蘇哲點點頭,有些糾結的說:“我在想我是投《自然》,還是投《科學》?不知道選那個好。”
“糾結啥!看我的。”範曉明說著從a4紙上撕下四張一樣大小的小紙片,兩張寫a,兩張寫b,疊好後,握在手心搖了搖,最後撒在了圓桌上。
“選吧!選到a就投《自然》,選到b就投《科學》。”範曉明笑著。
蘇哲看著圓桌上四個疊好的小紙片,他從四個中選了一個,打開一看,笑著說:“是b!”
“哎!看來還是便宜了《科學》期刊了,我希望你抽a的。”範曉明感歎。
“怎麼?你對《科學》有意見。”蘇哲站了起來,坐到他的辦公位上,打開辦公電腦。
範曉明和包正義兩人拖著椅子跟了過來。
“恩!有點意見。”範曉明點頭。
“能沒有意見嗎!被連續退稿三次。”包正義笑著說。
範曉明有些尷尬,問道:“蘇哲!你打算用什麼方式投稿,是用郵件的方式,還是網上投稿的方式?”
“有什麼差彆嗎?”蘇哲笑著問。
“有!網上投稿速度快,而且稿件不會丟失,且現在網上投稿是主要的投稿方式,郵件投稿成為了備選。”範曉明解釋。
“那就網上投稿唄!”蘇哲笑著打開了《科學》期刊的官方網站,仔細看了一下說,“先要注冊賬號,之後才能投稿,感覺挺麻煩的。”
說歸說,還是按著要求來,先注冊賬號。
在注冊賬號的時候遇到了麻煩,不知道單位和聯係地址怎麼寫。
他還沒去陵州理工大學報到,寫陵州理工大學不合適。
寫上嶺大學或者上嶺大學光學鏡頭研究中心也不合適,畢竟他的關係不在這。
“蘇哲!你糾結個啥!直接寫南門一中不就得了,單位和聯係地址都寫南門一中,等你開學報到後再改過來就行了。”範曉明看著猶猶豫豫的蘇哲,連忙提醒。
“可以!”
蘇哲填好單位和聯係地址後,填了自己的手機號以及企鵝郵箱。
“蘇哲!等開學後你申請一個學校的專用郵箱,像企鵝郵箱這些公共郵箱沒啥辨認度。”範曉明解釋。
“額!知道了。”蘇哲點頭。
注冊完成後,等了一會兒,他的手機響了。
他的企鵝郵箱收到了郵件回執,提醒他注冊成功。
打開登陸界麵,輸入賬號、密碼,確定後進入了登陸界麵。
接著就是投稿了。
先是選好投稿的類型。
接著就是按部就班的輸入論文的各個主要部分,如題目、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圖表等等。
通訊作者、第一作者都是他自己,單位寫的是上嶺大學光學鏡頭研究中心。
且明確提了,論文在國家預印本服務係統上發了預印本。
在填寫這些的時候,好在旁邊有兩個老手,讓他自己一個人填寫要浪費不少時間。
畢竟很多部分都有著相關的要求。
做完這些,蘇哲三人又檢查了幾遍,在確定無誤後,蘇哲點擊了投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