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明介紹完塔木戈壁的交通規劃後,接著講解了塔木戈壁工業產業的布局。
其主要包括原材料工業和加工工業兩大門類,不過采掘工業也會涉及到。
“現階段,我們主要圍繞的是電動汽車,首先要實現的是電動汽車全產業鏈的產業布局,完成後再拓展到所有工業門類,我們……”郭子明看著大屏幕解說著。
從大屏幕中的畫麵可以看到,其各類產業的布局規劃圖。
不過很多地方標注的很模糊很籠統,但有些地方標的很確定,如鋰硫電池自動化工廠、電動汽車自動化組裝工廠、超級強子對撞機綜合體計劃和太空門戶計劃預留地。
“這裡我要說一下,鋰硫電池自動化工廠和電動汽車自動化組裝工廠基礎建設已經完成,現在正在緊鑼密鼓的安裝相關的設備,我估計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生產出鋰硫電池和電動汽車了。”郭子明微笑的說著。
他作為建築學院的院長,這幾個月可以說及快樂又痛苦。
快樂的是他們建築學院主導著塔木戈壁的開發和建設,學院的老師、學生能夠參與到其中,而他帶領著這些老師、學生。
其重要性不必多說。
痛苦的是這幾個月中,他以及學院的其他老師、學生要不斷的學習建築之外的知識。
如了解各個產業,學習工科相關的基礎知識,統籌規劃塔木戈壁的相關戰略。
不了解這些,如何做好塔木戈壁的開發和建設,如何保證塔木戈壁的長久不衰。
就如校長徐正平說的,塔木戈壁麵對的是人類的太空時代。
聽到很快就能生產出鋰硫電池和電動汽車,大教室中響起了鼓掌聲。
“那個,大家不要搞錯了重點。”郭子明說著,“我們建造鋰硫電池自動化工廠和電動汽車自動化組裝工廠其目的不是為了生產鋰硫電池和電動汽車,而是研究和優化相關的技術,從而提高生產力……我們不能忘記了我們的初衷。”
眾人齊齊點頭的同時,鼓掌聲更加的激烈了。
大家都知道,建造超級工廠的初衷是研製和優化技術和培養相關的人才。
而不是單純的生產工業品。
“大家看大屏幕中心的位置。”郭子明指著大屏幕說,“塔木戈壁中心方圓五十公裡的區域將會劃給九天研究中心使用,按照九天研究中心規劃,在這個區域的地下建超級強子對撞機綜合體,地麵建太空基地,或者叫太空門戶……”
……
時間來到了晚上九點,郭子明簡要的介紹結束了,眾人對塔木戈壁的開發和建設有了初步的了解。
隨後,組團來參觀塔木戈壁開發和建設的三百多號人開始選擇參觀的方式。
可以跟著大參觀團一起參觀,也可以幾人組成小的參觀團參觀。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一商量,決定不跟著大參觀團一起。
將由蘇哲、範曉明、左大軍、五名助理一共八人組成小的參觀團,而這個小的參觀團將由建築學院院長郭子明的學生周大史帶隊。
確定後,這九人商量了接下來三天的參觀路線。
商量好後,眾人都散了。
蘇哲、徐正平等人坐著巡邏車前往臨時住處。
巡邏車上,徐正平看著蘇哲和範曉明兩人笑著問:“我聽說你們已經對超級強子對撞機綜合體計劃立項了,你們這是準備開始建造了?”
“是的!”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齊齊點頭。
“不僅僅是超級強子對撞機綜合體計劃,太空門戶計劃也立項了。”範曉明肯定的說。
“你們……立項這麼大事你們就不好好慶祝一下啥的?”徐正平笑著說。
“慶祝!沒必要了。”範曉明說著,“隻要大老板蘇哲同意,我們就能立項,要不要慶祝無所謂的。”
“也是!”徐正平笑著點頭,“你們有錢有人才,的確不用在乎這些,隻要做你們想做的事就好。”
“我們能這樣多虧了學校的支持。”蘇哲感激的說。
“對你們的支持是學校應該做的。”徐正平肯定的說,“不過我還是有些擔心後期資金的問題,畢竟超級工廠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就學校手中的兩千多億是遠遠不夠的。”
“校長!不用擔心這些,我們可以用技術來換取資金。”範曉明解釋說,“如我們在建造鋰硫電池自動化工廠和電動汽車自動化組裝工廠研製出來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用技術和解決方案來掙錢。”
“這……”徐正平想了想說,“我擔心相關的企業會抵製我們,不接受我們提供的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畢竟這樣會分走他們大量的利潤。”
“不接受!”範曉明狠狠的說,“真不接受的話,那我們就自己乾,到時候他們一樣會倒閉。”
“聰明人都不會這麼選,就像鋰硫電池技術授權一樣。”蘇哲笑著說,“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要是超級工廠真的實現了,再加上光柱工程的建造,社會的經濟結構肯定會發生改變。”
“幾乎無儘的能源,全自動化的超級工廠……社會的經濟結構改變是肯定的,不過沒啥好擔心的。”範曉明笑著。
“我不是擔心,我是想那一天早日到來。”蘇哲微笑著,“到那時,人們就不用為物質奔波了,就拿我們這些科研工作者來說,就能實現科研自由了,再也不用擔心科研經費問題而耽誤科研項目,那時,科學技術肯定會迎來爆發式的發展。”
“這不好說啊!”範曉明搖著頭,“人一旦滿足了物質要求,就會失去動力,我想那時候很多人就躺平了。”
“恩!有可能,但……”蘇哲解釋著。
“……”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人類在滿足物質需求後會如何。
說著說著,兩人的意見總是不同。
徐正平見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連忙說:“現在說這些沒啥意義,畢竟我們都是以現有的感知去判斷,也沒必要為將來的人類擔心,我們還是先實現這個目標再說。”
“對!沒發生的有著太多的可能。”範曉明笑著,“隻要實現光柱工程和超級工廠,能源和製造的問題就解決了,也就能夠滿足全人類的物質需求了。”
“恩!差不多!”徐正平點頭。
範曉明笑笑,看著蘇哲問:“這個過程五十年能夠完成嗎?我才二十多,我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一幕嗎?”
聽範曉明這麼問,坐在巡邏車上的幾人紛紛看向了蘇哲。
蘇哲見大家看著他,他想了想說:“其實吧!超級工廠不是重點,隻要我們有了幾乎無限的能源,就能滿足人類的全部物質需求。”
範曉明幾人想了想,紛紛點頭。
“我們隻要完成光柱工程的部分建造就能實現。”蘇哲笑著,“所以說,滿足全人類的物質需求不需要五十年,順利的話十幾二十年就能完成,運氣好的話,幾年時間就能完成。”
“這……真的!”徐正平有些興奮的說。
“真的!”蘇哲解釋,“相關的技術在逐漸的成熟,我估計隻要太空運載的技術有所突破,我們就能迎來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