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三人離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直線距離是十公裡。
三人調整好姿態,將太空服的翅膀正對著太空太陽能發電站,之後三人停了太空服的所有動力。
這時候,一道直徑三米的藍色光束照射在蘇哲所在的翅膀上,接著是範曉明,最後才是左大軍。
也就一分鐘不到的時間,三人太空服的能源補滿了。
“走!我們到處逛逛!”
說完,左大軍動了,向太空太陽能發電站飛去。
範曉明問:“大軍!真人和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有啥不同?”
“啊!”左大軍說,“不同的多了,遠程控製就像玩遊戲,隻能看到和聽到,真人就不用了,能看到能聽到,還能感受的,失重的狀態,飛行時的感受,特彆是加速的那一瞬間,太刺激了。”
“大軍彆說了,再說我都想嘗試了。”範曉明說道。
“沒事!我想我們很快就能真人嘗試了。”蘇哲直言。
三人轉了一大圈,中途還補充了一次能源,最後又回到了同步軌道。
“大軍!你出來吧!”範曉明說道。
“大軍!你搞慢點!”蘇哲提醒。
“好!”左大軍說。
左大軍所在的裝甲型太空服的胸前和頭部緩緩地打開,穿著室內太空服的左大軍從裝甲型太空服中爬了出來。
“大軍!身體感覺如何?”範曉明問。
“好的不能再好!就是不能接力,有點不自在。”左大軍不能自控的往一個方向緩緩地飄去。
“大軍!五分鐘時間太長,就活動三分鐘,畢竟室內太空服不能攔截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和高能射線,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蘇哲提醒。
“好!我聽你的!”左大軍說,“我聽說西北核工業研究所對攔截高能粒子和高能射線的材料研製取得的重大的突破,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很快就能用上這種材料了。”
“差不多!”蘇哲說。
“來!來!我們拍一個視頻!”左大軍說道。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一左一右的見穿著室內太空服的左大軍夾在中間。
他們的背景是太空太陽能發電站,麵前是左大軍脫下來的裝甲型太空服。
三人對著裝甲型太空服揮手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陵州理工大學的左大軍,很高興能夠在同步軌道上和大家打招呼,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希望所有學子都能考入理想中的大學,我……”
二十幾秒的視頻拍攝結束後,左大軍重新穿上了裝甲型太空服。
“大軍!視頻傳回控製大廳沒有?”範曉明問。
“傳過了!”左大軍回答。
“好!那我們現在返回。”範曉明說。
三人脫離同步軌道,向光束通道飛去。
進人光束通道後,還和之前一樣,左大軍麵朝著飛行的方向。
一切準備好後,三人的速度開始增加了,不過增加的不快。
“要我說啊!人身體的局限性很大,加速度快了就受不了,不管是航天飛機還是其他,需要長時間的加速和減速。”範曉明說,“這一點,人形仿生機器人就能克服,要是腦機結合技術突破了,能用意識直接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那和真人的體驗就差不多了,且比人在太空中更有優勢,不需要氧氣、也沒有三急,有能源就行。”
“恩!這我承認,但腦機結合的技術什麼時候有還不好說,信號的延遲也是一個問題,這就要保證人不能離得太遠。”左大軍說。
“是這樣的。”蘇哲說,“不過,人形仿生機器人是個很好的發展方向,可以代替人在太空中完成危險的任務。”
這時候,包奇正的聲音在公共頻道中響起,“我們就是這麼想的,相對人類脆弱的身體,那怕向科幻小說中寫的那樣,改造人的身體,使其變得強大,可那時候,被各種魔改的人還算人嘛!還不如發展人形仿生機器人,人遠程控製,要是腦機結合的技術有了,人的意識相當於進入了人形仿生機器人,要是再解決了光速限製,或者搞出超距離瞬時信息傳輸技術,那人形仿生機器人將會成為主流。”
“對!對!”左大軍說。
“真要這樣就好了,那我就可以躺在家裡控製著人形仿生機器人滿宇宙的逛了。”範曉明數道。
“慢慢來,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說不定就能實現。”蘇哲說,“超距離瞬時信息傳輸技術不好說,用意識直接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四人在公共頻道中討論一會兒,包奇正說:“能不能測試一下人形仿生機器人的加速度極限,在地麵沒有這樣的測試條件。”
“是的!我們也要這樣的數據。”左大軍說。
“這……好吧!這測試交給我。”範曉明說道。
接下來,蘇哲陪著左大軍慢慢的加速,而範曉明控製著人形仿生機器人開始加速。
其加速度從兩個g直接跳到了十個g。
二十個g、三十個g……
沒一會兒,加速度乾到了一百個g冒頭。
就這,是因為到了裝甲型太空服的動力極限。
這是啥概念,一秒鐘,其速度增加一公裡每秒。
沒一會兒,範曉明的速度就乾到了一百公裡每秒,而下降的高度已經超過了一萬公裡,再有一萬五千公裡的高度就到地麵了。
而這個過程隻用了短短的三分鐘多點。
看著還在不斷增加的速度,嚇的蘇哲、左大軍、包奇正在公共頻道中大喊。
控製大廳中,眾人的心都懸了起來。
要是這個趨勢下去,其來到高度一百公裡的時候,速度將會達到一百五十公裡每秒,相當於四百四十馬赫。
落到地麵是沒有可能了,剛進入稍微稠密點的大氣層就會被撞的渣渣都不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