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麼先見之明,隻是科幻小說看的多罷了。”包奇正尷尬的笑笑。
遊戲艙和遠程控製人形放生機器人的結合和不是他的原創。
科幻小說中已經寫成了套路了。
就算之後的虛擬宇宙。元宇宙啥的,科幻小說中就時常提起。
“不能這麼說,想到和真正實行是不一樣的。”範曉明說。
“科幻小說都是公開的,你能第一時間想到,且能夠實施,那就是你們的前瞻性。”蘇哲認真的說,“就比如現在的光束通道,其實就是借鑒了太空電梯的想法,當然了,科幻小說中天馬行空的想法,不少是有著啟發性的,有時間的時候是可以看看的。”
太空電梯其根本思路就是線纜不斷的給電梯提高能源和向上的力。
光束通道和現在的飛碟是同一個道理。
現有的飛碟,由於其攜帶能源的問題,其無法進行長時間的飛行。
隻能通過光束通道源源不斷的提供能量。
其和太空電梯的本質是一樣的。
不過,等到第六代核電站小型化成功後,也就能夠造出直接飛出地球的飛碟了。
就目前,這種使用核能的飛碟正在研究中,差的就是第六代核電站的小型化了。
話說回來,就算這種核能飛碟研製成功了,也不能取代現如今通過光束通道飛行的飛碟。
畢竟後者有著太多的優勢,是前者沒法比的。
“是的!是的!我很多想法都是看科幻小說獲得的。”左大軍連忙點頭,“不過現在覺得鋼鐵俠的戰甲有些雞肋了,我們現在是能造出來了,我說的是第三代戰甲,但一個加速,很可能就將裡麵的人送走了。”
說實話,一開始他就是衝著造鋼鐵俠戰甲去的。
可造出裝甲型太空服後,他就有了深刻的體會。
裝甲型太空服的主發動機推力要做限製,不然能將太空服中的人直接送走。
就第一代裝甲型太空服,其重力加速度能夠在三秒類達到一百個g,如此強大的加速度誰承受的了。
不得已隻能限製主發動機的推力輸出。
主發動機推力都被限製了,戰甲也就失去了主要的優勢,機動性。
就這還搞個錘子,飛在空中那就是妥妥的靶子。
說實話,就是戰甲不被限製推力,人也能承受一百g的加速的,在地空一體的ss防禦係統麵前,一樣是渣渣。
綜合一下,他也就沒有了搞鋼鐵俠戰甲的興致了。
同樣的,戰鬥機甲也有著同樣的問題。
在他看來,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戰甲,機甲這些就是雞肋。
有了這樣的想法,他把重心放在了太空服和工程機甲上,至於戰鬥機甲順帶著研究,戰甲就沒必要搞了。
“你說的對!鋼鐵俠的戰甲的的確確很雞肋,電影中看看就行了,拿到現實中來就不理智了。”範曉明笑著說。
科幻電影嘛!沒必要有著那麼多的講究,說的過去就行。
可現實不是科幻電影。
就人類這樣脆弱的身體,無法駕馭加速度超大的裝備。
有人參與的裝備隻會限製裝備的性能。
如裝甲型太空服、機甲、戰機、飛碟等等。
就拿飛碟來說,載人的藍雀號飛船在載人的情況下,正常的加速度不會超過一點二個g,特殊情況下也不會超過兩個g。
之所以這樣,就是考慮到了承載人員的安全。
而載貨的白鵝號飛碟和黑雕號飛碟,其正常情況下的加速度是一百個g,急一點能到一百五十個g。
加速度如此懸殊,怎麼比。
“的確是這樣的。”蘇哲看著左大軍說,“你們對機甲的定位是對的,戰鬥機甲使用的場景不多,像工程機甲這樣的民用用途那就廣闊了。”
包奇正笑著點頭,說道:“不管是戰鬥還是應用,從一開始我們就不看好機甲,遠程控製機器人才是真確之路。”
他們計算機學院在一開始立項的時候就做了充分的論證。
直接否決了機甲這個方案,選擇了遠程控製機器人這個方案。
“你們……”左大軍看著包奇正很不服氣。
包奇正尷尬的笑笑,說道:“遠程控製機器人這個方案是好,但有著兩個難點限製了這個方案,其一是遊戲艙和人之間信息的交互,使其無法精細的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其二是信息傳遞的延遲,近距離的還好,遠點就不行了。”
人通過遊戲艙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
這其中,人通過看到的聽到的信息反饋,用戴在手上的手套去控製。
采用這種方式,很難做到精細化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
再就是遊戲艙和人形仿生機器人之間的信息傳遞。
兩者之間的距離不宜太遠。
也就這兩點,製約著遠程控製仿生機器人的使用。
這兩個問題隨便解決一個,其使用範圍會進一步加大。
“包同學!你是不是要說腦機結合技術和信息瞬時傳輸技術?”範曉明笑著問。
在包奇正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就猜到包奇正在想什麼了。
說實話,現在的遊戲艙不夠完美。
信息的反饋還是依靠眼睛和耳朵,控製信息的輸出靠的是雙手。
說到底遊戲艙和電腦兩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彆。
最為理想的就是腦機結合技術,這樣一來,人形仿生機器人的反饋和控製信息就能和人腦直接交互。
這時候,人就能精細的去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了,人所能做的事,人形仿生機器人也就能做了。
再就是信息瞬時傳輸技術。
相對來說,這個技術比起腦機結合技術更加的重要,其重要性也是劃時代的。
前者有了,最多就是人形仿生機器人如人一般無二。
後者有了,那人類就能無限製的去探索深空了。
包奇正連忙點頭,笑著說:“不瞞你們,這兩項技術我們組建了多個科研團隊在研究,另外,其他高校、研究所等相關單位也有著同樣的項目,可到目前為止,也就腦機結合技術有了一點點進展,而信息瞬時傳輸技術完全沒有頭緒。”
現在,他們計算機學院不差錢,對這兩項技術的研究自然也舍得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