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對那些小行星殘骸的打擊過程是這樣的。
ss防禦係統先是對殘骸的軌跡進行探測,在確定後對小行星殘骸進行打擊。
接著對被打擊的小行星殘骸產生的殘骸進行探測,再進行打擊。
如此往複,知道小行星的殘骸達到要求。
現在就不一樣了。
在對小行星殘骸進行打擊前,就對其被打擊產生的殘骸進行預判,接著實施打擊。
“我說了,原來是這麼回事,現在看這種模式的效果非常的好。”左大軍想了想說,“這種模式效率是高,但需要的算力可不少,當然了,需要的算力對我們來說不算啥。”
包奇正點點頭說:“這點算力真就不算啥了,畢竟我們有了光子芯片,再加上光柱工程提供的能源,我們也算是實現了算力自由了,不然也沒法支持現在的虛擬宇宙和虛擬現實。”
不管是太空時代還是虛擬時代,背後需要的是算力的支持。
如果沒有算力的支持,那就是小馬拉大車。
範曉明笑笑說:“恩!是的……不過不管是什麼模式,其根本還是硬件上的強大,不管是半年前還是我們現在看到了,其結果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後者的效率更高,但我們也要注意到,這是硬件上的提升才能做到這一步,這些是光柱工程和相關計算設備在後麵的支持,再有就是ss防禦係統本身設施的更新迭代,也就這半年的時間,相關的設備已經迭代了三次了,就月球背後的大家夥,直徑達到五百米的死光,看著就瘮人。”
剛剛那幾道從同一個方向而來的巨型光束就是從月球背麵發射的,這玩意威力大的嚇人。
其就做過測試,在最高功率的情況下,隻要瞬間就能讓直徑三百米的小行星氣化。
徐正平點頭說:“這是實話,現在的硬件比起半年前要好的太多,再有,現在的數量也比半年前多。不會話說回來,現在的ss防禦係統還有著不小的缺陷,特彆是其探測能力,其穿透性還是比較差的,隻要有東西遮擋,或者是洞穴這類的,就很難探測到了,再有就是無法探測到物質的內部。”
現在的ss防禦係統的探測能力是夠強大的,但也是有限的。
其穿透性差帶來的後果是在太空中能夠很好的發揮作用,對天體表麵的探測有著很好的效果。
就比如對地球表麵的探測,那怕地表的一隻螞蟻也是能夠探測的一清二楚,要是螞蟻被什麼東西遮擋住了,要是遮擋的角度不是太過刁鑽,還是能夠探測到一二的。
要是螞蟻進入了地下蟻穴,那ss防禦係統就無能為力了。
說著,幾人看向了蘇哲。
蘇哲笑了笑說:“不要急,等把中微子搞清楚了,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左大軍點點頭說:“等有了中微子探測器,ss防禦係統就厲害了,在其覆蓋的範圍內,啥都能夠探測到,這時候是不是就沒有秘密可言了。”
範曉明說道:“技術有了,怎麼用就看我們自己了,技術本就是一把雙刃劍,好壞要看我們怎麼用了。”
“那個,我們不要總往不好的地方想,多想想正麵的。”包奇正說,“就好比現在的ss防禦係統,半年前要是沒有這個,地球上的人類估計已經成為曆史了,就現在的ss防禦係統,要是用來摧毀地球,那也隻是時間問題,再說了,我們也做了全麵的防禦措施。”
對於ss防禦係統這樣的大殺器,是有著多重的防備措施的。
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不說防著有心人,一樣要防著以後可能出現的強人工智能。
要是沒有全麵的防備,ss防禦係統一旦被強人工智能掌控了,那就是人類的災難。
就現在的ss防禦係統,地球地表和地球外的是有著很大的差彆。
探測係統都差不多,可攻擊係統其差彆就大了。
地表的攻擊係統中的死光和地球外的死光就有著很大的卻彆。
前者和光束通道一樣是可以穿過大氣層的,在穿過大氣層的過程中隻會消耗極少了能量。
後者則不同,在穿過地球大氣層的時候會消耗絕大部分的能量。
至於那些無視大氣層,就好比月球背麵那直徑達到五百米的大家夥,裝備的時候那就更加謹慎了,其隻能安裝在月球的背麵,其正麵是禁止裝備的。
這樣一來,地球能夠接住地球外第一波死光的攻擊,給了地表上ss防禦係統的反應時間。
不管是用內置的摧毀手段癱瘓地球外的ss防禦係統的分係統,還是硬打擊都有了反應的時間。
徐正平點點頭說:“是這個理,技術好壞要看我們怎麼使用……到時間了,對剩下的這顆小行星殘骸的打擊開始了。”
這時候,五人麵前也就剩下了一杯茶了,其他的都消失不見了。
打擊這顆小行星殘骸的套路和之前的那顆小行星殘骸的套路是一樣的。
先是從月球方向來到幾道巨型光束,接著是那些直徑不一的光束。
也就一會兒功夫,五人麵前的小行星殘骸啥也就沒有剩下了。
左大軍大手一揮,五人麵前出現了兩次打擊的畫麵,“這……動用的設施是一樣的,可這第二次的效率比起第一次整整快了一倍。”
他算是發現了,雖說兩次的套路是一樣的,可這效率可有著很大的差彆。
後者隻用了前者一半的時間,關鍵的是所使用的設施是差不多的。
徐正平輕咳一聲說:“這很正常的,ss防禦係統的背後可是有著好幾個龐大的科研團隊,這些人可不是吃乾飯的,能取得這樣的成果那是再正常不過的。”
要知道,ss防禦係統背後可是有著多個獨立的科研團隊。
要真的就是簡單的測試,也就沒有必要同樣的套路來兩次了。
包奇正點點頭說:“這樣的結果隻能說還不錯,要是讓我們計算機學院的科研團隊接手,我們會比這些人做的更好,怎麼說了,讓我們來做,同樣的設備,同樣的使用能源,我們的效率在第二次的基礎上還能提高一倍。”
左大軍有些不信,先是看向範曉明,見範曉明點頭後又看向了蘇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