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這個原因,出現了兩種情況。
一方麵像過去那些為了生活為了生存而拚搏的情況幾乎沒有了,更多的是過著自己的生活。
一方麵就是大家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這時候大家開始追求自己的興趣,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這樣的情況出現後,願意移民的人也就少了。
之所以這樣,還是因為這一代人的慣性思維,求的是安穩的生活。
再有就是,隨著太陽係的開發,人口的缺口那是越來越大。
相關部門已經在研究通過人工子宮技術來大量增加人口的方案了。
按照相關的研究,依靠人口的自然增加是跟不上人類發展的步伐的。
如果不解決人口的問題,那隻能放緩發展的步伐。
“恩!這是實話。”左大軍說,“以前可能還會為了房子、錢啥的,為了更好的生活移民去月球去火星,現在隻要有工作,房子、錢啥的都有了,在地球就過上富裕的生活,誰沒事還喜歡折騰,說真的,我們這一代人很多人都是不願意折騰的,最多也就去旅遊一下,或者短期的駐留,我看還是要靠我們的下一代,也許我們下一代更喜歡折騰。”
一年前,絕大多數人還在為了房子、票子啥的奮鬥著,為的就是和家人過上富裕的生活。
那時候,要是說移民月球、火星就能給房給車給存款,那會有大把大把的人排隊要去。
可一年後的今天,大家隨便工作一下,房子、車子、錢啥都有了,輕輕鬆鬆就能過上富裕的生活,這時候誰還願意去折騰,每天躺在家不香。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生活過的最安逸最舒服的還是那些在農村有房有地的人。
一年前想要在城裡買套房子,那是千難萬難。
可現在,過去的城市已經沒落了,現在在城市生活的也就是那些原住民了,在農村有房有地的都回到了農村。
徐正平點頭說:“可能真的要靠我們的下一代了,我們這些人更多願意留在地球,留在太陽係,下一代可能就不同了,在我們眼中,地球是我們的家,積極一些的會認為是太陽係是我們的家,可下一代,或者說新生代就不同了,他們認為他們的家是銀河係,甚至是宇宙,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像我們這樣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小魚塘養不住大魚,像我們這樣能夠著眼銀河係就不錯了。”左大軍說著,“再說了,新生代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同,可以這麼說,他們生來就不用為了生存煩惱,他們完全有條件做他們願意做的事,比如說遠離太陽係去探索宇宙,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可能是離家冒險,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在探索自己的家。”
說起來還是發展的太快他們這些人來不及適應。
範曉明點頭說:“那當然,新生代的想法和我們可能完全不同,隻不過就現在的情況,新生代的數量堪憂啊,說真的,人口的增長真就更不上我們的發展速度,要不了幾年,我們估計就會因為人口的問題而放緩發展的速度了。”
就十幾億的人口,散在整個太陽係中真就不多了。
這其中遠離地球的本就不多。
左大軍想了想說:“我們可以依靠數字生命啊!說起來,數字生命那不是想要製造多少就能製造多少。”
對於以後的發展,人口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在太陽係開發的初期,十幾億人口勉強能有維持,可隨著太陽係的開發,需要人員的參與會越來越多。
不說太陽係外宇宙空間的開發了,這點人都不能維持太陽係的全麵開發。
“利用數字生命不是一個好的主意。”包奇正說,“首先,數字生命還在研究中,什麼時候研究成功還是未知之數,就算研製成功了,我們用數字生命來開發太陽係開發宇宙,就不怕數字生命取而代之,如此,還不如利用技術手段大量的增加我們的人口,要是條件允許,增加多少人口都不是問題。”
在他看來,研究數字生命是一回事,應用又是一回事。
再說了,研究數字生命的本意是為了發展虛擬宇宙,或者說是創建虛擬宇宙中的生命,或者說是原住民。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讓數字生命參與到現實世界的。
相對來說,數字生命有著人類沒有的優勢。
數字生命的核心是那個承載意識的透明小球,隻要這個透明小球存在,這個數字生命就能存在。
就這個優勢,人類是乾不過數字生命的。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這本就是用數字生命來取代我們人類,這不是明知的法子。”範曉明說著,“這樣還不如用科技的手段來增加人口的數量,就現在的科學技術而言,用技術手段來增加人口也就倫理上有阻礙了,其他的都好說,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太陽係的開發,人口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大,最後必定會用技術的手段來增加人口的數量。”
“是的,我也不讚成使用數字生命。”徐正平說,“這風險太大了,我可不想我們人類被取而代之,要我說就應該大量的增加我們人類人口的數量,隻要人類人口的數量夠多,其散布在整個宇宙中,那時候想將我們人類團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那怕宇宙中同樣有了其他的智能生命,同樣很難將我們人類團滅。”
蘇哲笑了笑說:“沒幾天我還看到過一篇關於宇宙和人類的社會類的論文,說的就是人類未來的問題,說的就是要大量的增加人口,使得人類散布在整個宇宙中,用這種方式來避免人類被團滅的可能。”
徐正平點點頭說:“這論文我也看過,而且這論文已經被相關部門關注了,說真的,這種方式是可行的,隻不過現在的條件還不允許,當然了,在質子聚變裝置成功後,我們也就初步的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這……真要這樣,那以後宇宙可就熱鬨了,估計我們人類之間會鬥得你死我活。”左大軍說。
範曉明說道:“這樣總比和什麼新人類、數字生命鬥的強,我們人類總歸不會被團滅的。”
正討論著,幾人不遠處的地方一道光束閃過,就看到不是很遙遠的地方發生了爆炸,接著又是多道光束。
幾人也就看了幾眼,知道這是ss防禦係統在清除小行星和一些殘骸。
對於這種小體積的,基本上都是直接讓其變成灰灰,回收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這種情況在太空中是時常發生的,沒啥可稀奇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