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軍嗅了嗅鼻子,眼前很快就出現了相關的數據。
又過了一小會兒,左大軍說:“這空氣調的不錯,和地球上空氣中個氣體體積的比是一樣一樣的……咦!壓力到了。”
在氣壓達到標準值後,冒氣的聲音停止了,解釋密閉空間另一邊的門打開了。
在解說員的引道下,幾人走出了這個密閉空間。
出現在五人麵前的是一個長廊,在長廊中有著六三道透明的門。
在蘇哲五人靠近的時候門自動打開,在他們走過去後又自動關上了。
按照解說員的說法,在這個長廊中有著很多的傳感器,會時刻檢查通過者是否攜帶細菌、病毒相關的微生物,一旦發現會及時清理。
走過三道門後,五人麵前出現的是一個巨大的,看著稍微有著那麼點弧形的巨型空間。
左大軍抬頭看了看說:“這高度有一百米啊,要我說完全沒有必要搞這麼高,有個十米八米的就夠了,這樣就能夠多種一些農作物了。”
“你這想法……”包奇正提醒說,“這裡的重力可是模擬出來的,想你這樣的造多層,怎麼保證重力的大小。”
左大軍尷尬的笑笑,“是吧!我把這茬給忘了,多層結構的需要大直徑的環形裝置,像這樣的是小了一些。”
這時候,五人麵前的解說員飛了起來,說是先帶他們去稻子的種植區。
隨著解說員的飛起,蘇哲五人也跟著飛了起來。
他們飛過的區域是一片黑乎乎的土地,其他的是什麼都沒有。
經過解說員的提示才知道,這片黑土地是剛剛種下的土豆。
左大軍好奇啊,說是要看看這剛種下去的土豆。
在左大軍的好奇下,幾人落在了地上。
左大軍有些興奮的扒拉著黑土地,很快就在黑土地中翻出了一發了芽的土豆塊。
“喲!這都發芽了,挺快的呀。”
左大軍剛說完,解說員就說到這些土豆是先育好芽的。
有些不服氣的左大軍又翻了幾塊。
果然,其上的芽都差不多。
相比較左大軍,範曉明則是抓起了一把黑土,聽著解說員講解著黑土的由來。
聽了才知道,這些黑土不是從地球上直接搬過來的,而是配成的,且還是針對土豆生長所配的黑土地。
這些配黑土地的原料則是來源於地球。
接著,徐正平又讓解說員科普了土豆的生長習性和生長周期。
聽完,左大軍笑著說:“學農業的人辛苦了,沒有這些人的辛苦也不會有這些詳細的數據,也就不能這樣大規模的種植土豆了,還有,就這樣的種植環境,啥病蟲害都不會有,就是不知道這土豆種出來的味道如何。”
範曉明笑著說:“這就要看你的需求的,要是要求產量高,長的快,那就上各種科技手段,什麼激素、藥啥的都用上,這麼搞,產量高、生長周期短,但味道就一般般了。要是追求口味,那就模擬自然的生長環境,什麼激素、藥的也不要上,其味道必然不會差的,當然了,還要看是什麼品種。”
範曉明說完,解說員繼續解說。
相對於範曉明說的,解說員說的更加詳細更加的專業。
說起來,現場五人也就蘇哲能夠聽明白,其他幾人也就能夠聽懂一些,畢竟幾人學的不是這些。
在左大軍正準備將挖出來的土豆種下的時候,遠處飛來一個隻有一米五身高的人形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身上裝備齊全。
這機器人在左大軍手中接過那幾塊已經發芽的土豆塊。
也就一會兒功夫,這個機器人就在五人麵前將這幾塊土豆塊重新種了下去。
完事後,這機器人帶著裝備飛走了。
包奇正看著左大軍,笑著說:“這機器人不錯吧!我們設計製造的,太空農場中農作物的一般維護就是這些機器人來完成的,不僅是太空農場、太空牧場、太空漁場、一號生態圈都有這樣的機器人。”
左大軍看著飛遠的機器人,說道:“這不會是智能機器人吧,看了這智能機器人已經狠厲害了,要是有了高級智能,那個人就沒啥區彆了。”
包奇正搖了搖頭說:“這不是什麼智能機器人,其實就是人形仿生機器人的一種,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腦機控製的,隻不過沒誰願意做這些農活,正常情況下是太空農場的智能係統對這些機器人進行控製。”
說到底,這機器人和人形仿生機器人就是一樣的,其核心控製的部分都是沒有的,需要外部的指令才能夠行動。
“明白了!”左大軍笑著,“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智能機器人,或者是數字生命,說真的,這兩者都有著一定的危險性,我們在研究的時候要時刻堤防著。”
“那是肯定的,誰也不敢拿這些開玩笑,更加不會用在太空農場上。”包奇正說。
太空農場完全就是自動化智能化的,但也是在監管之下的,因為其智能係統是高度智能化的,也是太空農場的核心。
至於其他的智能裝置啥的,不會往太空農場裡塞,這樣會增加監管的難度不說,還增加了成本。
徐正平笑笑說:“以前還想著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現在的這一幕,不僅工業上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現在農業上也都實現了,我們算是在這些重複的工作中解放了出來,現在我們隻用做一些開創性。研究性的工作就可以了,真沒想到,短短的一年時間就都實現了。”
過去想的是實現工業自動化智能化,這樣就能將人力從工業製造上解放出來。
這樣,也就有更多的人參與到科研中,參與到創新性工作中。
那能知道,也就一年的時間,都實現了,且遠遠超過了預期目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