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平看了一眼遠處的蘇哲和寧巧巧兩人,又看了看大屏幕。
見正在運行的質子核聚變裝置一切正常,這才看向麵前的幾人。
“首先,我們對相關技術的監督和限製是有必要的,但也沒有必要過度的去擔心還沒有發生的那些事,說實話,那些可能的風險在人類以後的曆史中是有可能發生的,但如何去看待很不好說。”
“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是不能做不能犯的,有的底線是不能去逾越的,這也隻是我們現在,或者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想法。”
“可這些想法是會改變的,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在變,也許現在不被允許的,比如說改造人、基因編輯人類之類的,我們現在不管是從法律還是理論上都是不被允許的,但以後可就說不定了。”
“我們這個時代不被允許的,可能若乾年後就被允許的,這些都不好說。”
“很多事,我們隻能儘量去做,至於最後會變成什麼樣,這真的不好說。”
“就比如我們現在製定的政策,目的是為了保證人類的基因的純真性,這是現在,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開始在宇宙中散布,想要做到統一管理真的不容易,那結果可能就是打破這個政策。”
“我們看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那時候的人就會覺得稀鬆平常。”
徐正平說完。
幾人想了一會兒。
左大軍很是擔憂的說:“這些我是明白的,可還是很難接受,但不接受又能怎樣,我們這一代人隻能影響當下,要是我們的下一代想法和我們不同,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徐正平笑笑說:“俗話說,草屋年年蓋,一代管一代,太過遙遠的事我們就不要過多考慮了,我們做好長期的規劃,發展好當下就好了。”
寧長生點點頭說:“是這個理,太過遙遠的事就不要過多考慮了,我們還是關心一下當下,比如說,現在正在驗證的質子核聚變裝置,成功後,我們對周邊的恒星係進行探索了,雖說現在還沒有超光速飛行技術,但怎麼說也有了質子核聚變裝置,我們有能力這麼做了,時間花的可能長一點,但是可以做到的。”
在他看來,徐正平說的十分的在理。
太過遙遠的是真的不好去乾涉,也乾涉不到。
再有,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想法,想控製也是做不到的。
司文博點頭說:“是的!但是吧!我還是覺得建造第二地球需要的半年時間太長了一些,當然了。在中微子探測設備和中微子通訊設備出來後是要快一些,估計隻要四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了,但我覺得四個月的時間還是太長了,那個,其實我知道這個時間已經是非常快的了,但我還是感覺太慢了。”
他自己其實很清楚,就現在的科學技術,建在第二地球需要四個月的時間已經是非常快的了。
這樣的速度放在過去,那是想到不敢想的,可現在不是想了,四個月就能建造好。
但是吧!
他總覺得還是滿,總覺得還是可以再快一些的。
左大軍無奈的看著司文博,“不至於吧!四個月的時間建造第二地球你還覺得滿,那沒法說了。”
範曉明點點頭說:“也不知道怎麼搞的,現實中不管是建造製造什麼,大家都覺得滿,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徐正平思考了片刻,笑著說:“我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我看大家覺得現實中不夠快的原因是虛擬宇宙,就拿第二地球來說,現在在現實中製造需要四個月的時間,但在虛擬宇宙中需要多少時間,毫不誇張的說,要是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我們隻要一個想法就能完成第二地球在虛擬宇宙中的製造,這還是如此複雜的第二地球,那是簡單的那些,那做起來就更加的簡單了。”
這也是他突然想起來的。
就現在來說,現在的製造能力已經很強了。
就拿一飛行汽車來說。
在設計完成後,智能化自動化的工廠會直接協調,很快就能把設計的飛行汽車製作出來。
就現在情況,這個過程怎麼的都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
這是在現實中。
要是在虛擬宇宙中,隻要完成了設計,在下一秒,飛行汽車就能出現在虛擬宇宙中。
現實和虛擬宇宙的兩個時間一對比,那就自然出結果了。
左大軍大驚失色,“這……這,還真是這麼回事,沒錯,我們總覺得滿,就是這樣長期的對比造成的,我們在虛擬宇宙中隻要設計好,準備好,瞬間功夫就能出產品的,什麼操作也都是瞬間完成的,可在現實中,這是有一個過程的。”
被徐正平校長一提醒,他瞬間就醒悟了。
這方麵,他是深有體會的。
就拿他們的機甲來說。
在虛擬宇宙中,機甲的設計啥的都是瞬間完成的。
設計完成後,隻要一個想法,機甲就能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可現實中就無法做到了,需要慢慢的製造零件,接著是組裝。
他承認,這過程比起過去不知道快了多少,但和虛擬宇宙相比,完全沒有可比性。
要知道,現在大家幾乎都是用虛擬宇宙做設計做驗證的。
慢慢的大家也就習慣了虛擬宇宙的速度,再和現實一對比,很自然的就會覺得現實慢的不行。
範曉明點點頭說:“是的!是的!就是這個原因,我說怎麼總覺得現實中的速度太慢了,總找不到原因,原來原因在這,不得不說,就是如此,我們已經習慣了虛擬宇宙的速度,對現實的製造速度當然就覺得慢了,這是不可避免的,隻是之前一直都沒有意識到罷了。”
在他看來,現實中的製造,再快也不可能快於虛擬宇宙。
現實中,不管怎麼說都會有一個製造的過程,但虛擬宇宙那就簡單多了。
要說過程,那也是計算的時間過長。
可隻要算力足,那基本上都是瞬間完成的,那怕不是瞬間完成的,那也隻會要很短的時間。
怎麼看都比現實中的快。
雖說這兩者沒有時間的比較意義,但會給人帶來錯覺的。
人們不自覺的就會進行對比。
寧長生笑笑說:“不說我還真沒有注意到這些,話說回來,這虛擬宇宙是真的好用,隨著不斷的積累,這虛擬宇宙隻會越來越強大。”
虛擬宇宙積累是有個過程的。
簡單來說,虛擬宇宙就是複製的現實宇宙。
一開始隻有最為基礎的數據和規則,可隨著不斷的數據積累和完善,虛擬宇宙也會越來越強。
也就是說,虛擬宇宙會越來越好用。
一開始來說,那時候的虛擬宇宙還不叫虛擬宇宙,叫虛擬世界。
那時候才剛剛起步,那怕做個設計啥的,還是很麻煩的。
這不。
在成為虛擬宇宙後,特彆是在腦機出來後,那數據乎乎的進入了虛擬宇宙。
隨著這些數據的進入和完善。
虛擬宇宙那是越來越強。
就好比蘇哲設計的質子核聚變裝置就是在虛擬宇宙中設計驗證的。
就質子核聚變裝置都是這樣的,那其他的東西那就更快了。
說起來,虛擬宇宙的規則就是複製的現實宇宙。
但兩者的差彆還是有的。
就現實宇宙來說,什麼都有一個過程,遵循這一定的規則,有物質的循環和能量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