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現在全麵放開了,那是因為現在的這些大殺器也就那樣了,簡單說就是這些大殺器遠遠落伍了。
在蘇哲和寧巧巧來到月球背麵一處ss防禦係統的基地的時候,這裡已經有很多很多人了,這些人圍著一個大家夥,準確的說,圍的是特級死光。
蘇哲看到這個大家夥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他參與了研製,寧巧巧就不一樣,看到這個大家夥那是非常的新奇。
兩人圍著這個大家夥飛了幾圈,又參觀了背麵其他的基地,在時間來到中午的時候,兩人才離開。
在飛船吃了午飯,午休後,兩人開始的下午的科研工作。
環地球工業區的實驗室,蘇哲和寧巧巧兩人出現後開始查看前一天安排的實驗結果,會對所有的數據進行分析。
昨天,實驗測試到晚上十一點才結束,隻有安排的不少實驗,隻不過這些實驗都是優化質子攝影技術的實驗。
蘇哲和寧巧巧兩人分析這數據,昨天開播的直播間現在還沒有結束,還在分析著,不管是主持人還是看直播的人都換了幾波了,能一直堅持下來的隻是少數。
兩人完成數據的分析後,有重新安排了新的實驗。
蘇哲對寧巧巧說:“就看明天的實驗數據了,要是和預料的一樣,那質子攝影技術的優化算是完成了,設備就能定型進行大規模製造了。”
寧巧巧點點頭說:“有了設備就可以大規模測試了,就地球和人類的曆史來說,單單這些就有的忙了,畢竟年數在那裡,都要一點點的去研究,哪怕是有人工智能的幫助,還是要用大量的人力去整理。”
整理這些,其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蘇哲無所謂的說:“是要忙上一段時間,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做的,畢竟能夠知曉曆史上的那些未解之謎,過去是沒法知道,現在不一樣了,努努力都能知道,當然了,我們不管那些,等他們完全了我們在虛擬宇宙中一點點的去看,說真的,一個人想要完全去了解,需要很長很長時間,要是事無巨細的去了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說地球,不是國外,就國內的曆史,要一點一點的去了解,就需要很長的時間。
時間的跨度是大幾千年,甚至是更遠,同一時期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這些串在一起需要大量的經曆去了解。
寧巧巧笑著好:“我聽說相關部門已經采納了大多數人的建議,說是將地球從形成到公元1912年這之間原原本本的還原,且放在虛擬宇宙中,到那時,我們看曆史就不用從書上看了,我們用上帝視角一點一點的去看,好比是我們看著曆史的發生,這可是地球幾十億年的曆史,需要儲存的數據有多少,這就要提到用質子來儲存數據了,不然很難實現。”
“恩,我也知道,我還幫著把質子存儲的方式相關的資料給了他們,看他們的進度,很快就能做出來。”蘇哲笑著說:“說真的,我覺得放進虛擬宇宙中挺好,想要看那一段就看那一段,這才是真正的曆史,沒有一點虛假的曆史。”
時間來到傍晚,吃過晚飯後,寧巧巧早早的睡了,蘇哲則是戴著腦機出現在了無限製戰鬥場。
今天是無限製戰鬥場搬家的日子,新的無限製戰鬥場建造完成了,舊的無限製戰鬥場的裝備和戰鬥場地會被整體的打包,一起飛向新的戰鬥場。
位於木星軌道上的無限製戰鬥場的場地,現在正在做發動機的最後安裝。
數量眾多的工程機器人正在人工智能的控製下忙著。
蘇哲、範曉明、左大軍三人控製的機甲圍在一起,其他的裝備也是一樣,也都圍在一起。
說起來,那怕不是因為搬遷,這些人也沒有心思戰鬥,現在大家的心思都在質子攝影技術上,都在昨天解析出來的視頻,這可是實錘了恐龍的死因,還有就是見到了秦始皇的真容。
這些人不僅圍在一起討論著,在公共頻道中也在討論了。
要說討論了核心,一個是孫武,另一個是墨子。
蘇哲、範曉明、左大軍三人說了一會兒也就沒興趣了,他們知道,以後在虛擬宇宙中想怎麼看就能怎麼看。
現在三人正在無限製戰鬥場閒逛,或者說他們也在等待時間,等待舊的無限製戰鬥場的封禁,新的無限製戰鬥場的開啟。
三人飛在空中,看著那些工程機器人忙碌著。
左大軍想了想說道:“感覺人類的信息時代離我們已經很遠很遠了,可實際情況是,我們從信息時代進入星際時代也就兩年不到的時間,可感覺過了好多年一樣,再看看變化,不到兩年的時間,發生的變化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過去的我是想不到能有這一天的。”
在他看來,兩年前的今天,沒有誰可以想到能有這一天,沒有一個人可以想到。
和過去相比,變化太大了。
那時候,上個太空還費勁的很,地球上很多人還在為著溫飽每天勞作著,可現在,人類已經到了比鄰星,已經在開發太陽係周邊的恒星係了,每一個人也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貧窮也就徹底的消失了。
隻能說這些都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沒有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沒有這些。
範曉明笑笑說:“這還用說,放在過去,誰也想不到會有這一天,看看那些科幻小說中寫的,為了資源為了生存打來打去的,實際上是,隻要實現了資源和能源的自由,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就宇宙中的資源,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不用為了資源而發動戰爭,明明可以共享的,為何不放大度一些,再怎麼說一樣在物質上滿足每一個人,真的不缺資源和能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宇宙空間中有著無窮無儘的資源等著開發。
範曉明笑笑說:“我想到一個問題,現在我們之所以沒有遇到外星人,那是因為宇宙中的資源太多太多,限製一個文明的發展不是資源,而是科學技術,就一個文明來說,科學技術太低,那就不能離開發源地,要是能夠離開發源地,那他們就可以在他們的周圍隨意開采資源,完全沒有必要跑的太遠,一旦科學技術發展到一點的程度,可以完成物質和能源的自循環,對額外的物質和能源的需求也不會太多,就算是那種瘋狂擴張的外星人,也隻有到了後期才會發生為了搶資源而戰鬥,所以說,我們沒有遇到外星人,那是因為沒有必要。”
就好比現在的人類,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在有了質子核聚變裝置後,人類的資源和能源差不多就實現了自由。
這還是質子,要是在研究出其他輕元素的核聚變,那獲取能源的路勁就更多了。
想想看,有了自由能源。那怕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物質也是可以循環的。
要是科學技術發展到頂峰,物質和能源是不會憑空消失的,那實現物質和能源的循環自然也是有可能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