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姐,你去安國綠植基地抽調一批人,去接手這三家種植園吧。至於原來的公司全都注銷了,然後統一注冊為海王的綠植基地。”
陳陽叮囑道。
事已至此,他也沒啥辦法了。
隻能先拿下來再說。
好吧!
秦媛這邊也點了點頭。
既然陳陽已經決定了,她隻能全力的配合。
反正海王最近從中村手上壓榨了不少錢,買下這三家種植園也沒有什麼壓力。
……
事情很快辦妥了。
海王出資二十億,拿下了三家種植園以及附屬的兩個公司。
三家種植園是中村藥業打造了高品質種植園區,擁有藥田十萬畝左右,種植工人一千多人,各類儀器配套設施不計其數。
這些倒是不用說,工人們也安心的接受了換老板的事情。
畢竟給誰打工都是打工。
新老板一上來就給他們加了工資和獎金。
他們自然也高興。
種植園擁有成熟的生產管理運營體係,也不用重新設計,關鍵的位置上換成自己的人,接手就能運營,也省去了陳陽不少的麻煩。
不僅如此,這資產裡還附帶了一間實驗室,用來檢驗藥材的藥效。
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和配置都是國際水準的。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陳陽也親自帶著技術人員趕往豫州的園區。
當他親自看到這個實驗室的器材時,一顆鬱悶的心馬上歡喜了起來。
“陳總,我們賺了!”
一旁的於洋笑吟吟的說道。
彆的不說,光是這一套器材的價值就不下幾個億。
有些型號甚至比海王研發中心的還要先進。
還有幾十名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
雖然中村的工程師都撤走了,但還有些受雇於中村的國人科研人員,現在也是海王的資產了。
意外之喜,意外之喜!
陳陽滿意的點了點頭。
原本以為被朱雀給坑了,但現在看來不僅沒有虧,還賺了。
就算是海王來組建這麼一個實驗室,沒有十億八億的,根本就彆想。
這麼看來,朱雀還是很厚道的。
二十億買種植園附帶送一個實驗室,一點也不貴。
“於工,這實驗室還能不能繼續運轉?”
陳陽問道。
小日子的工程師撤走後,清空了所有的數據,拿走了所有的實驗成果。
不過這樣難不住於洋。
於洋認真的看了看手頭上的資料,道:“這好辦,隻需要抽調一些生物科學方麵的工程師,簡單的進行實驗後,最多一周的時間,就可以重啟這間實驗室。海王研發中心現在人才濟濟,完全可以應付的過來。要不,讓謙和過來也成,他研究的方向就是這邊的。”
她在小日子那邊留過學,對這一套還算是熟悉。
海王有海王的標準,也不能沿用小日子的。
小日子把數據清空也是多此一舉。
以海王的科研力量,很快就能組建起來的。
她老公王謙和更是這方麵的專家。
甚好!
陳陽點了點頭。
他原本還以為小日子的人撤走後,海王的工程師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正常接手呢?
“這件事就麻煩……”
陳陽剛想把這件事交給於洋,可是轉念一想,於洋跟她老公結婚沒幾年,孩子也還小。
把兩口子都調過來工作是不是有些不厚道了?
“陳總不用擔心,我們沒有問題。”
於洋笑了笑。
她看出了陳陽的為難。
海王幫了她那麼多,這點犧牲算什麼。
再說了,可以把家人都接過來。
畢竟以夫妻二人的工資,在哪裡不能定居?
君已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那就辛苦於姐了!”
陳陽也是感歎涕零。
文青師姐對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隻是可惜了……
自己真的對她不感冒。
於洋也是個雷厲風行的女人,很快就說通了丈夫,安排好了家庭的事情。
王謙和當天晚上也帶著助手飛到了豫州。
一起過來的還有他們的家人。
自此以後,這裡算是海王的第三家研發機構了,主要從事藥材方麵的研究,實驗室也正式更名為海王豫州藥材研發中心。
……
海王豫州藥材研發中心已經有了,接下來陳陽琢磨著是不是要在這裡設一家分公司。
畢竟豫州也是藥都之一,每年擁有極大的藥材吞吐量。
在這裡設一家分公司也是計劃中的事情。
隻是……
陳陽再次頭疼了。
人才啊!
還是缺少人才,尤其是獨當一麵的人才。
總部那裡有雨桐和秦媛。
安國分公司有張揚和宋琴。
雲省那邊也在籌備之中,並且也找了白瑰。
這豫州……
陳陽思量了半天,始終沒有合適的人選。
算了,最近海王擴張的比較厲害,還是先穩定一下。
豫州這邊就先不要開設了,等以後有機會了再說吧。
就在這時,文清的電話響了。
她又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海王跟緬國政府的中醫培訓項目也被叫停了。
理由是世界衛生組織和紅十字會不承認中醫體係。
他們以這個理由威壓緬國政府,以撤回醫療援助為要挾,逼迫緬國政府取消這個合作項目。
操!
陳陽爆了一個粗口。
這小日子的麻煩才剛剛解決,又冒出來一個新的麻煩。
中醫學院是海王的配套項目,也是後續中醫藥出口國外的重要途徑。
最近一段時間,文清在果邦和坎邦成了兩家中醫學院。然後從藥王院和各地中醫院校招聘了一些中醫,給他們高薪,讓他們來緬國工作。
采取邊工作邊帶徒弟的模式。
果邦和坎邦也成為了緬國擁有中醫院的成員。
雖然中醫剛剛在那邊推廣,但很受當地人的歡迎。
因為比起西醫昂貴的器材和手術費,中醫的低廉和便宜診斷方式成為了當地人的首選。
那些年輕的中醫也很高興,這裡有著廣闊的市場,有著龐大的病患,他們可以籍此磨練自己的醫術。
中醫在於積累,沒有什麼標準模式可言。
不像是西醫模式那種院校教學填充式的模式。
西醫四五年畢業後就能診斷當醫生。
中醫四五年也就是個學徒水準。
國內的速成式教學模式的確不太適合中醫的發展。
所以陳陽才打算在緬國搞推廣。
這也是個雙贏的局麵。
隻是沒想到這剛剛有起色的合作,現在居然也被叫停了?
草!
還讓不讓人活了。
這個項目若是停了,直接影響的便是海王,兩個廠子日後生產出來的中成藥賣給誰去?
海王在怎麼在緬國立足?
陳陽咬牙切齒。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紅十字會,這是要從根上斷了海王出海的念想嗎?
還有那個緬國政府官員?
你們都是吃屎長大的嗎?
人家說什麼,你們就信什麼?
不行!
陳陽哪裡還坐得住,他必須儘快趕往緬國,處理好這件事情。
否則,海王在緬北所有的投資豈不是都打水漂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