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四章
“震驚,無良商人勾結日本人,壓榨普通百姓。”
一個碩大的標題出現在網絡上。
文章用一千字詳細的記錄了事情的經過,還配有大窯村村民的照片以及證詞。
這可是兩千初,雖然有些崇洋媚外,但終究沒有那麼明顯。
消息一出,瞬間引爆網絡。
報道這個消息的是一家新媒體,名字就叫做華夏中醫藥傳媒公司。
很多媒體人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家公司。
但是不妨礙他們轉發和跟進這條新聞。
因為他們意識到了這條報道的價值。
無數媒體紛紛跟進。
陽縣的這樁醜聞也浮現在大眾的麵前。
讀者們十分的氣憤。
這都四零零二年了,居然還有這種吃裡扒外的東西。
你割耳朵也就罷了,吃相怎麼那麼難看?
連老農民都坑?
眾人的怒火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譙城當局立即表示要嚴懲此事,並派出專案組進行調查。
很快,發現了很多問題,並叫停了中村種植園的項目。
薑末也深陷其中,不過他早有準備,找了一個替死鬼,自己倒是沒受到什麼牽連,但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好的命了。
該查的查,該抓的抓,整個項目也都凍結了。
中村也虧大了。
前期的投資基本上也打水漂了,再找薑末,這貨早就不見蹤影了。
此事也告一段落了。
但其帶來的影響很大。
第一個受到影響的便是華夏中醫藥新媒體。
他們之前籍籍無名,但弄出了這麼一個爆款新聞後,立即打響了名聲。
有人讚他們實話實說,也有人覺得他們是良心媒體。
海王集團以及藥王論壇的籌備者立即找上門來,跟這個華夏中醫藥新媒體簽訂了合作協議。
這個消息一出,又震驚了整個媒體界。
海王集團雖然隻是個大企業,但他們舉辦的藥王論壇很吸流,去年舉辦的第一屆已經引起了所有人的轟動,今年這屆論壇有多少家媒體爭著搶著想要跟主辦方合作的。
這華夏中醫藥新媒體一出道就接了這麼一個大單。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其他媒體都十分羨慕這家新媒體的狗屎運。
殊不知,這都是套路而已。
……
乾杯!
華夏中醫藥新媒體所有人舉起了香檳酒。
這個新公司成立不過一個月而已,員工也就十來個人,老總就是個戴眼鏡的胖子。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網名四海散人,就是一個網文作家。
之前還饑一頓飽一頓,現在搖身一變,居然成了公司的老總?
上哪說理去?
“感謝老板!”
胖子由衷的說道。
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新媒體公司的老板,主要還是取得了陳陽的青睞。
陳陽幫他弄好了一切,他才有機會當上了總經理。
感謝老板!
眾人齊齊的舉杯。
嗬嗬!
陳陽也笑了笑,接受了大家的祝福。
“感謝張大美女!”
胖子接下來又敬了張楚瑜一杯。
他就是個寫網文的,文筆還成,但搞媒體就有些勉強了。
是張楚瑜帶著人手幫手的把他帶了起來,還出謀劃策為新公司打出了一個爆款報道。
張楚瑜嫣然一笑,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胖子的祝賀。
她之前就答應過陳陽,要把新媒體公司的架子給弄起來。
現在,也算是可以交差了。
“感謝所有同事!”
胖子再次舉杯。
所有人共飲了這杯。
不容易啊!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的朋友同學,基本上都是靠文章吃飯的,有出版社的,有些網文的,有乾文學槍手的。
是胖子把大家集中了起來,帶著大家一起搞新媒體公司。
大家都沒什麼經驗,一路走來也是磕磕碰碰,現在終於出了點成績。
“最後一杯,感謝美麗的老板娘。”
胖子很有眼色,知道錢馨跟陳陽的關係不一般,所以就順帶著討好了一句。
錢馨自然是眉開眼笑。
不錯!
不錯!
這個胖子雖然長得不咋地,但眼光還是有的。
看在這話的份上,之前他胡謅的金陵十三釵排名問題就不追究了。
錢馨一直對自己被冠上史湘雲的名號有些不爽。
姐姐我有才有貌,才不是那個又傻又彪的史湘雲?
“切,她配嗎?”
張楚瑜心中不爽的說了一句。
陳陽的女人不少,劉雨桐、文清、秦媛等等,閨蜜李餉都排不上好號,區區一個錢馨?
當然了,現在貌似陳陽跟劉雨桐的感情出了點問題。
可惜李餉出國了,要不然是個大好機會。
不過作為閨蜜,張楚瑜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小姑娘正盤算著怎麼幫閨蜜呢?
“小四,你說說,公司未來的方向應該如何把握?”
陳陽放下酒杯,笑眯眯的看著胖子。
雖然提升胖子做公司的總經理有些私人因素,但陳陽也很想試探試探胖子的斤兩。
如果胖子不能把握這個新公司的話,說不得後期就會換老總。
小四!
聽到這個綽號,錢馨險些噴了出來。
這胖胖的家夥居然叫小四?
嗬嗬!
倒是比小三強那麼一丟丟。
“老板,我叫四海,不叫小四!我這個四海散人是有出處的,所謂四海之濱,莫非王土……”
胖子委屈的抗議道。
“彆唧唧歪歪,我說你是小四就是小四!要不然換個名號,旺財怎麼樣?”
陳陽霸氣的說道。
老子給你了一個公司,叫你一聲小四還不樂意了?
要不是老子當初沒想起來,早就給你改名旺財了。
好吧!
你是老板,你說了算。
小四就小四了,總比旺財好一點。
胖子無奈接受了這個稱號。
“現在,我們公司剛剛打響了一場爆款新聞。這個新聞主打的便是實事求是,咱們公司也成為了敢講真話的代言人。這是個很好的開端,所以我覺得公司要堅持下去、保護好這個人設……”
胖子侃侃而談。
這家夥還是有些東西的,居然這麼快就抓住了重點。
陳陽有些刮目相看。
不錯!
他之所以建立一個自己的媒體,就是為了給中醫藥行業搞一個喉舌。
中醫藥現在很尷尬,整天被一些彆有用心的專家學者針對,被一群無腦傻逼黑。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給中醫藥發聲的實在是太少了。
試想一下,如果大部分媒體整天鼓吹中醫無用中藥無效的言論,聽眾們潛移默化的就會接受這個觀點。
華夏中醫藥新媒體是這個行業的最後的陣地。
要想在群媒唱衰中醫藥的格局中獨樹一幟,那必須有點東西。
媒體需要的是啥?
熱度!
陳陽剛開始還想炒作自己的話題來打開格局呢?
但張楚瑜道來之後,提出了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