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是按照軍功授予相應的爵位和軍職,等到戰爭結束了,按照爵位,安排相應的官職,等下次打仗,再按照爵位授予軍職。
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
趙國的軍職是無法直接轉官職的,將士想要做官也可以,必須通過考核。
原因很簡單,會打仗的不一定會治理一方。
即便是趙軍掃盲掃了十幾年,軍中仍然有將士不識字,連文書都看不懂,怎麼做官?
朝廷總不可能專門給他配個識字的小吏讀給他聽吧。
至於不能通過考核的將士,要麼繼續留在軍隊,要麼退伍回家,不過隻有爵位,沒有官位。
“這件事我來做吧。”樂毅說道,這件事本來就是他這個太尉負責的,反正也甩不掉,還不如主動接過來。
“楚國疆域太過廣闊,為方便管理,寡人打算在荊湘之地置荊州和湘州,在江東置揚州,在泰山以南,長江以北置徐州,剩下的地方置豫州,每州設立一名總督,管轄各郡。至於各郡的劃分,交由朝廷討論,將結果遞交給寡人就行了。”趙括繼續說道。
“總督的任命……”魏無忌說道。
“寡人再考慮考慮。”趙括說道,他總感覺攤子鋪的太大了,人有點不夠用。
“還有一件事,楚國雖然已經平定,但南方仍有百越,百越之地雖然蠻荒,但氣候溫暖濕潤,降雨豐富,土壤肥沃,若是開墾出來,一年兩熟不成問題。寡人打算以都武君為主將,統帥五萬大軍南平百越。諸位以為如何?”趙括看向眾人。
嶺南理論上來說是可以達到一年三熟的,不過前提是有化肥。
沒有化肥的情況下,最多一年兩熟。
不過即便如此,也比中原強。
中原除了水利設施完善、土壤肥沃的地區之外,大部分地區隻能一年一熟,或者兩年三熟。
種半年就要休半年。
不過中國南方大山太多了,除了長江沿岸、珠三角和成都平原之外,其他地方全是山地和丘陵,不適合耕種,土地的承載力也較低。
這三個平原的麵積也相當有限。
相比之下,恒河大平原就強太多了。
撒把種子就能長,隨隨便便養個幾千萬人口,真真正正的帝國根基。
可惜趙國現在還隻能看著,無法吃到嘴裡。
“嶺南路途遙遠,氣候和中原迥異,且沿途多山川,末將擔心將士們會水土不服。”樂毅說道。
他其實不怎麼讚同攻打百越,有那個精力,打孔雀王朝多好,還省得開發了。
百越全身上下都沒幾塊肉,有什麼好打的!
“全部挑選有內氣的士卒,多帶一些醫師。此時正值冬季,嶺南氣候並不炎熱,是我們北人最舒適的時候。孔雀王朝同樣位於南方,氣候不比嶺南好到哪裡去,將士們早晚要麵對的,也算提前適應適應了。”趙括說道。
百越弱小,趙軍就算真的水土不服,也能夠撤回來。
若是攻打孔雀王朝的時候遇到水土不服,那才是真的滅頂之災,甚至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趙括身為國君,必須對將士們負責,不可能一點準備沒有,就派大軍去攻打孔雀王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