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穿俯身說道,不是因為尊重荀子,而是因為尊重孔子。
“既然如此,那孔子為何要在周禮的基礎上,提出“仁”?”荀子夾了一片菜葉子放入嘴中,咽下去之後,方才說道。
“仁者,禮之本也。老祖宗曾言,“仁而不仁,如禮何?仁而不仁,如樂何?”“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孔穿昂首說道。
“錯。”荀子大聲說道,“因為周禮相對於夏禮、殷禮而言,最為完善,最為先進,最適合這個時代。因為適合‘今用之。’所以孔子才選擇周禮。”
“但是!周禮的先進是八百年前的先進,而不是現在的先進!沒有任何一種製度能夠先進三百年,五百年……甚至到了八百年以後依然先進。”
“孔子在推崇周禮的過程中,發現了周禮的不足,為了更加符合當時的時代,進行了變革,提出了‘仁’,之後孟子提出了‘義’。但是……社會是不斷變化的,孔子的禮放到今天就是落後的。”
“你們這群人口口聲聲說自己學的是孔孟之道,卻連孔孟之道為什麼這樣都不知道,隻能看到表麵,死讀書,讀死書。卻看不到儒家不斷進步的地方。”
“自己不進步就算了,卻還要阻撓彆人進步,阻撓彆人開辟新的道路。你們和當年那些阻撓孔子,阻撓孟子的人有什麼區彆?這就是所謂儒家子弟?這就是所謂的孔子後人?孔子如果知道他的後人是你們這樣,都會羞紅臉。”
荀子的話擲地有聲,如同晨鐘暮鼓在大殿內響起,震得孔穿兩耳隆隆作響,眼前發黑。
又輸了!
麵對荀子他就從來沒有贏過!
“孔穿先生可知周禮為何規定‘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荀子說道。
“請荀子賜教。”孔穿已經沒有和荀子繼續爭論的想法。
“因為周朝剛剛建立,天下混亂,社會製度急需穩定,百姓急需休養生息。為了減少百姓的負擔,避免貴族階層過分磨削百姓,讓百姓能夠活下去。因此周公規定每個階層食不同的食物。”
“同時還規定‘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貴族也各自得到了利益,因此周禮才得以完全實施下去。”
“但是如今周禮製度早已崩塌,禮樂不存,再強調周禮完全不符合實際。”荀子大聲說道。
不說彆的,光是繼續規定各個階層進食方式到筵席宴饗,就會得到所有階層的共同抵製。
周朝都快沒了,誰來維持周禮?
靠那些造周朝反的?
彆開玩笑了好吧。
炎熊在旁邊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到現在都沒搞明白,自己隻不過吃了一塊肉的功夫,怎麼又是孔子,又是周公,又是夏禮,又是堯舜的。
難道吃塊肉還這麼講究?
“這群讀書人真麻煩,折磨自己人真是一套一套的。”炎熊搖了搖頭,繼續大口吃了起來,完全不在意荀子和孔穿的爭論。
孔穿低著頭沉默不語,孔斌仿佛沒看到族兄被荀子欺負一般,和炎熊一起搶肉吃。
不是他不願意幫孔穿,而是他明白自己就算上去,也是買一送一。
還不如等所有人到齊了,再好好殺一殺荀子的囂張氣焰。
“大王覺得呢?”藺相如突然問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