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告訴你,我們家大王會印錢。”魯仲連突然神經兮兮地說道。
說實話,魯仲連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為什麼趙括在一張紙上印了十錢的字樣,這張紙就能當做十錢使用。
“印錢?”常陽有些不解。
“就是這個。”魯仲連從衣袖中取出一張半個巴掌大的紙片,上麵用趙篆印著‘十錢’的字樣。
“這是?”常陽並沒有認出來紙。
趙括雖然給每個國家都送了一些紙,卻沒有送給越國,畢竟越國隻剩下一些遺民逃入山中,連國家都稱不上。
“哦,這就是我趙國的錢。”魯仲連說道。
趙國最初以工代賑是隻管飯不給錢的,因為沒有那麼多現錢,一天就是幾千萬,彆說趙國,就是七國加起來也撐不住。
但即便如此,隨著大批商人進入趙國,趙國還是出現了錢荒,隻能選擇以物易物。
於是,趙括提前一千多年將紙幣發明了出來。
以工代賑也不再管飯,而是給工人一張印著十錢的紙幣,工人可以拿著紙幣到任意一家官府開的食肆吃飯,花費八錢,管飽。然後食肆會找給工人二錢紙幣。
攢夠了一定數目之後,可以到任意一家農具、煤炭、食鹽商鋪購買農具等物品,也可以到趙國官府或是趙氏商行經營的商鋪購買任意商品。
商人將貨物賣給趙括,趙括同樣用紙幣作為憑證。
商人拿著憑證到煤礦、鹽場、工坊提取煤炭、食鹽、農具等物資。
如此一來,就跳過了使用銅幣。
時間長了之後,其他商鋪也逐漸開始接受紙幣,大家發現了紙幣可以和銅幣一樣正常使用,得到紙幣之後便不再立刻想著花出去,而是和銅幣一樣存起來,紙幣開始獲得和銅幣同樣的地位,在民間流通起來。
由於紙幣的便捷性,商人也開始使用紙幣交易,不用再拉一車沉甸甸的銅板,一路上提心吊膽的,還要擔心被搶。
一大捧紙幣藏在衣袖裡,誰也不知道你有錢。
而且銅幣還有私人偽造劣質銅幣賺取差價,紙幣完全不可能。那群人連紙都造不出來,還想偽造紙幣?
實際上受於時代的限製,大家並沒有將紙幣當做錢來看待,隻是當做一種憑證,所以也沒人想到偽造。
不過時間長了之後,肯定有人會發現其中的秘密。
因此趙括早已做好了種種防偽標誌,隻要趙國技術走在最前麵,就不會被仿製。
現在紙幣已經逐漸流通到了其他國家,其他各國官府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麼。
“先生莫非欺我蠻夷?這薄薄的一張東西,怎麼可能相當於十錢?”常陽捏著十錢紙幣,一臉不高興地說道。
在他看來,魯仲連就是把他當傻子在忽悠他。
“停下車。”魯仲連也沒有辯解,隻是對駕車的馬夫招呼了一聲。
馬車停下之後,魯仲連向路邊賣飴糖的老頭招手道:“老丈,來塊飴糖。”
“誒,好嘞,一共十錢。”老頭將切好的飴糖用荷葉包好遞給魯仲連,然後接過魯仲連手中的十錢紙幣塞入衣袖之中。
“官爺慢走。”老頭高興地揮手道。
“給。”魯仲連將飴糖扔給常陽。
常陽愣愣的看著手中的飴糖,這一刻,他忽然感覺自己仿若三歲的孩童,啥都不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