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能夠駕車到處亂躥的,就沒有一個平民,最不濟也是像呂不韋這樣的落魄貴族。
二十錢對平民來說已經不算少了,可能辛辛苦苦一天都掙不到這麼多錢,但是對於貴族來說並不算什麼。
“多謝這位兄弟解惑。”呂不韋又取出一些銅錢放到漢子手中,“這是請兄弟們喝酒的錢。”
“貴人真是大氣,日後必定能夠成為一國宰輔。”漢子捧著銅錢,高興地說道。
“真不知道趙國是怎麼養活這麼多人的。”太子柱從馬車上走下來,望著遠處,喃喃說道。
本來呂不韋是打算一個人來的,後來範雎告訴秦王稷,此時天下名醫,已經半數歸趙,不若讓太子柱作為副使,與呂不韋一起來趙,看看是否能尋到名醫。
若是能尋到名醫,這裡麵便會有自己一份功勞。
若是沒能尋到名醫,秦王就算嘴上不會說什麼,心中也會對陪太子柱一同前往趙國的呂不韋有所失望。
萬一太子柱在路上有個三長兩短,呂不韋更會受到連累。
呂不韋得知此事之後,欣然答應,他已經受到秦王稷和異人的看中,但是兩人中間還有個太子柱,若是能再結交到太子柱,獲得祖孫三代的賞識,自己未來的地位就徹底穩了。
大道車水馬龍,來往商人絡繹不絕,不管是出城還是入城,車上都裝滿了貨物,其中以糧商居多,源源不斷地朝著邯鄲方向駛去。
趙國從半年前開始,便一直以市價收購糧食,從來沒有斷過。
天下糧商紛紛湧入邯鄲,雖然後來因為糧商過多,導致邯鄲的糧價略低於其他地方,但糧商依然不斷往邯鄲運糧。
賺是少賺了點,但是有保障啊!
官府在那兜底,怎麼都不會虧,而且趙國對糧商有優待,隻要是外地進入趙國的糧商,入城稅全免,算下來也不算虧。
甚至其他商人為了節省點入城稅,都開始想辦法在販賣商品的時候順帶拉點糧食到趙國賣了。
“公子注意到過往的商人沒有,其中一小半都是運送糧食的。”呂不韋指著過往的商人說道。
“你是說趙國從其他國家買糧,然後發給這些乾活的民眾?”太子柱驚訝地說道。
沒錯,在他看來趙國就是發糧食,因為其他各國征派勞役從來不花錢。
呂不韋點了點頭。
“可是趙國哪來這麼多錢買糧啊?”太子柱說道。
每天這麼多糧食,不要說趙國,就是秦國也支撐不住啊。
“這個……屬下也不清楚。”呂不韋搖了搖頭。
他自小在中原經商,更是在邯鄲待了數年,對趙國無比了解。趙國經過上黨一戰,國枯民竭,連貴族都到了吃麥飯的境地,他實在想不明白,趙王是從哪搞的這麼多錢。
難道趙王會生錢不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