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趙王成婚之後,賢弟不如隨寡人回魏國吧。以我趙魏之間關係,賢弟好好和趙王說說,趙王必然會應允。實在不行,寡人親自去求趙王。回國之後,寡人就任命賢弟為相國,執掌我魏國所有大事。”
魏王緊緊抓住魏無忌雙手,真誠地說道。
魏無忌臉色微動,有些猶豫,半晌之後,還是搖了搖頭,“兄長說笑了,哪有隻做半年不到的質子。”
他很清楚,若是回到魏國,魏王必然會如剛剛所言,非常信任他,所有事情都聽他的。
但是他更清楚,這種行為隻會持續一段時間,時間長了之後,魏王必然會變得和之前一樣,敏感多疑,不信任他。
如今他人在趙國,作為連接趙魏友好的橋梁,無論是魏國、趙國,還是他自己來說,都是更好的選擇。
“賢弟還是再考慮一下,愚兄隨時等賢弟回來。”
這次魏王親自入趙,一部分原因便是想將魏無忌帶回去魏國。
失去的才是最好的,魏無忌離開了,魏王才明白魏無忌的重要性。
以前無論什麼事,隻要和魏無忌提及,魏無忌總能在不經意間說出解決辦法,既幫助魏國解決了問題,又避免了魏王的忌憚。
現在遇到問題,魏王隻能自己一個人想辦法,或與龍陽君商量,然龍陽君比之信陵君遠矣。
馬車轆轆,不一會兒便抵達王宮。
“本王沒想到魏王竟然親自前來。”趙括命魏無忌出城迎接,自己則站在王宮外迎接魏王。
“勞煩趙王了。”魏王回了一禮。
寒暄幾句之後,趙括與魏王邁入殿內,將眾人依次介紹給魏王。
為了避免給人一種人多勢眾的感覺,參加宴席的人並不多,隻有虞信、藺相如、廉頗、荀子四人,以及魏無忌。
魏王雖然並不能全部認識,但也都聽說他們的名聲。
“趙國之繁華,魏國所不及啊。”酒過三巡之後,魏王感慨道。
他一直以為趙國隻是軍事實力強大,其他方麵並不如魏國,這次邯鄲之行才發現,趙國繁華,所勝魏國多矣。
“唉,魏王隻看到了表麵,不知我趙國的困難啊。”趙括搖了搖頭。
“哦?不知趙王可否細說。”魏王眉頭一挑。
“我趙魏親如一家,魏王更是本王的長輩,所以本王也就不滿魏王了。我趙國看似繁華,其實都是表麵罷了。長平之戰的封賞一直到前幾天才全部發給將士們。現在秋收剛過,我趙國國庫卻連一千萬錢,二十萬石糧草都拿不出來。”趙括歎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趙國哪來的錢糧養活那麼多民眾?”範座問道。
“魏王和太傅也知道,我趙國經曆數年大戰,百姓民不聊生,本王身為趙國君主總不能不管吧?為了養活這些百姓,本王隻能下令將趙國的兵器全部融了鑄幣,這才湊夠購買糧食的錢。”
“本王付出了這麼多代價,總不能讓這些百姓吃白飯吧,所以便讓他們為趙國做一些事,修修路,挖挖河啥的。”
“前段時間,本王想賺點錢,便學著秦國,實行鹽鐵專營。結果那商竟然聯合起來對抗本王。無奈之下,本王隻能後退一步,將鹽鐵賣給他們,再由他們售賣出去。”趙括歎了一口氣,愁眉苦臉地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