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真的決定作出這麼多變動?”文件並沒有封上,劉平低頭就能看到。
“這一步是必須走的,隻有如此才能真正將趙國的潛力發揮出來。那些士卒辛辛苦苦是為了什麼?文武百官辛辛苦苦是為了什麼?包括你和賁,難道不想給後人留個基業?”趙括笑著說道。
前麵先放出封地的消息給大家打個預防針,後麵再進行改革大家心中也有所準備。
劉平沉默片刻,沒有反駁。
人人都有私心,他從來沒有奢望自己能夠得到一塊封地,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他也絕對不會拒絕。
開疆擴土,獨辟一氏,成為一方姓氏之祖,沒有任何人能拒絕這種事。
當今華夏,每一個姓氏,都擁有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無數先輩之血浸染,無數先輩之骨累積而成。
每一個姓氏都曾為華夏添磚加瓦,開疆擴土。
這個年代的貴族還沒有腐朽,他們依然流淌著先輩滾燙的熱血,衝鋒在前,勇於殺敵,這也是他們名聲並沒有敗壞的原因。
“俺和俺兒子都沒有氏,但是俺希望俺孫子有氏。”賁撓了撓頭,嗡嗡的說道。
“努努力,早晚會有封地的,到時候就以封地為氏。”趙括拍了拍賁的肩膀,朝外麵走去,賁連忙跟了上去。
虞信從劉平手中接過文件,剛掃了一眼,不由感慨道:“大王真是大魄力!”
“跨度會不會太大了?”劉平有些擔心的說道。
“北方戎狄已經清理乾淨,秦國和魏國新敗,韓燕齊三國對我趙國沒有威脅,楚國與我趙國距離遙遠。此時不開始全麵改革,難道要等秦國和魏國實力恢複嗎?屆時魏國可不一定真的會站在我趙國這邊啊。”虞信意味深長的說道。
對於改革變法,虞信沒有感到奇怪,趙國不是第一次改革變法了,天下更是每個國家都變過法。
春秋戰國本就是風雲際會的時代,各地戰亂不斷,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每個國家都在竭力尋求突破,落後一步就要挨打,改革變法也早已成為家常便飯。
不過對於改革的內容,虞信還是有些驚訝的,如果再加上之前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已經是改革的部分,這次改革變法可以說涉及到方方麵麵了。
從農業到商業到軍事到道路到技術到教育到畜牧到製度等等。
唯一可能阻礙趙國變法的舊貴族也獲得了補償,河套永久的封地,遠比他們現在隨時可能被趙國收回的食邑強上百倍。
更何況漠南郡還有數千裡的草原,趙國除了規劃了二十個大型牧場之外,其他地方沒有足夠的人手管轄,隻能扔在那裡。
國內貴族不斷湧入漠南郡,最初跟隨趙括的貴族,每家都賺的盆滿缽滿。
至於極少數沒有眼力勁的貴族,注定被碾入曆史的塵埃中。
說句不好聽的,即便是趙括不給這些人補償,那些人也得乖乖聽話。
拿下河套之後,趙國的土地足以支撐起這次變法。同時其他各國實力又沒有恢複,無法乾擾趙國變法。
天時地利人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