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聽先生在酒樓說書,覺得很有趣。”趙括說道,雖然他壓根就沒有聽幾句,“想問一下,這些故事是你從彆人那裡聽來的,還是自己想的。”
“有些是草民在其他地方聽彆人說的,有些則是草民根據所聽到的事情加以改編的。”周野說道。
“是這樣的,寡人想請先生編寫一些小故事,用來幫助我趙國學子讀書識字,提高學習興趣……”
接下來,趙括將興建教育,以及邯鄲學院,包括河套正在建造的學院說了一遍。
學院好建,但是教材卻不是那麼好編訂的,特彆是基礎教育的教材。戰國時期沒有三字經,沒有弟子規,也沒有百家姓,也沒有千字文。
至於《詩》、《書》、《禮》、《義》、《樂》、《春秋》啥的,雖然是孔子用來教導弟子的教材,但是並不適合作為孩子啟蒙的基礎教材。
其他諸子百家也都有不少著作,也都沒有一個適合做基礎教材的。
一方麵,趙括不希望孩子過早的接觸諸子百家的思想。
另一方麵,這些著作太過晦澀難懂,貴族教導族內的子弟,基本上都是一對一或是一對幾,每一個學生,老師都能照顧到。
但是一旦普及教育,一個老師就要麵對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孩子,想要每個人都照顧到,完全是不可能的。
必須簡化教材,讓老師更容易教導,讓學生更容易學習,降低雙方的負擔,才能真正的普及教育。
今天趙括見到周野說書,突然就想到這個辦法,這些故事連大人都能吸引住,更何況孩子呢。
“教育學子的小故事……還請大王容草民考慮一下。”周野麵露激動,卻沒有立刻答應。
這件事乾好了,他就開創了一代先河,名垂千古絕對不成問題。
試想一下,以後趙國所有學子讀的全是他寫的文章長大的,見到他至少要行半師之禮,恭敬的叫一聲先生,誰能擋住這種誘惑!
但若是沒乾好,也很有可能會遺臭萬年。
這塊蛋糕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趙王卻交給了他,完全是將他加在火上烤,再加上小說家本來就其他諸子百家看不起,不引起仇視才怪了。
“很簡單的,隻要選一些曆史上或者我們趙國現在的名人,將他們的事跡以小說家的手法加以改編就行了。孩子們看到,自然會以他們為榜樣,更加努力學習。”趙括對劉平示意了一下,劉平取出兩篇文章,放在周野麵前。
一篇寫的是胡服騎射,一篇寫的是西門豹治鄴,都是用俗語寫的,簡單易懂,隻要識字就能看明白。
“草民明白了。”周野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起身走到大殿中央,俯身大拜,“草民必不負大王所托。”
“先生快快請起。”趙括說道。
“這件事以臣一人之力,恐怕很難完成,臣認識幾名小說家傳人,不知可否邀請他們一同前來?”周野問道。
小說家中還有不少和他一樣窮困潦倒的傳人,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諂媚迎上,卻又沒辦法改變現實,隻能行走於世間,依靠文字來訴說心中的情感。
不過好在趙國以工代賑沒斷,餓了就去工地上混口飯吃,偶爾還能剩倆錢換雙鞋。
“無論多少人,本王都歡迎。”趙括笑著說道。
“多謝大王。”周野再次俯身一拜,無比真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