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正在派人開挖滏水、漳水到黃河的運河。
漳水,是黃河的支流,而滏水,則是漳水的支流。
邯鄲的貨物能夠通過滏水、漳水、河水,非常便捷的運往中原各處,船隊打上來的海魚也能夠通過水運源源不斷的送至邯鄲。樤span
三條河流的存在為趙國的貨物運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即便是修建了官道,水運的載貨量以及低成本也遠遠碾壓陸運。
然而漳水並非正常情況下,自西向東彙入河水,而是與河水並架東北,在很遠之後才彙入河水。
這就導致,邯鄲的船隻想要南下,需要多走兩百多裡路。
如果在合適的位置將漳水和黃河挖通,兩百多裡的路程瞬間縮短到隻剩下二十裡左右,極大節省了路途和時間。
趙括去年就想組織人手開挖運河了,不過趙國去年在修築黃河大堤,又要擴建邯鄲城,人手實在不夠,便延後到了今年。
經過幾個月的測量和探查,在夏收之後,趙國才正式動工。樤span
不過這玩意在這個年代也算不上什麼超級大工程,無論是吳國的邗溝、魏國的鴻溝、還是李冰的都江堰,亦或是鄭國正在河套開挖的水利工程,規模都遠遠超過這條運河。
因此也沒有鬨出來啥大動靜。
開挖運河自然用不著趙括親自扛著鍁去鏟土,交給公孫龍之後,趙括便帶著藺相如和觸龍來到了邯鄲學院。
或許是因為天下進入了久違的和平,邯鄲學院中多了不少外國來的學子,其中以齊國和魏國為最。
原因很簡單,因為齊國的稷下學宮,和魏國的西河學派。
齊國雖然風光不再,稷下學宮也今不如昔,但齊國開放包容、廣開言路的學術環境,仍然吸引了大批的學者,支撐著這座曾經天下第一,現在天下第二的學宮。
而魏國,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從魯國請來了幾位大儒,雖然水平遠遠比不上子夏,不過好歹把西河學派的架子給撐起來了。樤span
當然……‘西河’這個名字有些不太妥當,畢竟西河早就落入了秦國手中,現在或許應該叫‘大梁學派。’
這官學多了之後,就容易引起競爭,而邯鄲學院無論是從名氣上來說,還是從規模來說,亦或是從實力上來說,都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學院。
齊國和魏國自然要派人過來比一比。
“趙國這牆……真白啊,而且還滑。還有書本,全部都是紙質的,用著真舒服,這麼小一本書如果換成竹簡,恐怕我都抱不動。”趙括剛一進入學院,就聽到旁邊一名學子小聲說道。
“是啊,真羨慕趙國學子。”
“說起來,我們能有機會拜入名士門下,還要感謝趙國。如果不是趙國突然崛起,讓大王感受到了威脅,也不可能讓各地舉薦我們入大梁學習。”又有一名學子說道。
“是啊。”又一人附和道,“對了,這件事你們怎麼看?”樤span
“站在旁邊看嘍,不然呢,儒家和墨家之爭,難道是我們這些小人物能摻和的?”最開始的那個學子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