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道崎嶇狹窄,施工難度太大,與魏國連接官道的意義不是很大,趙括便沒有批複,魏國同樣也不可能去打通上黨南下河內的道路,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將河內送到趙國嘴邊。
趙國對魏國沒有放鬆警惕之心,魏國對趙國同樣沒有放鬆警惕之心。
魏國畢竟不是韓國,今天認這個國家當老大,明天認那個國家當老大,誰強就跟誰,完全沒有心理負擔,簡直就是戰國版的三姓家奴。
魏國曾經可是三晉的帶頭大哥,西打秦國,東揣齊國的存在,現在卻隻能跟在曾經的小弟趙國後麵,心裡是非常不甘的。
不過吃過這麼次虧,魏國也發現自己地理位置奇差了,攻打東麵,西麵被打,攻打南麵,北麵被打,攻打北麵,四麵被打。
秦國已經完全得罪了,隻要河東在魏國,秦國和魏國的戰爭便不會停止,但即便是河東給秦國,秦國也會繼續攻打魏國。
五國伐齊之後,齊國也被魏國完全得罪了,之後齊楚兩國聯合攻打魏國,還是秦國派兵救援的。
至於楚國,一直和魏國尿不到一個壺裡。
現在趙國和魏國的關係好不容易恢複,魏國輕易不敢得罪趙國,一旦得罪趙國,輕則割地求和,重則被五國聯合攻打。
魏王內心是無比煎熬的,想要實現霸業,卻發現連守住祖宗基業都困難,但是徹底放棄,又有些心有不甘。
在進入長平之前,趙括先來到了百裡石長城。
上黨曾經一分為三,歸屬韓趙魏三國,而百裡石長城正是趙國為了防禦韓魏兩國而修築的防禦工事,不過如今上黨郡全部歸屬趙國,百裡石長城也就是失去作用了。
長城之上早已沒有士兵守衛,城下的房屋也隻剩下殘垣斷壁,因為鮮血的滋養,台階周圍和石縫中的雜草長得極為茂盛,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嗚咽的呼呼聲。
“這裡便是你父親陽齊戰死的地方。”趙括指著腳下的長城,對身後一名年輕人說道。
長平之戰中,陽齊鎮守的百裡石長城遭遇秦軍從背後突襲,力戰而死,百裡石長城失守,導致趙軍後路被斷,趙括隻能孤獨一擲,丟下大軍前往魏國求救。
第一次擊退秦軍的時候,趙括巡視全軍,陽齊告訴趙括,自己有一個兒子叫頂天,希望以後能夠跟隨趙括學習兵法,趙括告訴他,隻要能守好百裡石長城,回邯鄲之後一定會教他兒子兵法。
陽齊食言了,沒能守好百裡石長城。
趙括也食言了,回邯鄲之後沒有教他兒子兵法,而是忙著爭奪王位,應付五國聯軍,事後才把頂天送入邯鄲學院中讀書。
如今四年過去了,頂天也從一名少年成長為青年,並繼承了父親的勇武,成為了郎衛。
“此生必殺辛梧,為父報仇。”頂天猛地跪在地上,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然後望著天空,堅定的說道。
他不清楚父親具體是死在誰手中,但是他知道當時襲擊百裡石長城的秦軍主將正是辛梧。
那麼,所有的一切就讓辛梧承擔吧。
“祭祀的東西準備好了嗎?”趙括問道。
“已經準備好了。”劉平說道。
“取過來吧。”趙括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