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收稅呢?”趙括問道。
“現在沒有農稅,官府說要免稅五年,五年之後按照正常田地收稅,不會多收也不會少收。”老漢說道。
“這麼說來,今年能結餘不少糧食。”趙括說道。
“結餘是肯定有結餘的,但不會太多。畝產能達到一石半隻是少數田地,大部分也就一石左右,還有一些今年剛剛開墾的田地,畝產隻有幾鬥。等到明年,結餘的糧食就多了。”老漢笑著說道。
“有結餘就好,家裡有糧食,心裡不慌。”趙括也跟著樂了。
“後生這話說得中聽。”老漢站起身子,朝農田走去,“好了,歇夠了,要乾活了,老頭我就不陪你閒聊了。”
老漢很顯然清楚自己和趙括等人不是一路人,趙括等人就算不種地,也能過得很好,偶爾到田間走一走,那叫體驗生活。
他種地是為了生存。
不種地,就等著餓死吧。
所以時間差不多了,老漢很自覺的回到田中。
“這是一位有智慧的人。”趙括回頭對幾人說道,繼續朝前麵走去。
按照慣例,每年夏收或者秋收,國君是要和百姓一起收割的,就如同每年春天要扶犁耕種,以此來表示重視農業和不忘本。
趙括也沒有免俗,第二天帶著三個小家夥來到一處公田,教他們如何割小麥。
彬以前割過,還算熟練,趙政和破奴不出意外的割到了手指,但趙括依然堅持讓他們割了一小塊地。
結束之後,趙姬和安凝抱著孩子,責怪趙括。
“破奴還小,就不能等長大了再學嗎?”安凝有些生氣的說道,不要說一國之君,就是尋常人家,有哪個父親狠心讓孩子三四歲就割麥子的?
“不是要讓他學割麥子,而是要讓他知道農民的辛苦,糧食的來之不易,隻有年紀小印象才會深刻。至於割麥子,能不能學會都無關緊要。”趙括搖了搖頭。
雖然這件事以後也能做,但年紀越小效果才會越好,長大以後就沒有多大效果了。
“大王,邯鄲急報。楚國出兵攻打魯國。”這時,劉平捧著一封情報從外麵走了過來。
“熊完怎麼又突然雄起了?”趙括奇怪的說道。
“楚王妃為楚王誕下一子,被楚王封為太子。”劉平說道。
“難怪!”趙括恍然大悟。
之前楚王完雖然振奮過一段時間,但這種英明的狀態僅僅持續了一年左右,便逐漸開始走下坡路。
如今卻一掃常態,變得比之前更加英明,整個人煥然一新,仿佛王霸之氣附身。
若是說楚王有了子嗣,這一切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對於一個男人,特彆是君主來說,有沒有子嗣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