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第一批商人中有一小部分能夠賺的盆滿缽滿,未來必然還會有大批商人湧入秦國。
商人的冒險精神是與生俱來的,為了巨大的利益即便是丟命都不在乎。
在趙國經商勝在穩定,環境好,市場大,坐擁北方大牧場,原料便宜。
缺點是大頭都被趙國吃了,他們隻能吃小頭,雖然也能賺不少,但終究心有不甘。
而到了秦國,在幾十倍上百倍的利益麵前,即便秦國吃了大頭,他們依然能夠滿載而歸,因此各國商人紛紛湧入秦國。
如今居延古道的開辟,就是告訴天下商人,秦國有的我趙國有,秦國沒有的我趙國還有。
趙國數百年良好的經商環境不是秦國百年重農抑商,一朝解放能比的。
隻要趙國的居延古道開放,商人還是願意相信趙國為多。
可以說,這條商道的開辟不僅促進趙國商業發展,還能夠一定程度上壓製秦國的商業發展。
除此之外,毛遂等人還繪出了沿途地圖,經過的國家和地區,當地風俗,國力,麵積,人口,兵力,城池,特產等等,皆做出了詳細的記述。
雖然現在沒有什麼用,但是對趙國了解天下,豐富趙國的文化和世界觀,有著極大的推動。
在此之前,絕大部分人心中的天下就隻是中原以及中原周邊地區。
鄒衍雖然創建了大九州學說,但包括鄒衍在內,沒有人能夠證實其真偽。
至於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瑤池西王母等等,更是飄飄渺渺,追求一生而不得。
不過戰國時期和後來那些朝代不同,雖然已知文明隻有中原各國,但大家的眼界並沒有被局限住,成為籠中雀,反而有實力的發揮實力,沒有實力的發揮想象力,去探索,去猜測中原以外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秦國和趙國開辟商道的成功,讓大家知道了天下除了中原文明之外,還有其他文明。
這些文明比之中原文明可能更加落後,可能差不多,也可能比中原文明更加燦爛。
但肯定有。
這一點極為重要。
如果一個文明是孤獨的,即便再先進,再強盛,也注定有一天要走上毀滅的道路。
除了商人之外,另外一批具有冒險精神的旅人也踏上了西去,北上,南下,東出大海的道路,去譜寫自己的傳說,以及華夏的探索史。
“早在數年前,我便提出過,中原以外還有更大的天地,我們這裡叫赤縣神州,周圍還有八個這麼大的州,九個州合成一個大州……你們這群人不信,現在證明了吧,中原以外果然還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商隊回到邯鄲之後,鄒衍采訪了回歸的毛遂、槐,包括剛剛加入趙國沒幾年的遷,然後興奮的在學院兜售自己的學說。
之前秦國商隊回歸的時候,他就這麼乾過一次,但當時沒有人證物證,大家都不相信,再加上秦趙關係惡劣,大家先天性的抵製秦國。
秦國提倡的一定是錯的,秦國說的一定是假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