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城,原本西周國貴族的宅院,不過此時已經被張若征用了。
至於王宮,張若是不敢居住的,雖然西周國已經被滅了,但王宮是屬於秦王的,雖然秦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住一次。
原本堂皇的房間已經變得滿目瘡痍,慘不忍睹。所有能砸的東西全部被砸了,連窗戶和門都被拆了。
張諾猩紅的雙眸中閃爍著憤怒和狂野的光芒,他左顧右盼,尋找任何能破壞的東西,來發泄他內心的憤怒和焦慮。
“一群廢物,一群廢物,竟然讓趙軍逃出去了。”張若口中大罵道,所有的冷靜,所有的深思熟慮全都消失不見了。
“一旦大王得知此事,即便我攻下王城也會受到處罰,甚至可能會降低爵位。趙國不讓我好過,我張若也不能放過你們。”張若口中喃喃說道。
他深知秦王對九鼎的看中,這象征著秦國天命所歸。
而九鼎沒了,也就意味著屬於秦國的天命被奪走了。
不要說一個西周國,就是十個西周國綁在一起都沒有九鼎對秦國的意義大。
“還有機會,隻要九鼎還沒有到趙國,就還有機會。來人。”張若大聲喊道。
“將軍。”很快,兩名侍衛從外麵走了進來,低頭抱拳,神色平靜,仿佛沒有看到房間內的狼藉。
“立刻派人到韓國和魏國散布消息,就說九鼎在趙軍中,哪個國家得到九鼎,哪個國家就能一統天下。”張若冷哼一聲,“我倒要看看,你怎麼回到趙國。”
他就不信韓國和魏國見到九鼎不眼饞,不心動,以前是沒有機會,現在九鼎就在自己眼前,伸手就能摸到,我張若就不信你們能忍住。
還有南方的楚國,幾百年前就敢問鼎中原,難道對九鼎沒有覬覦之心?
你趙國想要得到九鼎,就要冒著和韓魏楚決裂,甚至開戰的風險。
我秦國則可以借助這個機會,修複與韓魏楚的關係,甚至與之結盟,共同攻打趙國。
“此事若是能成,本將不僅無過,反而有功。”張若越想越激動,大聲說道,“立刻取竹簡和筆過來。”
“諾。”很快,竹簡和筆墨取過來了。
張若看了一眼滿地的垃圾,走到隔壁房間,快速將整個事情敘述了一遍。
隻不過將他沒能留住三晉,改為他主動放走三晉大軍。
並寫道:臣不知大王和武安君的計劃,因此主動放走三晉,還請大王懲罰。然,臣以為放走三晉大軍對我秦國更有益處。
三晉大軍總共不過三萬,即便全部斬殺,很快便能再次征招三萬,並不會使三晉傷筋動骨。
而若是讓三晉大軍攜帶九鼎離開王城,三晉必然會因為爭奪九鼎而發生內亂。
近些年來,三晉結盟,致使我軍無法東出。
若三晉發生內亂,我秦國旦夕可東出三晉,奪回九鼎,遠遠不是殺死這兩三萬大軍和九鼎能夠比擬的。
臣之拙見,望大王三思。
因時間緊迫,沒能及時稟報大王,還望大王處罰。
很快,一個全新的故事在張若手中誕生了。
不得不說,若是張若提前想到這個計劃,並稟報秦王稷,以秦王稷的智慧和魄力,答應下來的可能性很大。
九鼎的意義再大,也隻是死物罷了。
得到九鼎,並不能讓秦國一統天下。
但若是三晉聯盟被破,秦國東出的大門打開,秦國很有可能能夠一統天下。
但是現在……隻要秦王稷不是傻子,就不可能相信張若的話。
白起和王齕早就將整件事完完整整的告訴了秦王,即便沒有這兩個人,還有玄鳥司呢,人家可不會給你張若的麵子。
當然,張若也不是為了糊弄秦王稷,而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一個計謀,和出這個計謀的人,哪個重要,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張若就是要告訴秦王稷,自己就是出這個計謀的人,並且事情並不算太壞,還有挽救的機會。
否則秦王的雷霆一怒劈下了,即便是他也承受不住。
“諾。”侍衛很快收好信件,馬不停蹄的朝鹹陽趕去。
……
自從河西走廊開通以來,鹹陽這座曾經放在中原並不算大的城池仿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每天都煥發出新的樣貌,猶如東方醒來的巨龍,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為天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沿著蜿蜒曲折的城牆,一排排鱗次櫛比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朝四周延伸出去,它們如同繁星點點,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從遠處眺望,整座鹹陽城與天地融合,渾然天成,看不到任何的邊界。
鹹陽的街道上,商賈雲集,行人如織,來自四麵八方的人們在這裡互通有無,帶來各地的奇聞軼事。
各種思想和文化在這裡碰撞交流,他們將秦國和華夏的文明思想帶到西方,又將西方的文明與思想帶到了華夏。
不時的有商隊招人的聲音響起,而組建好的商隊則在陣陣鐸鈴聲中朝西走去,同時,也有一支支商隊進入鹹陽。
和數年前極力打壓商人不同,如今的秦國對這些商人非常友好。
因為這些商人能夠給他們帶來極高的稅收,特彆是河西走廊的稅收,已經超過鹽稅,僅次於農稅。
更重要的是,河西走廊沒有損害秦國任何人的利益,反而讓大多數人都得到了好處。
因此這也成為了秦國為數不多所有人都支持的產業。
曾經的鹹陽城已經變成了內城,以至於從遠處看,整座鹹陽城完全沒有城牆。
大臣們已經上書秦王好幾次,請求朝廷擴建鹹陽城。
畢竟我堂堂秦國,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國,又是沒有錢,怎麼可能連城牆都建不起。
不過都被秦王稷駁回了,他都要將所有的錢財全部用來對外擴張上。
區區鹹陽,有什麼好擴建的。
等到征服了天下,再擴建也不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