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家的功勞,如果沒有大家辛苦奮戰,這一戰也不可能如此順利。”龐煖示意大家坐下,接著說道,“可否有人提供後勝的消息?”
“稟將軍,從半夜到現在,陸陸續續有五六個人提供後勝的線索,隻有一條是真的,且我們到那裡,後勝已經跑遠了。”馮去疾說道。
“實在抓不到就算了吧。”龐煖揮了揮手,他抓後勝主要是為了和齊國談判,畢竟後勝是齊太後的哥哥,齊王的舅舅,有了後勝,趙國在談判的時候便能占據絕對的優勢。
趙國並不想攻占齊國領土,倒不是道義啥的,國家和國家之間哪有什麼道義可言,而是趙國剛剛吞並燕國,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同時還在和秦國大戰,國內的壓力很大。
如果能夠通過談判的方式,讓齊國認錯,將屠殺趙人的凶手交出來,齊王下罪己詔,前往墓前祭拜趙人。
趙國對國人有了交代,就可以退兵了。
趙國為國人做到這種程度,所有人都不會說什麼。
反之,齊國如果不能給趙國一個交代,騎虎難下的趙國隻能一直打下去。
但實在抓不到也沒辦法,還有六萬多齊軍作為籌碼。
不過很難說在齊王和齊太後心中,六萬多齊軍和一個後勝哪個更重要。
“將戰報送往邯鄲。傳令下去,三天後,拔營攻打臨淄。”龐煖下令道。
“不是說要和齊國談判嗎?”馮去疾疑惑的說道。
“大軍不打到臨淄城下,你覺得齊國會坐下來和你談?軍事是談判的前提。”龐煖看了馮去疾一眼,眼神中表達的意思很明顯:年輕人,你還是太嫩了。
“晚輩受教了。”馮去疾心悅誠服的點了點頭,他雖然天資聰慧,但畢竟年輕,經曆的少,有些事情還需要學習。
“有一個任務交給你。”龐煖說道。
“將軍請吩咐。”
“出使楚軍,將我軍大敗齊軍的消息告訴楚軍,並督促他們儘快擊破齊軍,和我軍在臨淄會師。”龐煖說道。
在趙軍和齊軍對峙的這段時間,楚軍也在和齊軍對峙。
齊將王孫賈雖然在齊國頗有名望,但並沒有領兵作戰的經曆。
能夠安排好十幾萬大軍吃喝拉撒,不出亂子,已經很厲害了,但也僅此而已,除非他是那種不世出的名將,否則不可能是楚軍的對手。
而他若是不世出的名將,那當年複齊就不是田單了,而是他王孫賈。
齊軍之所以堅持到現在,不是因為王孫賈能力強,隻是因為楚軍沒有真正進攻。
原因很簡單,楚軍不想讓趙軍占便宜。
如果楚軍一直壓著齊軍打,齊國必然會從趙齊戰場調兵支援楚齊戰場,楚軍就相當於替趙軍吸引了火力。
楚軍當然不可能這麼乾。
這也是大多數盟友都會分崩離析的原因,誰也不想出力,誰都想占便宜。
好在趙軍自始至終就沒有把希望放在楚軍身上。
……
話說在趙軍衝入大營的一刹那,警覺的後勝就發現了事情不對勁,他知道以自己的本事,不幫倒忙就是對齊軍最大的幫忙,再加上趙軍來勢洶洶,後勝心生畏懼,立刻帶領數十名忠心耿耿的親衛朝著遠離趙軍的方向逃去。
但臨陣脫逃,按律是要斬首的,即便後勝是齊王的舅舅,也不會落到好。
因此後勝沒有立刻逃離戰場,而是在一旁等待,確定齊軍徹底無力回天之後,才找了一輛驢車,在親衛的護衛下,逃過趙軍的追殺,一路上跌跌撞撞,終於逃到了臨淄。
“大王,太後,我軍敗了。”進城之後,後勝沒有回家,也沒有沐浴更衣,拖著疲憊的身軀,穿著破爛不堪的衣裳,衝到王宮之中,伏地痛哭。
齊太後聽到後勝的話,頓時眼前一黑,身體朝一旁栽了過去,幸好有宮女及時將其扶住。
“快,快傳太醫。”齊王大呼。
“太後……”後勝連忙爬了起來,衝到齊太後麵前。
“太後沒事,隻是受到了刺激,一時無法承受。養一些時日就好了,但若是過度勞累,或者經常受到刺激,可能會落下病根。”禦醫檢查之後,俯身說道。
“多謝禦醫。”齊太後憤怒地瞪了後勝一眼。
“那臣就先下去了。”禦醫早就看出來殿內的氣氛有些不對,他這種小嘍囉還是離遠點比較好,免得被波及到。
“說吧,怎麼回事?”齊太後沉聲說道,臉色陰沉的都能滴水了。
“兩天前,趙軍夜襲我軍大營,並放火燒營,當時四周漆黑一片,不知道來了多少趙軍,危難時刻,臣隻能率領將士們和趙軍浴血奮戰,奈何趙軍太過勇猛,再加上營帳被燒,我軍士氣大跌,最終不敵趙軍,臣隻能率領殘軍且戰且退。”後勝低著頭說道。
“田成呢?”齊太後問道。
“臣……不知。”後勝搖了搖頭。
他確實不知道,他在前營,田成在中營。田成還在呼呼大睡的時候,他已經拔腿跑路了。
“我軍還剩多少大軍?”齊太後再次問道。
“臣……臣不知。”後勝再次搖頭。
“你……你逃跑的時候,就不知道收攏敗軍嗎?”齊太後指著後勝,氣的渾身發抖,毫不留情拆穿後勝逃跑的事實。
如果後勝知道齊軍還剩多少敗軍,齊太後還有些相信後勝是浴血奮戰,最後不敵趙軍,但是後勝連剩多少敗軍都不知道,這不就是一個人偷偷逃回來的嗎。
後勝愣了一下,他確實應該沿途收攏潰軍,即便不能阻擋趙軍,至少也能防守臨淄。
但當時他一門心思隻顧著逃跑了,哪裡想到這麼多事情。
況且他就是個監軍,隻負責監管,之前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