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邊朝學院走,一邊討論各個分院的祭酒和老師。
觸龍在一旁默不作聲,悄悄從懷中取出一根蠅頭筆和一張手帕,將筆尖放在嘴唇潤了一下,墊在手上寫著東西。
“你寫的啥?給我看看。”虞信好奇的問道。
“你們剛剛說的名字,我全部記下來的,等到了學院,一個一個找,誰也彆想跑。”觸龍忽的一笑,露出少了三分之一牙的嘴巴,驚的虞信連連後退,撞到車圍上。
“你是真狠呀!”
……
“大王,所有將士已經全部登船了。”秦開從天空落到戰船上,抱拳稟報道。
“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吧。”趙括照常詢問。
“將士們情緒穩定,沒有出現大問題,隻是有少量戰馬不適應待在船上,出了一些亂子,已經處理好了。”秦開搖了搖頭。
“齊軍那裡呢?趙齊兩國剛剛交戰,現在又兵合一處,不要出現什麼亂子。”趙括說道。
“大王,齊國派的五萬大軍都是之前和楚軍交戰的,對我趙軍並沒有太大的仇恨。至於我趙軍……我們是戰勝方,而且幾乎沒有傷亡,怎麼會對齊軍有意見呢。”龐煖笑著說道。
他這次帶了七萬大軍出征,帶了六萬九千多大軍回來。
這可是實打實的戰績,任誰領兵作戰,也不敢說傷亡隻有這麼點。
龐煖這段時間心情也是極好,見誰都是笑嗬嗬的。
“大王,前線情報。”這時,劉平從後方快速趕了過來。
這是前線將消息送往邯鄲,邯鄲得到消息之後派人快馬加鞭送來的。
趙括接過情報,打開一看,抬起頭對大家說道:“秦王稷抵達戰場了,不過並沒有發起反攻。”
秦王稷決定禦駕親征要比趙括早很多,不過秦國需要從全國征兵,而趙國隻在邯鄲郡征兵,等到秦王稷抵達戰場的時候,趙括也已經在路上了。
“秦王應該在等大王,秦國應該知道大王禦駕親征的消息了。”馮去疾說道。
“秦王倒是很自信,他恐怕還不知道燕國被滅,齊國和我趙國的結盟的消息,所以才能這麼淡定。”趙括笑著說道。
秦國得到他禦駕親征的消息很正常,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禦駕親征是為了激勵士氣,激發全國人民死戰的決心,提升必勝的信念,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都會通報全軍和全國各地。
這種事是無法隱瞞的。
十一月中旬,趙括率領大軍抵達前線大營。
樂毅、田單、魏無忌、暴鳶所有將士全部出城相迎。
“諸位請起。”趙括攙扶起諸位將士,“我們入營。”
“大王請。”眾將跟隨在趙括身後魚貫而入。
眾人剛剛落座,一名侍衛突然走了進來,抱拳說道:“稟大王,秦國使者求見。”
眾將聞言,原本樂嗬嗬的臉龐頓時沉了下來,營帳內充滿肅殺的氣息。
“秦軍這是給我軍一個下馬威啊。”田單沉聲說道。
趙括剛到軍中,連板凳都沒有焐熱,秦軍就派使者過來了。
秦王稷很顯然是想告訴趙括:你的一舉一動我都一清二楚,和我鬥,你還嫩了點。
“讓他進來。”趙括對侍衛說道。
很快,使者被帶了進來,正是呂不韋。
“外臣呂不韋拜見趙王。”呂不韋邁入大營,環顧一圈,臉色頓時一沉,光是大營內,他感受到的頂級謀士就有數位,而秦軍中隻有範雎和他兩人。
名將就更不用說了。
也就是說,從名將,到謀士,到頂級軍團,到騎兵,到大軍數量,秦軍全麵落入下風。
“寡人沒想到會在這裡再次見到秦使。”趙括笑著說道。
“外臣也沒有想到。”呂不韋說道。
“秦王讓你來見寡人,所為何事?”趙括問道。
“這是大王讓外臣轉交給趙王的信。”呂不韋從衣袖中取出一封信件,交給旁邊的侍衛。
侍衛取過信件,檢查沒有任何問題之後,方才放在趙括麵前的桌子上。
趙括沒有去看信件,而是對呂不韋說道:“在看秦王的信之前,寡人有一件事想問秦使,還請秦使能夠如實回答。倘若秦使能夠說實話,以後秦使若是被俘,寡人可以放過秦使一次。”
“趙王請問。”呂不韋俯身道。
“幾個月前,我趙國濟西郡發生一件極其惡劣的屠鄉事件。根據我趙國和齊國調查,屠殺我趙國一鄉的匪徒正是秦國派人收買。目的是為了挑起我趙國和齊國之間的戰爭。不知可有此事?”趙括緊緊盯著呂不韋的眼睛,沉聲說道。
呂不韋默默轉移了視線,雖然他當時沒有在鹹陽,但是他怎麼可能不知道範雎這個計劃。
當時他還感慨範雎這個計劃的絕妙,趙國和齊國都是大國,遇到這種事情根本不會去解釋,兩國必然會交戰。
但是現在,麵對趙括的質問,呂不韋卻有些不知所措了。
作為秦國官員,他不能背叛秦國。
但是呂不韋的性格就是審時度勢,此時聯軍的實力遠遠超過秦國,即便秦王稷禦駕親征,秦軍獲勝的可能性也不大。
也就是說,趙括答應保他一命的承諾很有可能能用的上。
至於以前趙括對他的羞辱,在小命麵前,並不算什麼。
“稟大王,那時候外臣還在軍中,並不知曉朝中之事。”呂不韋掙紮幾秒鐘之後,俯身說道。
“寡人明白了。”趙括點了點頭。“以後秦使若是被抓,可以提出說要見寡人,寡人會放了秦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