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結局_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結局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結局(2 / 2)

“高,陛下那邊……”三缽羅底看向趙高,希望對方能出主意幫幫他。

“殿下,事到如今,隻能一不做二不休。把所有宗室全部騙到王宮殺掉。”

趙高臉上露出一抹凶色,低聲說道。

“什麼!要把他們全部殺了!”

饒是三缽羅底也嚇了一跳。

不提遠方宗室,光是叔叔伯伯,兄弟姐妹加起來,也有近百口人呢。

“殿下,您一旦放過他們,等到阿育王回來,您必死無疑。隻有把他們全殺了,阿育王隻剩您一個子孫,他就算再憤怒,也隻能把王位傳給你。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婦人之仁呐!”

趙高在三缽羅底耳邊說道。

“殺!”三缽羅底猶豫半晌,還是咬著牙下令。

“屬下遵旨!”趙高快速招來侍衛,低聲吩咐道。

不到一個時辰,居住在都城中的公子王孫們便全部來到王宮,被趙高控製起來。

隻有幾個居住在城外莊園中,第二天才來到王宮。

等到阿育王兒子和孫子全部到齊後,趙高一聲令下,王宮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殿下,朝堂上有不少官員都是達沙拉沙留下的,您想要掌握大權,應該扶持自己的官員。”趙高繼續說道。

“怎麼扶持自己的官員?”三缽羅底問道。

“殿下可以召集所有朝臣,指著一頭鹿問是不是馬,隻要說是馬的,就說明和殿下一心,應當重用。如果說是鹿,就說明和殿下不是一心,應該殺掉。”

“高,多虧了你啊,如果不是有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些都是屬下應該做的。”

“你放心,等我做了國君,就讓你擔任孔雀王朝的相國,還會給你一大片封地!”三缽羅底感動的說道。

很快,文武百官來到王宮,看到眼前場景,差點沒嚇得暈過去。

這尼瑪一天不到,阿育王那麼多子孫,怎麼突然就隻剩一個了!

造孽呀!

等到阿育王回來,不得氣死!

但這幫大臣就算再憤怒,也沒有辦法為死去的公子王孫複仇,那樣阿育王就絕後了!

他們隻能老老實實的行禮。

“諸位愛卿,我剛剛得到了一匹千裡馬,特地帶過來給大家瞧瞧。”三缽羅底命人牽進來一頭鹿,笑眯眯看著大臣。

“陛下,這不是鹿嗎?”一名官員說道。

“你們說說,這是鹿是馬?”三缽羅底厲聲問道其餘大臣。

有的大臣心生畏懼,不敢做聲。

有的為了討好三缽羅底,阿諛奉承道:“殿下說得對,這肯定是馬,前些年我還養過這樣的馬呢!”

也有的大臣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直言不諱地說:“是鹿,不是馬!”

“覺得這是馬的,可以離開了。覺得這是鹿的,留下。”三缽羅底說道。

一部分大臣轉身離開,剩下一部分堅持真理的大臣留了下來。

很快,他們見到了真正的真理。

……

等到阿育王收到華氏城傳來的消息,兩眼一黑,差點被氣死。

這尼瑪,前線打的好好的,家被偷了。

子孫後代差點被殺絕,就剩一個。

不對,兩個。

還有三缽羅底他爹。

滿朝的文武百官,有能力有節操的也全被弄死了,隻剩下一些牆頭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育王顧不得前線局勢,留下一名大將和十萬大軍盯著李牧,自己率領剩下大軍回華氏城。

可惜,他能擋住李牧,不代表彆人也能擋住李牧。

阿育王回華氏城不到一個月,李牧就攻占開伯爾山口,跨過印度河,進入孔雀王朝腹地。

東線的魏無忌和田單,也率領大軍殺到恒河邊,直逼華氏城。

孔雀王朝南部,一個名叫劉季的家夥,也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居然說服那些小國結盟,佩六國相印,攻打孔雀王朝。

海上,袁華率領海軍,不斷騷擾孔雀王朝沿海地區。

短短一個月時間,孔雀王朝就從一片祥和,步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四麵八方都在遭受攻擊。

……

阿育王回到華氏城,差點沒把三缽羅底弄死。

但想到這是自己唯一的孫子,也是帝國唯一的繼承人,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殿下,陛下是超凡境武者,壽命有一百五十歲左右,此時正值壯年,他那麼的姬妾,後麵難保不會再生幾個孩子,到時候,您王儲的位置恐怕不保啊。

即便沒有其他孩子,他至少還能再活七八十年,等到那時候,殿下恐怕已經走在陛下前麵……即便沒有走在前麵,又能當幾年國君?”趙高小聲說道。

“那你說怎麼辦?”三缽羅底眉頭一皺。

是啊,阿育王是超凡境強者,搞不好自己還得走他前頭。

那之前一切不是白忙活了嗎?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陛下給……”趙高比了個抹脖子的手勢,眼神深邃。

“那可是陛下啊,你怎麼敢的!”

三缽羅底難以置信的看著趙高,他本以為趙高膽子已經夠大了,沒想到比他想象的還大。

“殿下贖罪,屬下都是為了殿下著想啊。”趙高連忙跪在地上。

“陛下身為超凡境強者,身邊又有孔雀軍團護衛,很難得手……”過了好一會兒,三缽羅底緩緩說道。

“我們可以在府中安排精銳,把陛下邀請到府中赴宴,等到陛下到府中後……”趙高小聲說道。

“陛下不會來的。”三缽羅底搖了搖頭。

他現在雖然是王儲,但是和阿育王的關係很差。

如果不是阿育王就剩他這麼一個子孫,早就被阿育王弄死了。

而且現在孔雀王朝內憂外患,阿育王每天都在處理政務,哪有時間來赴宴。

“陛下去年納的小妾,前幾天不是生了一個男孩嗎?殿下以此為理由邀請阿育王,他肯定會來。”趙高說道。

現在孔雀王朝宗室就那麼幾個男丁,阿育王就算再恨三缽羅底,看到新生的男孩也會很高興。

不管怎麼說,那也是他阿育王的血脈。

果不其然,阿育王得知三缽羅底生了個男孩,猶豫再三,還是決定來看看。

阿育王進入客廳後,趙高從偏廳帶人殺了出去。

一千魏武卒將客廳團團包圍,很快就把阿育王率領的兩百多侍衛全部擊殺。

“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阿育王看到自己的侍衛這麼快就被對方斬殺,頓時意識到事情不對。

孔雀軍團各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存在,哪怕隻有兩百多人,也不是一千普通士卒能打敗的。

而且……阿育王親眼看到,一名士兵被孔雀士卒傷到要害,不僅沒死,還在繼續戰鬥。

這分明是軍魂軍團抗拒死亡的效果!

再看這些士兵的長相,果然有些不一樣。

之前阿育王還以為他們是摩揭陀邦那邊的士卒。

摩揭陀邦位於孔雀王朝東北,千年前,就有巴蜀人跨過橫斷山脈來到這裡繁衍生息,當地人長相和趙國人基本上一樣。

即便是到了後世,印度東北七邦人的長相和中國人也非常像。

一開始,阿育王沒有在意。

現在看來,這幫家夥哪裡是和趙國人長得像,分明就是趙國人!

“你這孽畜,竟然投靠了趙國!”

阿育王指著三缽羅底的鼻子怒罵道。

“我沒有!”三缽羅底說道。

他發誓,他真沒有投靠趙國。

“這些分明是趙國的軍魂軍團,你沒有投靠趙國,這些人哪來的?”阿育王厲聲說道。

“趙國的軍魂軍團?”三缽羅底震驚道。

“阿育王不愧是阿育王,這都能看出來。”趙高後退幾步,躲到魏武卒後麵,笑著說道。

“高……你……為何要勾結趙國?”

三缽羅底張大嘴巴,難以置信的看向趙高。

他最信任的管家,竟然勾結趙國。

“唉,本來想過段時間向殿下道歉的,如今氣氛已經到這了,我也就不再隱瞞了。屬下並沒有勾結趙國,因為屬下就是趙國人。”趙高說道。

“你是趙國人!所以……前麵都是你的陰謀?殺達沙拉沙,殺宗室,殺大臣,全部都是你的謀劃?”

“確實是屬下的謀劃,但不也正是殿下想要的嗎?”趙高笑著說道。

“給我死吧!”阿育王睚眥欲裂,憤怒朝著趙高衝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亥揮舞著巨錘擋住阿育王。

在魏武卒的幫助下,朱亥很快擊敗阿育王。

“要留活口嗎?”朱亥看向趙高。

來之前魏無忌就吩咐過了,一切聽趙高的。

“不留活口,防止夜長夢多。”趙高果斷說道。

噗!

兩顆人口落地。

“你拿著令牌立刻出城,去找武安君,派趙飛騎過來支援。記住了,越快越好,我最多穩住局勢到明天一早。”趙高從三缽羅底腰間摘下令牌,遞給朱亥。

他不是不想把功勞送給魏無忌,但現在華氏城局勢緊張,一旦被人發現他把阿育王和三缽羅底全弄死了。

他五馬分屍都不止。

趙軍中隻有趙飛騎來得及救他。

如果把消息送給魏無忌,等魏無忌率領大軍趕過來,他屍體都涼了。

“好。”

朱亥也明白這個道理,抓起令牌,轉身就走。

趙高趁著還有時間,快速將客廳收拾好,讓後廚開始上菜,做出一副宴會正在進行的樣子。

又命人通知王宮,今晚阿育王在這裡休息,明天一早再回去。

然後讓魏武卒將整個府邸封鎖,不允許放走一個人。

直到後半夜,趙高拿著阿育王的令牌,來到南門換防。

如果趙飛騎能夠按時抵達,他剛好開門迎接。

如果趙飛騎沒能趕來,那他隻能帶著魏武卒從南門逃走。

至於能不能從孔雀王朝的追殺中順利逃回趙國,很難說。

趙高還是希望趙飛騎能夠儘快趕來。

清晨,第一縷陽光落在華氏城中。

趙高依靠在城牆上,布滿血絲的眼睛瞪得滾大,警惕的望著四周。

他是一夜沒敢睡啊。

就在這時,地平線的儘頭出現一支騎兵,兩麵巨大的羽翼輕輕一扇,便跨出百米。

“終於來了!”

趙高激動地站了起來,差點流出淚水。

……

五天後,李牧和魏無忌率領趙軍攻占華氏城。

孔雀王朝覆滅!

一個月後,趙高回到趙國。

趙括親自接見趙高,稱其為趙國吞並孔雀王朝的第一功臣,封隱國公。

“朕得趙高,勝過十萬雄兵!”

……

完結)

ps:結局寫的很倉促,主要是寫到後麵,激情消磨殆儘了,再加上也沒啥稿費,之前斷更那麼長時間也是這個原因。

之所以又撿起來寫,也是為了讓故事有個結局,給大家有個交代。

不管怎麼說,磕磕絆絆的還是完結了!

非常非常感謝大家能夠看到最後。

喜歡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請大家收藏:()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 遊戲降臨:開局一把破木弓 鑒寶:雙穿大明,我在後宮當倒爺 中醫嬌妻颯爆了,七零大佬追著寵 雷霆掃黑:光雲守護 腹黑係統和他的寶貝主人 偏門之王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