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闡述一個事實。柄span
地球上的能源並非是無限的。
這裡所說的能源指的是常規意義上的一次能源,至於電能那種二次能源則不在這個範疇內。
即便就算是直到人類滅絕,都有可能無法將地球上的能源消耗殆儘,但是「有限」這個概念卻是一定的。
所以無論是人類又或者是混血種,都同樣致力於新能源的開發。
公認的,最高效,最清潔,最低碳的能源自然是核能,但是受限於技術上的發展,即便是混血種也沒有發明出切實有效的可控聚變方案。
但是聚變的技術卻是很早就有了。
1933年,核聚變的原理就被提出,而人類最早發現的核聚變反應在1939年,由老美的物理學家貝特通過實驗證實。柄span
至於最常見的聚變反應,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輕彈。
但時至今日,人類還是隻能對核能進行粗略的運動,而聚變反應依舊無法應用在能源領域,就足以說明一些事情了。
所以人類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更加方便好用,開采簡單,成本低效率高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廣泛使用。
但還是那句話,能源是有限的。
尤其是像煤炭石油天然氣這種非再生能源,遠比風能太陽能這些再生能源要更加有限。
雖然說地球上的礦物能夠支撐人類使用幾千年,幾萬年,幾萬萬年。
但萬一有一天用儘了呢?柄span
所以人類對於現有能源的爭奪,以及新能源的開發,從來都沒有停下過腳步。
不要以為石油滋生黴菌隻是一個梗,實際上這是極有可能發生在現實中的事情。
而在新能源的開發上,人類這些年來嘗試過的能源也不少。
煤炭石油天然氣,核水潮汐太陽能,地熱波浪和風力,生物質能還有海洋溫差能。
兩個變動巨大的工業時代,就是結果。
人類當下最普及的能源就是第二次時代中一直沿用至今的石油和電。
更準確的來說,隻有石油。柄span
雖然人類用電更加廣泛,但是電並非是自然產生的能源,自然的雷電沒有辦法為人所用,大部分的電都要依靠人類來製造。
而製造電,也要依靠其他能源。
火力發電依靠煤炭,水力發電依靠動能,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完全是靠天氣,還有地熱和潮汐發電。
電成為了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到了後來,人們通過電,發現了電磁波,電訊號,製造出更多電子產品,開始步入網絡時代。
但說到底,電力依舊並不是完美的能源。
他依靠的還是其他的能源,尤其是煤炭。柄span
根據統計,火力發電的比例能夠占據總發電量的70。
如果有一天,煤炭等能源用完了,那麼人類又要依靠什麼發電呢?
太陽能?風力?
不僅轉換效率低的可憐,而且還看天氣。
水力?潮汐?
那樣能供應多少人使用?
光是天朝人就滿足不了!柄span
地熱?潮汐?
這發電量跟開玩笑的一樣!
雖然根據礦藏的儲量來看,這些能源至少還能堅持好多好多年,但人類也不能不為自己好多好多代以後的子子孫孫考慮一下吧?
所以科學家們才會這麼渴望早日研究出完美的可控聚變方案。
但是現在,無論是對於混血種還是麻花的科學家而言,阿卡杜拉都可以理直氣壯的來一句:沒必要了!
元炁,是一種能夠和人類契合的完美能源!
這裡首先解釋一下能源的定義:能夠提供能量的資源。柄span
所謂的能量包括熱能、光能、機械能、化學能……
當然,也包括電能。
能量是驅動萬事萬物行動的根本,就像人吃東西,本身也是為了攝入食物中的能量來維持行動。
而元炁,本質上也是一種能量,並且是一種高效的,清潔的,低碳的,沒有任何缺陷的能量。
元炁的產生是很有意思的。
無論是人天生自帶的先天一炁,或者修煉出來的後天一炁,再或者是運行功法吐納進體內的周天元炁,本身消耗的都是人類自己的力量。
詳細的說,一個練炁士,他吃掉東西之後,食物內的能量除了提供給他日常活動,還有殘留一部分。柄span
這部分能量會與通過練炁法吐納進入體內的空氣中的某種物質相結合,轉化為元炁。
這就是人體內元炁的由來。
“這不對吧。”
顧北皺著眉頭,思考著阿卡杜拉話裡的意思。
如果按照阿卡杜拉的意思來講,所謂的先天一炁,就是胎兒體內的各種器官尚未成型,筋脈也沒有長成,母體呼吸的空氣和食物中的能量通過臍帶傳給胎兒,然後胎兒無法將廢物排出,於是將體內的物質混合,形成了先天一炁。
而後天一炁就更簡單了,吐納法是專門練炁的方法,通過這種辦法吸收的空氣可以直接與能量結合,而沒有吐納法的普通人,是因為空氣在體內停留時間過短,能量和空氣中的那種物質沒有足夠的時間結合,所以才積蓄不下元炁。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柄span
“空氣中的某種物質指的是什麼?還有,如果元炁的本質是能量和某種物質的結合,那元炁這種東西應該隻存在於生物體內才對,但是為什麼在空氣中也有遊離的元炁?”
“至於這個,我也已經有了猜測。”
阿卡杜拉從抽屜裡摸出一本還沒有裝訂的書遞給顧北,書的封麵上隻有兩個字:《日記》。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