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機百煉和通天籙的圓滿,雖然來的有些突然,但卻在顧北的預料之中。
畢竟他獲得這兩項八奇技也有些年月了,而且還將這兩項奇技與煉金術和言靈術進行了融合研究,對於兩項奇技的掌握程度可謂相當之高。
在顧北聯合裝備部開發元炁電池的時候,這兩項奇技的熟練度就全都卡在了百分之九十九。
按理說,這兩項奇技應該早就圓滿了才對。
但是實際上,自從熟練度到達百分之九十九之後,兩項奇技的修行就陷入了停滯。
這還是顧北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以往的修行,都是瘋狂刷熟練度,隻要熟練度夠高,就沒有瓶頸。
但是這一點似乎並不對神機百煉和通天籙起作用。
顧北知道,他缺少一個契機。
前邊的四項奇技,都是在某種契機的催化下快速達成了圓滿,所以顧北才會一路順風順水,始終感受不到瓶頸的存在。
但是神機百煉和通天籙則還差了一點。
實際上元炁電池也可以看做是兩者的契機,如果顧北在研究這東西之前就能把兩項奇技的熟練度全部刷到百分之九十九,那麼當時借著研發的契機和感悟,兩項奇技估計早就圓滿了。
而後來在兩項奇技沒有進展的時候,顧北也嘗試過自己製造契機。
於是他融合了自己掌握的全部奇技,將自己的肉身打造成了一具器身。
但是這一通折騰下來,不僅沒有將二者修行圓滿,反而把六庫仙賊的威力降下去了。
因為肉身變成了「器」,所以六庫仙賊在消化外物的時候總會不經意間連同身體也消化了,所以顧北不得已加強了對六庫仙賊的控製,讓消化能力變得更加精細一點。
這才算是消除了隱患,還因禍得福,讓顧北能夠更加精細地控製元炁進行一些細微操作。
在經過這件事之後,顧北也明白了。
契機這種東西,強求不來,雙全手也不是隨時都能從路明非身上摸出路鳴澤來的。
強行尋求機緣大概率會出意外。
於是顧北也不作妖了,安下心來研究如何製造肉身、如何恢複靈魂、如何達成完美的靈肉合一的課題,順便拓展一下器身的功能。
畢竟都研究出來了,總不能浪費了。
於是神機百煉和通天籙的進度就徹底停滯下來,直到今天。
首先出現變化的是顧北的身體。
因為器身的原因,顧北身上從裡到外畫滿了符文和陣文,而現在,顧北一運炁,它們全都散發出陣陣金光,把顧北變成了一個活脫脫的小金人。
顧北感覺自己現在這狀態,就算不學金光咒也能去龍虎山客串一把天師府弟子,老天師都看不出來的那種。
然後就是一陣空虛的感覺。
器身的增強大量抽取顧北的元炁,竟然讓一向元炁充沛的顧北產生了一種空虛感。
要知道,顧北可是練過六庫仙賊的。
元炁這種東西,對於一般異人來說,能省就省,因為一個人炁的總量是有限的,這個上限取決於這個人修為的高低。
就連老天師那種人間仙人,都不敢打包票說自己的炁量無窮無儘。
如果真的達成了無窮無儘的炁,那隻能是真正的仙人——就像寶兒姐那樣的。
而六庫仙賊,就是通過走捷徑,獲得仙人之資的方法。
這項奇技可以將除自己以外的世間萬物煉化為炁,而且還可以在對戰中煉化對手的炁,所以六庫仙賊的持有者很少有把炁用完的時候。
但是現在,顧北居然感覺到自己體內的炁有些不夠用。
連包裹著鋼鐵巨龍的白霧都稀薄了兩分。
這些炁,全部都被顧北身上的符文陣文吞噬掉了,就連從顧北手上遊到鋼鐵巨龍上的符文也在通過自身和顧北的連接不斷吞噬著顧北的炁。
而在顧北的感知中,這些符文和陣文正在發生某種蛻變。
但是……誰家蛻變這個蛻法啊?
這是把宿體往四裡吸啊!?
不行了不行了,一滴都沒有了!
不行,這樣下去不行,再這麼下去的話,還沒把奧丁和路鳴澤乾掉呢,顧北就先死在自己手裡了。
得想個辦法。
顧北心念電轉,更改了運炁的路線。
包裹著彩色巨龍的白霧慢慢染上了粉色,粉霧蹭在巨龍的金屬表層上,居然腐蝕出了一個大洞。
八奇技·六庫仙賊。
不好意思了大鐵疙瘩,本來還想煉化之後當高達玩玩的,現在高達怕是不成了。
但是高爐還是可以的。
這些粉霧和白霧不同,白霧的本質是顧北的元炁,而粉霧的本質是顧北的消化液,可以將所有的東西分解成最純粹的炁,然後送到顧北的身體內。
六庫仙賊就像是一台巨大功率的高爐,一點點地將鋼鐵巨龍熔化,唯一的區彆就是,高爐很熱,但是六庫仙賊一點溫度都沒有。
隻有悄無聲息的殺機。
顧北感覺自己的炁海再次充盈起來,正準備再接再厲,卻突然聽到了霧尼的聲音。
“小子!你是縮頭烏龜嗎!?彆藏頭露尾裝神弄鬼,出來跟我們正麵較量!”
正麵較量?
顧北抬抬頭,彆人看不清霧裡的情況,但是顧北又怎麼會看不清,鋼鐵巨龍的表層已經被粉霧腐蝕得乾乾淨淨,現在已經在啃噬巨龍的「血肉」了。
就這,還想正麵較量?
而且,要說藏頭露尾裝神弄鬼,好像大家都是半斤八兩吧,你知道躲在暗地裡偷偷開尼伯龍根的選手哪來的立場說我?
顧北撇撇嘴,沒理會對方,轉而開始關注自己剛解鎖的八奇技。
大羅洞觀——觀法。
觀法,指的是「觀想真理之方法」。
有人將眼睛稱為「智慧之門」、「靈魂之窗」,眼睛能夠明辨物象、增長知識,觀法也是由此而來。
這是一種常見的法門,無論佛門還是道門都有類似的異術。
但從實際出發上講,二者卻有所不同。
佛門的觀法是求於內而行於外,意思是利用自身的感悟去「觀」世界。
由此佛門也引申出很多觀法,比如日想觀、月輪觀、九想觀等等不一而足。
其中最出名的觀法,應該是佛門「五眼」。
五眼,指的是從凡夫至佛位,對於事物現象終始本末的考察功能。
五眼分為五個境界: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有此礙,故求天眼。
天眼是天人的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然雖見和合因緣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故為得實相,而求慧眼。
慧眼是聲聞阿羅漢)、緣覺辟支佛)的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不被境所惑動,見眾生儘,滅一異之相,舍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滅於內,但慧眼無所分彆,不能度眾生,故求法眼。
法眼是菩薩初地以上)的眼,能徹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門,廣行中道實相義,令此人行此法,得此道,知一切眾生各各方便門,令得道證意思是知道某人修什麼法門能夠成就,就以什麼法門度他),然不能遍知度眾生方便道,故求佛眼。
而相對於上麵四種眼睛而言,佛眼的介紹就要簡單很多。
佛眼就是佛而佛就是佛眼。
這點理解起來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無非就是對照關係的問題。
肉眼就是最普通的眼睛,正常人都有,會得病會近視,看的是世間萬物。
天眼也是凡人的眼,看到也是世間萬物,但是它比肉眼牛的地方就在於它不是片麵的去看,而是全方位無死角的看,用這招看美女效果最好。
到了慧眼這一步,眼睛就升級了,不是凡人能有的,看到的也不是世間萬物,而是「空」。
四麵八方過去未來,乃至整個三千大世界,都在慧眼的觀察範圍內。
而之後的法眼更不得了。